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氧化节杆菌为吸附剂,处理Cu(NO3)2、CuSO4和CuCl2溶液,研究菌体对Cu2+和NO3-的吸附效果,以及NO 3-、SO42-和Cl-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节杆菌对Cu2+和NO 3-的吸附具有选择性。Cu2+的吸附效果理想,0.1 g/L菌体在10 min时,对2 mg/L Cu2+的吸附率达...  相似文献   

2.
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吸附Zn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生物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2+的可行性,筛选了一株高效吸附Zn2+的微生物菌株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采用火焰原子吸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这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在水相中吸附Zn2+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 clausii S-4菌体在20 ℃、30 ℃、40 ℃条件下,吸附Zn2+的最佳pH为4.5,吸附容量为57.5 mg/g,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平衡时间约30 min。吸附前后,B. clausii S-4菌体表面上的化学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OH、—NH+4、—COOH、(—CO—NH—)、—C6H5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吸附过程。0.1 mol/L HNO3、HCl和EDTA对锌的解吸附效果较好。在矿山废水中,B. clausii S-4菌体对Zn2+的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种新型吸附菌剂Dyella ginsengisoli LA-4(以下简称菌株LA-4)对Cu2+的吸附特性及其动力学,并利用表面响应法优化菌株LA-4对Cu2+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1)菌株LA-4的接种量、pH对Cu2+的吸附有重要的影响.(2)根据表面响应法 优化模型预测出菌株LA-4吸附Cu2+的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吸附剂在低pH条件下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硅锰复合材料。利用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Cu2+,研究了SiO2掺杂量、溶液pH值、初始Cu2+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δ-MnO2相比,当SiO2含量为7.5%~15%,硅锰复合物对Cu2+的吸附量受溶液pH影响较小,在溶液pH=2~4范围内有更高的Cu2+吸附量;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饱和吸附量为84.68~71.12 mg,与实验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5.
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吸附Zn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生物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Zn2+的可行性,筛选了一株高效吸附Zn2+的微生物菌株克劳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lausii S-4。采用火焰原子吸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这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在水相中吸附Zn2+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 clausii S-4菌体在20 ℃、30 ℃、40 ℃条件下,吸附Zn2+的最佳pH为4.5,吸附容量为57.5 mg/g,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平衡时间约30 min。吸附前后,B. clausii S-4菌体表面上的化学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OH、—NH+4、—COOH、(—CO—NH—)、—C6H5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吸附过程。0.1 mol/L HNO3、HCl和EDTA对锌的解吸附效果较好。在矿山废水中,B. clausii S-4菌体对Zn2+的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马来酸酐(MA)固相接枝和四甲基哌啶(TEMPO)氧化体系改性微晶纤维素(MCC)制备了两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对比了MA和TEMPO氧化体系对MCC的改性后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两者对MCC的改性都有效果,在铜离子浓度小于500 mg/L时,经TEMPO改性的MCC吸附容量和吸附率明显大于MA改性的MCC。经TEMPO改性后的MCC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提高,在室温条件下,0.22 g改性后MCC对pH=5.77,浓度为20 mg/L的铜离子溶液最大吸附率为90.56%,最大吸附容量为9.1 mg/g。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白云石对水溶液中Cu2+、Pb2+的吸附特性,通过批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初始浓度、pH值、离子强度、温度以及固液比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白云石对Cu2+、Pb2+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规律及其反应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白云石对Cu2+、Pb2+的吸附在24 h达到平衡,对Pb2+的吸附量大于Cu2+,伪二级和双常数动力学方程分别能较好地拟合白云石对Cu2+、Pb2+的吸附;在一定条件下,白云石对Cu2+、Pb2+的去除率与溶液初始浓度呈反比,与固液比呈正比;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溶液pH值对吸附行为影响显著,在溶液pH=6~7时,吸附效果最好,离子强度对吸附影响甚微;白云石对Cu2+、Pb2+的吸附属于吸热反应,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促进白云石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碳酸醑膜直接固定法制备了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分别测定了Cd2+、Cu2+、Zn2+和Cr(Ⅵ)对Bacillus Subtilis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和等浓度配比下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并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的Bacillus Subtilis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2种联合毒性评价方法下4种重金属离子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为模型微生物,研究了实际水体中单独氯消毒、单独臭氧消毒和臭氧-自由氯联合作用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对单独氯消毒的抗性很大,6 mg/L氯作用240 min后灭活率仅为0.84个对数级;臭氧对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有较好的灭活效果,臭氧作用5 min,对其有4.68个对数级的灭活率.与单独氯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汾河边砂壤土(A土)和细砂土(B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对Cu2+的吸附特性,对比2种原土和加入高铁酸钾后对水相中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土有机质含量比A土高,其对Cu2+的吸附量大于A土。高铁酸钾的加入对土壤吸附Cu2+有显著效果,最佳吸附条件为A土和B土加入K2FeO4的Fe/Cu质量比分别为20:1和5:1,pH=8~10,T=35 ℃,此时A土、B土、加入K2FeO4的A土、加入K2FeO4的B土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36、0.41、0.41和0.46 mg/g。A土和B土对Cu2+的吸附过程满足Freundlich方程,吸附能力大小为:加入K2FeO4的B土 >加入K2FeO4的A土 >B土 >A土。吸附热力学表明,该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土壤A和B对Cu2+吸附是以多层吸附为主,同时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Pb~(2+)和Cd~(2+)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溶液中Pb~(2+)和Cd~(2+)吸附过程的特征,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三方面进行了实验,同时还研究了pH、温度、时间、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在实验设定条件下,棘孢曲霉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2 mg/g和59.8 mg/g;动力学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 h;热力学实验数据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Ca2+在煤泥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不同Ca2+初始浓度的吸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煤泥对Ca2+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初始Ca2+浓度、溶液pH值、振荡速度和煤泥质量对Ca2+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煤泥对Ca2+吸附量随着Ca2+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a2+浓度大于3.828 mmol/L时,吸附鼍基本保持不变;(2)溶液pH<9时煤泥颗粒对Ca2+的吸附主要是静电吸附,pH>9时Ca2+在煤泥表面主要是沉淀吸附和一羟基吸附;(3)Ca2+在煤泥表面吸附的最佳振荡强度为150 r/min.  相似文献   

13.
通过恒温振荡平衡法研究了Pb~(2+)在针铁矿上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征,探讨了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Pb~(2+)平衡浓度和pH的增大,针铁矿对Pb~(2+)的吸附量逐渐增大.(2)针铁矿对Pb~(2+)的等温吸附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较好地拟合.(3)在相同温度和pH下,随离子强度的提高,针铁矿对Pb~(2+)的吸附量增大.(4)在相同离子强度和pH下,针铁矿对Pb~(2+)的吸附量总体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针铁矿对Pb~(2+)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5)针铁矿吸附Pb~(2+)的过程可分为初始的快吸附和随后的慢吸附2个阶段.pH影响吸附反应快慢,随pH增大吸附速率增大;随着pH的增大,达到平衡吸附的时间缩短.吸附动力学方程用Elovich方程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一种由超分子受体化合物磺化硫杂杯芳烃(TCAS)与树脂结合的产物--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CAS吸附树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4.45 mg/g.当温度为20℃,0.5 g TCAS吸附树脂对10 mL浓度为5 mg/L的Cd2+溶液吸附60 min时,Cd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H值是影响TCAS吸附树脂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pH=5~9时,Cd2+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范围内,TCAS吸附树脂对Cd2+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在TCAS吸附树脂上的Cd2+可洗脱回收,TCAS吸附树脂也可再生利用.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d2+的吸附机理主要归因于TCAS对Cd2+的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Cu2+和Zn2+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经常遇到的金属离子.在驯化好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研究了金属离子Cu2+和Zn2+在0~100 mg/L浓度下对活性污泥牛物脱氮系统的影响.试验发现Cu2+>5 mg/L、Zn2+>30 ms/L时,对硝化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同样浓度的试验条件下Cu2+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比Zn2+大.Cu2+≤0.5 mg/L时对反硝化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TN的去除效果;Cu2+>0.5 mg/L时,对反硝化产牛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TN去除率逐渐下降.Zn2+不影响反硝化过程,仅在大于30 mg/L时,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重金属Cu2+对生物脱氮系统的影响明显强于Zn2+.  相似文献   

16.
用硫酸对麻黄废渣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麻黄废渣,并用于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官能团滴定等方法对改性麻黄废渣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废渣改性后,酸性基团数量明显增加,羟基和羧基也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表面比改性前变得粗糙和疏松多孔,表面积增大,更有利于对Cu2+的吸附。室温(25℃)下改性麻黄废渣吸附Cu2+的较佳条件为:溶液pH 5.0、吸附时间60min、改性麻黄废渣用量4g/L。改性麻黄废渣对Cu2+的吸附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Cu2+的饱和吸附量为2.20mmol/g,与改性前(1.49mmol/g)相比有明显提高。改性麻黄废渣吸附—解吸附循环使用5次中,Cu2+的平均解吸率达到83%左右,麻黄废渣平均再生率达到94%以上,经5次循环使用,Cu2+吸附率仍可达到99.46%,说明改性麻黄废渣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改性甘蔗渣吸附废水中低浓度Cu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离子液氯化-1-己基-3-甲基咪唑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利用改性甘蔗渣吸附去除模拟废水中低浓度的Cu2+,并对比了较优条件下甘蔗渣改性前后的Cu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H、改性甘蔗渣投加量、吸附时间对改性甘蔗渣吸附Cu2+均有一定的影响,较佳的溶液pH为5.41、改性甘蔗渣投加量为0.30 g、吸附时间为130 min;吸附温度升高Cu2+吸附率反而降低,因此选择在室温下进行吸附反应为宜;在以上较优条件下,改性甘蔗渣和甘蔗渣的Cu2+吸附率分别为83.20%和53.83%,前者的Cu2+吸附率提高了30.35%.  相似文献   

18.
胞外聚合物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2产生的胞外聚合物PF-2作为新型生物吸附剂,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胞外聚合物PF-2对水中Cd(I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该吸附剂对水中的Cd(II)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聚合物PF-2对Cd(Ⅱ)的吸附较易进行,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33.50 mg/g,吸附动力学很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胞外聚合物PF-2含有的主要官能团为羧基、羟基和氨基等,其中羧基、羟基参与了Cd(Ⅱ)的吸附。结果表明利用胞外聚合物PF-2去除环境水样中的Cd(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