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走路要慢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缓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  相似文献   

2.
本刊声明     
1、走路要慢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缓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稳健。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老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提供光明。如此一来,别人也就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了他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机动车骤增,榕城机动车道不断拓宽,将不少人行道改道作非机动车道,致使非机动车全部上人行道通行,非机动车驶上人行道,行人走路安全存在隐患。很多老人和孕妇都有这样胆战心惊的经历:无声无息的电动车猛地撞到后腰上!市区几乎没  相似文献   

5.
阴天,风急。天色阴沉沉,云彩变幻莫测。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飞一样的驰骋,路边的行人不自觉地踉跄了几步。高速公路,行人?是的,行人!一名老人,衣衫褴褛,走在风里,尽显单薄的身材,随身的是一根竹杖,一条袋子。巡逻的警车赶紧停了下来,老人似乎吓坏了,身子一缩。看着警察,眼神有些慌乱,“我在广东打工,现在想回龙海,没想到钱被抢了,只好走路”,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倾诉着他的不幸。  相似文献   

6.
汽车的诞生,在给人类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车祸事故.美国有位叫乔治·威伦的人说过:“交通安全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强者或弱者,富人或穷人,聪明人或愚蠢人,每一个男人、女人、老人、儿童,只要他们在公路上或街道上,每一分钟  相似文献   

7.
读者:近期,两名医生在飞机上救助急症老人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其中一位用嘴为急症老人吸尿液37分钟。网友们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提出质疑,“医生一定要用嘴吸尿吗?我国航空应急医疗设备都有哪些?”质疑的背后凸显出航空急救存在的短板。  相似文献   

8.
周末,一个很熟悉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在不在家,说要过来看我。我说,在呀,来吧。心里却有些纳闷:几步之遥,过来就是了,还打什么电话"预约"?没想到,不预约还好,这一预约,足足等了将近一个钟头这哥们才到。原来,这厮买了一辆新车,特意开车过来的,一路上被堵了几个地方,结果是原本走路最多只要15分钟的路程,他开车却跑了四十几分钟才到。  相似文献   

9.
思雨 《安全与健康》2008,(11):51-51
在面对道路空气污染的问题上,选择坐车或走路等不同的出行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坐车的人会比骑车和步行的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质.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人们乘坐出租车、公共汽车及私家车出行时,吸入的污染物质都要比骑车或走路时吸入的污染物多.  相似文献   

10.
哮喘病-背不得 李大伯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去年3月的一天,因天气骤冷,李大伯突发哮喘病,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其子赶忙将其背到医院抢救.然而,到医院时老人却停止了心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机动车骤增,榕城机动车道不断拓宽,将不少人行道改道作非机动车道,致使非机动车全部上人行道通行,非机动车驶上人行道,行人走路安全存在隐患。很多老人和孕妇都有这样胆战心惊的经历:无声无息的电动车猛地撞到后腰上!市区几乎没有一条街道可以让残疾人畅通无阻,广告牌、标志牌、电线杆使行人通行的空间所剩无几。这引起了人们的再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缺乏体力活动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而我们常常因为没时间、没场地、不专业而放弃锻炼。其实,健走简单易学、成本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安全性高、老少皆宜,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保持健康的天然"良药"。健走好处很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大类。1.远离癌症。走路可看作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坚持每天以每分钟100~120步的强度健走约1.6千米,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疾病的治疗、恢复有明  相似文献   

13.
一是普通散步法:其速度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此法适合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有疾病的老人。二是快速散步法:其速度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此方法适合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和关节炎、胃肠病恢复期的人。三是反脊背向散步法:即行走时把两手的手背放在双腰命门穴,缓步背向行走SO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这样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这种散步适合患者,有老年轻微痴呆症,神经疾病的人。四是摆臂散步法:走时两臂前后做较大的摆动。每分钟走60~90步,这适合有肩周炎、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相似文献   

14.
人们大都有每晚洗脚的习惯,但单为清洁而洗的多,能意识到养生保健的少,所以洗脚质量往往不高.真正的足浴对水温和水量都有讲究.开始时不宜过多,以浸过足趾即可,水温宜在40-50℃左右.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60-70℃之间.两脚互相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30分钟左右.当感到身上微热时,即可擦干,再用手将脚部按摩几分钟,然后涂些膏霜之类的护肤品,脚癣患者可涂抗真菌药膏.  相似文献   

15.
文子 《安全与健康》2006,(11):55-55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无数厌倦了繁忙生活的人们发起了"慢生活"的运动,他们希望生活的脚步慢下来."慢餐饮"、"慢旅游"、"慢城市"、"慢学校"、"慢运动"等正悄然来到.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两年,计步越来越流行,掀起了一股走路大潮,每天不走一万步似乎都不好意思打开微信运动功能。但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调查,我们都被"忽悠"了。日行1万步并不是必须的为了监测每天1万步对于一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测试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主要进行每天1万步的运动计划;而另一组执行的是名为"快走10分钟"的运动计划,每天完成3组10分钟的快步走,核算成步数约为3000步。  相似文献   

17.
1、1月1日晚龙岩漳平市原百货公司宿舍楼发生火灾,凌晨1时55分火灾被扑灭,过火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消防车撤离后约6分钟大楼2-4层之间发生坍塌,5人死亡.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14,(11):56-56
<正>背景:10月24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介绍,近日,江苏省一客车在行驶至一个路口时,因刹车不及将一名骑车老人撞倒,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发现,该司机在事发前的7分钟内,竟然39次低头看手机,最终酿成悲剧。此条消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东渡船家:司机这是车子开久了,觉得太熟练了。老人家也应该注意下路口的车辆,谁也别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赌博。  相似文献   

19.
国威  过河 《安防科技》2013,(7):21-23
溺水,俗称淹溺,是指在游泳时或者失足落水时发生的严重意外伤害,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很多人在夏日喜欢在江、河、水塘内游泳,很容易发生溺水。  相似文献   

20.
深度思考     
《现代职业安全》2006,(9):57-57
有人说,走路是一种享受。走路时,可以看看风景,听听音乐,甚至可以想想心事傻傻地乐。走路还是一种锻炼方式,可以让人昂首阔步,心跳加快,甚至不经意间让步履变得强劲有力。可我说,走路是一种机会。当婴儿蹒跚学步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什么路。但可以肯定的是,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