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我国垃圾填埋场目前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冯亚斌  陈全 《环境保护》2000,(10):14-16
近几年,我国各地垃圾填埋场发展很快,对垃圾污染起到了很大抑制作用。然而,各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垃圾填埋场进行调研,结合国内垃圾填场运行与管理的一些经验,就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今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正>垃圾卫生填埋是处置垃圾的最终手段。垃圾填埋场的正规设计、建设、运行是保证垃圾正确处理的前提。目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填埋场中还占有相当比重,给垃圾的无害处理留下隐患。通过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与正规垃圾填埋场的调查分析,可得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为了在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中能够使相关方面正确识别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现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特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各国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良斌  李丽  刘玉强  董路  赵娜娜 《环境工程》2007,25(4):62-64,69
介绍美国、德国和欧盟等国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对于填埋场防渗结构包括防渗构造、防渗系数、防渗层厚度的有关规定。并对我国54家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生活填埋场防渗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发生渗滤液泄漏,这与现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有关防渗结构的要求不足有关。建议我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复合防渗结构,人工膜厚度至少为1.5mm,压实粘土层厚度至少为50cm。  相似文献   

4.
根据影响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填埋气体、填埋场的表面沉降、最终覆土层温度和厚度、最终覆土层的土壤特性、植物种类、渗滤液),提出在封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并按国外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的一般步骤,提出了铜锣山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填埋场加速稳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垃圾渗滤液回流对垃圾填埋场稳定的影响.填埋层中引入空气和采用渗滤液回流会明显促进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并改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结果表明,在空气、温度和渗滤液回流等影响填埋层稳定的因素中,空气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程设计中,将空气引入填埋层,可以大大缩短填埋场生态稳定的周期,有利于填埋场土地的尽快利用.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管理和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新的污染控制标准.对修订前后的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类型、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条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等.此外,将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实施修订后的标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为满足现代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垃圾填埋场这一特殊土地资源的存在及发展,具备较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城市运营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垃圾填埋场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垃圾处理场地需要,与此同时,在我国生态建设活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注重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生态恢复,具备较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卫生填埋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垃圾处理方式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由于垃圾层的稳定问题,使得垃圾填埋场在封场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重新开发利用。而导致填埋场不稳定的关键要素是场内有机垃圾的分解,因此,要想使垃圾填埋场在封场之后尽快达到稳定,实现填埋场的重新开发利用,则必须不断探讨研究填埋场加速稳定技术,并不断推广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填埋层稳定指标、填埋层稳定条件以及填埋层稳定程度这三个方面着重针对填埋场加速稳定技术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分析,可以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保障城市良好环境的重要工程设施,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是在封场施工的过程中,不合理的设计和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对垃圾填埋场的稳定造成影响,引起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0.
填埋场存量生活垃圾的治理已成为近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陈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保证填埋场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就填埋场陈腐垃圾的主要成分——腐殖土和可燃垃圾(以塑料为主)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目前腐殖土的主要利用技术有作为废水处理的生物填料、填埋场覆盖土以及绿化土和栽种基质,可燃垃圾的主要利用技术包括焚烧发电、水泥窑的替代燃料、微波裂解等。通过分析发现,现有腐殖土和可燃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存在处理量相对较小,设施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陈腐垃圾的资源化在采用现有多种技术的同时,应开辟新的途径。项目研究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垃圾成分、填埋量等因素,利用IPCC产气模型对深圳过桥窝垃圾填埋场封场后一段时期的产气情况进行了预测,将现场气体测试的结果与之进行比较,得出该填埋场气体不适合收集利用以及垃圾中厨余含量高、降解周期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回收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填埋场的垃圾成分和垃圾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实测组分.依据经典EPA产气模型对填埋场潜在填埋气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05-2039年的运行期间,预计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平均产量约为33.7×106 m3/a.比较研究了填埋场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技术,指出并网发电是该填埋场填埋气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对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程总投资为3 394×104元,项目年直接经济效益达230×104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外填埋气体的利用情况介绍和国内现有填埋气体利用途径的比较,得出沈阳市填埋气体适于发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综述垃圾渗滤液的四大水质特性并总结了近年来在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主体工艺及深度处理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包括普通的物化预处理和常见的生化主体工艺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等深度处理工艺;最后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何思远  郑军  金琳  陈晴  韦林  李伟  李永涛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0):1803-1810
城市垃圾填埋后,降水或地下水往往对垃圾产生淋滤作用,使得垃圾中的污染物溶解或悬浮于渗滤液中,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检测渗滤液污染范围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武汉市长山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特征,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测深法监测受污染区域范围及扩散规律,利用化学元素分析方法探究产生电性差异的原因,开展不同时空的渗滤液迁移监测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体积的不同液体(填埋场渗滤液、自来水)在迁移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相同位置渗滤液污染的土壤视电阻率明显比自来水浸入的小得多,其量值为自来水的1/5左右.②通过对渗滤液样品的导电粒子分析发现,污染土壤出现的较低电阻率主要是渗滤液中存在的多种导电粒子所引起.③渗滤液扩散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渗漏初期,污染液主要是作横向迁移,此时采用电阻率测深法可有利于快速检测出渗漏点位置并加以防治,从而减少损失;渗漏中后期,渗漏点周围土壤含水饱和,渗滤液加速向下迁移并扩散至深部原始地层.研究显示,电阻率测深法可有效地监测渗滤液迁移、划分和评价土壤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6.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张懿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5):63-65,78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城市垃圾在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时 ,垃圾腐化产生的内源水和一些外来水分形成的液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这类废水的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USEPATO-15方法对某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区、填埋场边界及周围敏感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研究垃圾填埋场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石灰在填埋场防渗层中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渗滤液是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防渗层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鉴于天然防渗层中存在防渗性能差等问题,提出将石灰作为配比填料加入到填埋场底部防渗层中。实验表明,在天然防渗层中分别加入配比为0%、5%和10%的石灰后,配比为10%的防渗层防渗性能良好,对COD和锌离子去除能力较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12个不同填埋场渗滤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填埋龄渗滤液中腐殖酸的性质随填埋龄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渗滤液中富里酸(FA)浓度和比例都高于胡敏酸(HA),且HA、FA和腐殖酸(HS)的浓度都随着填埋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HA所占比例随填埋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FA和HS则是先上升,后呈波动变化.HA、FA的E280、E300/E400和E465/E665的分析结果表明HA较FA有更多的芳环结构,更大的分子量和较高腐殖化程度;随着填埋龄的增加,HA的腐殖化程度呈下降趋势,而FA则呈上升趋势;HA和FA的E300/E400和E465/E665随填埋龄的增加并未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根据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原理建立模型,分别对HA、FA和HS的浓度和填埋龄的变化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HA、FA和HS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20、0.932和0.946.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和预测腐殖酸随填埋龄的浓度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厌氧反应器UASB+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废水,设计处理能力为100m3/d,在进水CODs:和BODs分别为10 000 mg/L和5 000 mg/L时,经处理后,出水CODc:和BODs分别为60mg/L和20mg/L,其去除率分别为99.4%和99.6%,且出水稳定,达到了<北京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