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人员伤亡易损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状况有关。本文利用唐山地震人员伤亡及房屋破坏的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和迭代计算的方法,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易损性模型,并与现有其它几种地震人员伤亡预测方法作了比较,该模型在相同的误差条件下预测的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地震应急救灾与人员伤亡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讨论了近十年来城市型地震顺应急救灾和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新经验与新启示;和者们给出的地震人员伤亡旨烤和伤亡状态函数的概念,研究了应急救灾害行动与伤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是风险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F-N曲线和ALARP准则研究了有关城市地震人员伤亡的可接受风险决策问题,结合其他各类自然和人为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咨询意见,建议了社会可接受的地震生命风险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且多地震的国家,老旧城市多、危旧房屋数量大,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差。由于城市的这些特点,地震时建筑物破坏严重,人员伤亡数量大。为了加快震后修复重建,提高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地震人员伤亡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十分巨大,本文对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及人员死亡的主要形式;接着,详细研究了影响人员伤亡数量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减少人员伤亡应当采取的几种措施,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淮北市是以煤炭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这一地区若发生一次中强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面对我国的地震形势和煤矿城市的特点,本文就如何做好这类城市的防震对策,减轻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进行探讨。 煤矿因地震而引起的灾害有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种。直接灾害主要指地震振动造成煤矿地面、地下工程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煤矿地下工程的地震灾害随深度而变化,一个7.8级地震,50m以上有不同程度的破坏,50m以下完好。同时地震引起了严重的如停水、停电、停提升、停排水等的次生灾害,还会诱发矿震和岩暴,造成冒顶,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震损失预测是一项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分析。本文给出一种分析方法,可用来确定当城市遭遇一定地震烈度时的可能损失和年平均损失期望值。文中叙述了建筑结构、生命线工程等各类损失预测方法,以及由此引起的间接损失问题,并给出估算人员伤亡的经验公式。最后,用本文方法预测安阳市在遭遇Ⅷ-Ⅸ度地震影响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数,为编制安阳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喀什地区乡村地震人员伤亡矩阵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搜集研究区地震人员伤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乡村地震人员伤亡矩阵,为该 地区未来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预测和快速评估提供了依据,并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了其差异的原因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确定最佳或最合理的设防标准时,应在保证地震安全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要保证地震人员伤亡降低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又要使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本文根据我国几次大地震的资料,建立了地震人员死亡率与房屋倒塌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在分析设防后地震人员伤亡水平与其它灾害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水平的基础上,对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许多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位于地震易发区,地震给这些城市和地区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76年唐山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震易发区城市和地区的防震减灾基础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由地震波在地表传播引起的强震地面运动造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需要根据未来地震发生情况下的强震地面运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准确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时的强震地面运动是抗震设计和加固的重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地震强度、建筑物抗震性能、人口密度、发震时间、地震引起次生灾害及地震预报与地震人员伤亡的相关性。按照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预测方法,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并用确定性方法中的建筑物破坏程度与人员伤亡关系法对鲁南地区进行了地震人员伤亡预测。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警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震引发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灾难,地震预警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通过分析地震预警的原理,介绍了异地震前预警和现地地震P波预警,同时也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在城市以及铁路、核电站和输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应用,强调其对于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次生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引起地震次生火灾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综合多因素进行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研究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评估方法,引入分类地块的概念,建立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的模型,以火灾荷载和人口密度作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衡量指标,评估承灾体易损性,并借助GIS的分析手段,发展了一套在抗震防灾规划中快速评估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方法。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21,(4)
系统收集、整理了中国大陆2011—2020年地震人员伤亡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伤亡与震级、烈度的关系。结果显示,2013、2017年人员伤亡地震频次较高,但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2013、2014年。区域上人员伤亡地震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两省,死亡、受伤人数分别占死亡、受伤总数的90.57%、86.32%。地震人员伤亡数、单次地震伤亡数与震级、极震区烈度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区域各烈度档优势伤亡分布区间基本一致,但不同区域相同震级伤亡成灾概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地震人员伤亡研究的回顾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回顾了国内外在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主要进展, 给出了动态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震人员伤亡指数与人员伤亡状态函数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定义了地震人员伤亡指数和初始人员伤亡指数,构筑了人员伤亡状态函数,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震预报对策,区别于通常地震预报之点是前者不仅要给出地震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的预测,还需对预测事件发生后果给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作出具体估计,导出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经济损失所谓震灾三要素,然后与短时间内虚报引起的损失相比较,作出是否预报的决策。这一推导过程称之为城市地震预报对策的P—I—D链。本文根据京、津、唐地区地震观测和研究的实践,试图给出天津这座大城市的P—I—D链。 P—I—D链的意义在于充分体现了地震社会学特点,从而使传统的纯自然科学的地震预报概念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8.
<正>韧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防震减灾,同时防震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人员密集、财富聚集和生命线系统发达的城市,其地震安全性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全和永续发展。一、城市地震安全牵动国家发展大局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的突然袭击,就很可能造成交通、通信、信息中断,供水、供电、供气停止,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瘫痪。城市地震灾害不仅仅  相似文献   

19.
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由于我国地震震源较浅,人口密度大,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震后根据地震参数和震区情况进行快速的人员伤亡评估,对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地震致灾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首先,对目前常用的三种评估方法,基于地震参数的经验模型,基于历史资料的震害矩阵法和基于性能的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然后,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两种新方法,基于最优化方法的经验模型和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最后,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震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专业化的地震紧急救援能够及时应对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防震减灾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建立就是为了训练具有专业水平的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人员。针对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倒塌模式,借鉴国际先进地震搜索救援经验,进行了在各种地震废墟中紧急搜索和救援的方案设计以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可控地震废墟部分的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