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nano-SiO2与PAC复配使用强化混凝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nano-SiO2在水中的分散效果、nano-SiO2强化混凝的工艺条件及强化效果。实验表明,与常规PAC强化混凝相比,nano-SiO2强化混凝能有效提高城市污水的除污效果、改善矾花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提高城市污水化学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投加nano-SiO2(25mg/L)与PAC(75mg/L)后,先快速搅拌(250r/min)2min,然后慢速搅拌(60r/mln)8min,再沉淀3min,出水COD、TP及浊度去除率分别为50.47%、79.84%和90.93%,较单独投加PAC(75mg/L)分别提高28.43%、39.94%和62.18%。  相似文献   

2.
对nano-SiO2与PAC复配使用强化混凝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nano-SiO2在水中的分散效果、nano-SiO2强化混凝的工艺条件及强化效果.实验表明,与常规PAC强化混凝相比,nano-SiO2强化混凝能有效提高城市污水的除污效果、改善矾花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提高城市污水化学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投加nanoSiO2(25 mg/L)与PAC(75 mg/L)后,先快速搅拌(250r/min)2 min,然后慢速搅拌(60r/min)8 min,再沉淀3 min,出水COD、TP及浊度去除率分别为50.47%、79.84%和90.93%,较单独投加PAC(75 mg/L)分别提高28.43%、39.94%和62.18%.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膜与悬浮生长强化处理工艺,提高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后续活性污泥的抗冲击负荷和可生化性.综合了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法各自的优越性,提高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技术,在我胃着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类型,概括分析了地下渗滤系统中的关键性问题-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水力负荷的选取,氮磷去除问题和土壤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5.
强化一级处理与SBR工艺处理油脂精炼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规模为200 m^3/d的油脂精炼加工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先经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预处理,再经SBR工艺处理,出水的有关指标能达到设计的排放标准,工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将生物氧化机理与深床过滤机理有机结合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本文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工艺形式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其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去污效能、启动方式、反冲洗形式及理想填料的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对目前曝气生物滤池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加强对曝气生物滤池与其他工艺组合的优化研究,将完善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体系,拓宽其使用范围.因此,曝气生物滤池将在我国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结合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根据脱氮与除磷机理之间的冲突,比较分析了目前主流的脱氮除磷结合工艺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碳氮磷比例失调城市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现行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南方地区碳、氮、磷比例失调城市污水中,因C/N、C/P偏低,碳源不足而降低脱氮除磷效率的难题,试验以碳源偏低的广州市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SBR系统,通过对厌氧、好氧时段的合理调控,在无需额外添加碳源的条件下,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72%、41%和99%,不仅能使有机物和氮的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总磷出水浓度能达0.5mg/L以下。通过进一步分析同步高效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得出合理污泥龄的控制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关键,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方式不仅强化了磷的释放和吸收,而且降低了碳源偏低和硝酸盐对同步脱氮除磷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膜与悬浮生长强化处理工艺,提高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后续活性污泥的抗冲击负荷和可生化性.综合了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法各自的优越性,提高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规模为200 m3/d的油脂精炼加工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先经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预处理,再经SBR工艺处理,出水的有关指标能达到设计的排放标准,工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
生物-生态优化组合工艺试验规模为100 m3/d,通过探索自然启动阶段生物-生态的优化组合模式,提高了启动中组合工艺的处理效能、缩短了处理效能波动时段,实现了向运行阶段的平稳过渡,为工程规模的启动提供了系统依据.研究表明,在启动阶段通过生物-生态优化工况组合,可达到组合工艺COD去除率90%、TN去除率40%~70%、TP去除率90%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厌氧、缺氧、好氧多级交替SBR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多级交替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凋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氧1.5 h-好氧1.0h-缺氧1.0h-好氧20 min-缺氧 1.0 h-好氧20min.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传统的SBR相比节省了44%的曝气量,且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85%、78%、99.5%,同时发现曝气过程 NO2-N和NO3-N的累积可能会对好氧吸磷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氮磷吸收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比较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7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所选7种湿地植物,稳定生长4个月后,平均总生物量在1 215~3 500 g/m2,植物氮、磷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6~23.11、1.44~3.80 mg/g.香蒲具有最高氮积累量达48.18 g/m2,梭鱼草具有最高磷积累量为7.23 g/m2,姜草对氮、磷的积累量最低分别为21.40、1.68 g/m2.植物地上部氮、磷积累量与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差异较大,除姜草外,植物地上部、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比均大于3,黄花美人蕉地上部、地下部的氮、磷积累量比分别达11.75、12.10.通过植物收割去除氮、磷量约占湿地总去除量的2%~6%.  相似文献   

14.
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是一种将混凝反应、沉淀截留集中在同一滤柱内同步完成的高效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 ,通过絮凝剂的加入 ,具有同步去除PO3 -4 P、SS和部分COD的功能。本文研究了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出水中PO3 -4 P、SS和COD的去除效果及其规律。研究表明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作为絮凝剂 ,当Fe/P摩尔比为 2∶1时 ,水中PO3 -4 P的去除率达 98.8% ,浓度可降至 0 .1mg/L以下 ,同时SS、COD去除率也有明显提高。与传统的混凝、沉淀除磷工艺相比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等优点 ,是一种更为经济和简单的处理单元 ,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和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成分及产量。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结合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产生臭气的新技术——腐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成分及产量.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结合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产生臭气的新技术--腐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废水吸附法除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利用吸附原理进行废水除磷的研究进展。吸附法除磷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吸附材料的研究方面 ,基于应用场合的差异 ,包括廉价的天然材料、工业废渣及其改性物、传统的活性氧化铝及其改性物、其他多孔物质及人工合成的高效吸附剂等。人工合成高效吸附剂由于磷吸附容量大 ,其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南方城镇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BAF-MBR组合系统进行研究。BAF-MBR组合系统运行稳定,去污完全,出水COD、NH4+-N、TN、TP的浓度分别达到7.11、0.16、8.85和0.34 mg·L-1,均达到了污水回用的最高要求。在后置MBR池内进行同步化学除磷时,FeSO4·7H2O的投加量为20 mg·L-1时,出水TP达到0.34 mg·L-1,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膜污染;Al2(SO4)3·18H2O的投加量为30 mg·L-1,出水TP达到0.33 mg·L-1,能有效减缓膜污染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