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矿开采区环境汞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金矿区环境的特征污染物。金汞同源性导致金矿床一般汞含量偏高,且在以混汞法为代表的提金过程影响下,导致了中国金矿区严重的环境汞污染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国金矿分布与开采及选冶概况,研究了导致金矿区环境汞污染的原因,分析了金矿石选冶过程中汞的释放,并综述了金矿开采所致矿区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体中汞污染状况,最后讨论了金矿区汞污染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的砷、硒、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水体中蕴涵着很多元素,尤其是自来水中的有些痕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自来水中的砷、硒、汞含量极低,火焰原子荧光和石墨炉原子荧光的检测能力无法满足测定的要求,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自来水中的砷、硒、汞三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可以提高水中砷、硒、汞检出限,是测量痕量元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普遍具有两个通道,土壤的测定大多包括砷、汞,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中,土壤的砷和汞的测定虽步骤相似却分开测定。本次试验是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双通道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汞,进行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测试。结果证明该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自己近6a用原子荧光法分析水样中砷、汞、硒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原子荧光法分析水样中的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对53个土壤样品中砷汞的测定以及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一次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不仅实用,而且经济简单,十分适合测定土壤中砷汞。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野鸭湖湿地土壤砷汞元素分布规律、形态组成及元素累积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砷汞时空变化的影响,在北京延庆县野鸭湖湿地公园及周围几个镇采集表层土壤,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砷汞总量测定,并用五步连续萃取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形态,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研究As、Hg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s、Hg元素在野鸭湖湿地土壤中平均含量10.07、0.088 7mg/kg;均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其中草地、耕地中少数采样点低于背景值。砷元素与钒、铁、锰显著正相关(r>0.4,p<0.01);汞与锰正相关,钒、铁、锰含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As的分布;而锰是影响Hg分布的主要因素。As主要形态为残渣态,Hg主要形态为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对研究区域的砷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2种元素生态风险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确定原子荧光谱测定水中砷、汞的监测条件并在现有标准下进行分析试验.  相似文献   

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和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双道原子荧光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砷和汞.在酸性条件下,砷和汞能同时与新生态氢气生成氢化物,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 砷在 1~l0ng/ml内线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3.2~5.7%,加标回收率为89.35~94.37%, 汞在0.4~2ng/ml 内线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9~4.8%,加标回收率为86.33~95.00%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的砷和汞.  相似文献   

9.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作为测定微量元素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主要应用于砷、汞、锗、硒等微量元素的测定。本文主要是就原子荧光分析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设备仪器的维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土壤防治的立法,关于土壤污染的监管成为新的重点。在进行项目环评及场地调查时,需进行土壤调查和监测。本文以原子荧光法测汞、砷为例,探讨了土壤中两种元素的监测。通过测定,可掌握土壤中汞、砷含量,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海水中砷、汞,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灵敏度,适用于成份复杂的海水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废弃矿区重金属汞(Hg)、砷(As)在典型农作物中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于丹寨金汞矿废弃矿区选取当地主要种植作物-玉米和水稻,采用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别对农作物Hg、A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玉米植株中,茎叶Hg、As出现部分超标点,点位超标率分别为42.11%和5.26%,玉米果实中H...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随着科技和工农业的发展,水体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汞和砷是水体中常见的两种制毒重金属,给人类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汞和砷的检测技术成为了当前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汞和砷的检测技术的提高能更好地给人类提供健康的水资源,同时可以想办法降低水体中的汞和砷含量,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本文就原子荧光仪对汞和砷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汞和砷的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砷和汞,确定了最佳仪器测定条件及主要试剂的浓度,在最佳条件下,砷、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86和0.006μg/L。比较了湿法消解、微波消解两种试样前处理方法回收率的差异,砷的两种试样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89.6%,96.4%和97.6%-103.5%,汞的分别为77.09扣86.0%和97.0%~102.0%。  相似文献   

15.
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低、操作简便、可用于多元素同时测定,在环境水样测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原子荧光光谱法及基本原理,对环境水样中砷和汞的测定条件、检出限以及精密度进行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化学实验楼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砷、汞的污染现状,对周边土壤进行了取样调查.以鄂尔多斯学院西北方向1 000米处背景土壤为参照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化学实验楼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50米处和200米处、深度为0 cm~20 cm和20 cm~60 cm的18个土壤样本进行了砷、汞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采样深度0 cm~20 cm处各土壤样品中砷、汞含量均高于20cm ~60cm处土壤含量,是人为活动干预造成的,与预期结果相同.各点住与参照点位相比,砷、汞含量未有明显差异,均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AFS-95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土壤样品中砷和汞的联合测定技术,将土壤样品置于(1+1)王水的微波消解体系中进行消解,加入1m L 5%的重铬酸钾溶液保护汞,加入5m L(5%硫脲+5%抗坏血酸)混合液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在5%盐酸介质中测定砷和汞,最低检出限为砷0.55μg/L,汞0.30μg/L,回收率砷在93.5%—105.8%之间,汞在85.5%—104.9%之间,满足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污染源废水中的砷进行比对监测分析,认为对于砷含量较高的污染源废水,经典测定方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王水水浴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砷和汞,探讨消解环境、载液特性、溶液基体和还原剂硼氢化钾等因素对土壤样品中砷和汞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分析条件:土壤样品敞开消解,时间2h,期间摇动3次,用盐酸溶液(5+95)定容,混匀静置过夜,砷和汞还原剂硼氢化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0.02%,载液均为盐酸溶液(5+95)。该方法将土壤环境监测样品中砷、汞元素同步消解前处理,简化了试验步骤,节约了分析测试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利于处理大批量土壤样品。选取部分GSS系列标准物质进行测试试验,试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2种未知土壤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砷为94.00%~100.40%,汞为86.40%~106.80%。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测定大气中痕量气态总汞(TGM)的方法.研究表明:本方法的绝对检出限为2 pg;当以0.2~0.4 L·min-1采样速度,采集12~48 h时,采样效率 > 99%,精密度为9.63%;样品经2次循环加热分析,热解吸效率 > 99%.这种分析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其他环境样品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