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冷应激对健康雏鸡某些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以罗曼雄性雏鸡为试验对象,研究5d和10d龄健康雏鸡在低于正常饲养温度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某些代谢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d龄雏鸡在两种低温情况下,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变化显著,在冷应激最初几h内,T3先下降,至6h(15±1℃)和12h(10±1℃)又升高;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变化不明显,在10±1℃情况下,在12h时显著降低;胰岛素(Ins)在两种低温情况下,均于2h时显著升高,而后呈波动性变化,(2)10d龄雏鸡在15℃±1℃条件下,T3在0.5~3h显著下降,至6h回升;T4在2h时显著升高(P<0.05);Ins在2h时升高(P>0.05),但3h时显著降低,而后又回升(3)血清皮质醇浓度均于冷应激后2h时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而后呈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健康荷斯坦黑白花奶牛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θ/℃5,10,15,20,25)对奶牛血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肌酸激酶(CK)在血清中的活性随着温度的上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5℃时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乳酸脱氢酶(LDH)在血清中的活性随着温度渐升而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15℃以后大幅度下降;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从5℃至20℃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在25℃又回降至5℃水平;天门立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血清中的活性随温度渐升而渐进性升高,特别是在25℃时显著高于5℃时的水平;碱性磷酸酶(ALP)在血清中的活性也是随温度渐升而渐进性升高,但在25℃时下降明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血清中的活性随温度上升而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比较平稳;尿素氮(BUN)在血清中的含量随温度上升而渐进性升高,变化趋势平稳。血清白蛋白(TP)呈波动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本实验结果说明,北方高寒地区奶牛血清中的某些生化指标可随着环境温变的变化而变化。表2参7  相似文献   

3.
冷应激对断乳仔猪ACTH及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断乳仔猪在-3~3℃低温条件下冷暴露24h,然后在15~18℃室温条件下恢复,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仔猪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随冷暴露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冷应激6h时,ACTH含量高于冷应激前的水平(P<0.05);冷应激12h时,ACTH和皮质醇含量与冷应激前比较均有极显著升高(P<0.01);冷应激24h时,两激素含量与冷应激前无显著差异.终止冷暴露后0.5h,ACTH和皮质醇含量均高于冷应激前水平(P<0.05,P<0.01);3h时两激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但6h时两激素水平再次升高(P<0.01),呈波动性变化.表1参10  相似文献   

4.
铝暴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周龄伊莎雏鸡为实验对象,采用连续腹腔注射的方法,研究了铝暴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设对照、低、中、高4个剂量组,暴露剂量分别为0、18.31、27.47、36.62mg·kg-1·d-1(Al3+),暴露60d后,检测雏鸡血清、脾脏和法氏囊中元素Al、Fe、Zn、Mn、Ca、Cu含量及血清补体(C3、C4)、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暴露60d后,与对照组雏鸡相比,低、中、高剂量组雏鸡血清、脾脏和法氏囊中Al、血清补体C4和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而Fe、Zn、Mn、Ca、Cu、C3和IL-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铝暴露剂量的增加,Al、C4和TNF-α含量逐渐升高,而Fe、Zn、Mn、Ca、Cu、C3和IL-2含量逐渐降低,均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铝暴露对雏鸡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胁迫方式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化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温度骤变在水生动物病害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材料,将环境温度从20℃突然升高或下降,然后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从免疫学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温度改变方式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2h内将饲养水温从20℃升至32℃,然后在30min内降至20℃,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密度(DH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先升高后下降,6h时出现峰值,3d后趋于稳定,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则呈相反趋势;(2)在24h内将饲养水温从20℃降至8℃,其DHC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SOD和CAT先增加后下降,在d1出现峰值;而MDA的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在d3出现峰值,但总的来说,MDA的含量均高于0h处理组;(3)在24h内水温从20℃升至32℃,其SOD和CAT在温度变化6h后呈升高趋势,而后逐渐下降,DHC的变化无一定规律,但均明显低于0h处理组,MDA的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温度胁迫使中华绒螯蟹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的氧化代谢失衡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比较二花脸和皮特兰猪在2h运输过程中血浆ACTH、皮质醇、胰岛素和T3、T4水平的动态变化模式,以分析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品种特征.选用雄性二花脸猪10头,皮特兰猪6头,体重达20kg时安装颈静脉瘘管,1wk后运输试验,运输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激素水平.上车后两品种猪ACTH水平缓慢上升,60min后达到峰值,下车后15min恢复至基础水平,运输过程中ACTH水平及变化幅度均未表现显著的品种差异;运输前皮质醇水平二花脸显著高于皮特兰猪,上车后两品种皮质醇均迅速上升,出发后15min达到峰值,下车后15min均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运输过程中皮特兰皮质醇上升的幅度显著高于二花脸猪;两品种胰岛素水平上车后均呈下降趋势,二花脸胰岛素水平总体上显著高于皮特兰猪;T3水平在上车后也表现快速下降,无论是T3水平还是其变化幅度均不表现显著的品种差异;皮特兰猪上车后T4水平稍微下降而二花脸猪显著下降,皮特兰T4水平总体显著高于二花脸猪.运输应激伴随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升高,而胰岛素、T3和T4水平下降,皮质醇水平升高的幅度能够反映猪的应激敏感性.图1参25  相似文献   

7.
鲫鱼(Carassius auratus)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纳米ZnO(5mg·kg-1、12.5mg·kg-1、25mg·kg-1、50mg·kg-1和125mg·kg-1,以鲫鱼体重计)14d后,研究了鲫鱼肝脏中的自由基(ROS)强度变化、氧化应激反应及其毒性机制. 结果表明:纳米ZnO显著诱导鲫鱼肝脏自由基产生;自由基信号强度和脂质过氧化物(MDA)随纳米ZnO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GSH/GSSG随纳米ZnO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纳米ZnO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引起鲫鱼肝脏氧化损伤,其毒性机制为诱导鲫鱼肝脏产生活性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8.
通过沙基培养研究不同ρ(Se)对Hg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苗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DA)、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探讨外加Se对Hg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ρ(Hg)=2.5 mg.L-1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SOD与CAT活性受到抑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ρ(Se)=5 mg.L-1和ρ(Hg)=2.5 mg.L-1共同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比Hg单独处理升高了7.6%,比对照升高了3.5%,MDA含量降低了38.8%,低于对照20.0%;外加ρ(Se)高于10 mg.L-1的处理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MDA则呈升高趋势。ρ(Hg)=2.5 mg.L-1胁迫下低ρ(Se)=5~10 mg.L-1促进了SOD与CAT活性,其活性随Se质量浓度升高逐渐增强;ρ(Se)=10 mg.L-1和ρ(Hg)=2.5 mg.L-1共同处理下,两种酶活性比Hg单独处理分别升高了21.8%与32.8%,高ρ(Se)=15~20 mg.L-1处理下,两种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不同ρ(Se)对Hg胁迫下小麦幼苗各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影响,Se一定程度上缓解了Hg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通过人为添加不同量的玉米干秸秆和磷,研究不同含磷量土壤对镉吸附解吸影响,以探讨磷—镉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含磷量的土壤对不同质量浓度锌镉吸附解吸时,在低质量浓度镉(Cd3)条件下,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随磷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解吸量随着土壤中磷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而在高质量浓度镉(Cd30)条件下,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随磷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在相同磷水平下,随外加锌质量浓度的增加,镉的吸附量明显降低,而解吸量则逐渐升高。不同秸秆量土壤对不同质量浓度镉吸附解吸时,在Cd3条件下,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随秸秆加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在同一质量分数磷情况下,吸附量逐渐下降;土壤对镉的解吸量在磷质量分数为120 mg·kg^-1(P2)时最低,而后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质量分数磷水平情况下,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对镉的解吸量逐渐增加。而在Cd30条件下,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同一磷水平情况下,土壤对镉的吸附情况是低量秸秆(C1)〉高量秸秆(C2),但在磷质量分数为240 mg·kg^-1(P3)水平下,不添加秸秆(C0)情况时镉的吸附量最大,而后降低。土壤对镉的解吸量随着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磷水平情况下,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对镉的解吸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六溴环十二烷(HBCD)及其复合污染对发育期幼鼠甲状腺激素代谢过程的影响。设计HBCD单一暴露剂量(10、50、100、300ttg·kg-1),及HBCD与等浓度商用多溴联苯醚DE-71按2:1复合暴露剂量(10、50、100、300gg·kg-1),对新生3d的SD大鼠进行为期42d的暴露,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TSH)水平,并分别测定肝脏和脑组织中甲状腺激素脱碘酶(D1,D2)活性及其对应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经HBCD暴露后,大鼠血清中TT4、TT3、FT4、FT3浓度随着暴露剂量增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0μg·kg-1剂量组的FT3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300μg·kg-1剂量组的FT4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TSH则呈现下降趋势。lO、50及300μg·kg-1剂量组的TSH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P〈0.05)。HBCD/DE-7l复合暴露后,大鼠血清中TT4、TT3、FT4、FT3浓度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大呈升高趋势,其中50μg·kg-1剂量组TT4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50μg·kg-1及300μg·kg-1剂量组FT4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300μg·kg-1剂量组FT3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单一暴露后,D1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300gμg·kg-1剂量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显著(P〈0.05);D2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则均呈现下降趋势,50μg·kg-1剂量组均显著下降(P〈0.05);HBCD/DE-71复合暴露后,D1、D2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则均呈升高趋势,其中100μg·kg-1剂量组D1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300μg·kg-1剂量组D2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HBCD及HBCD/DE-71复合污染物均能通过改变甲状腺激素代谢酶的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内稳态平衡,且HBCD单一暴露与HBCD/DE-71复合暴露对机体毒性作用途径及所产生的毒性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铅对动植物是有毒的,土壤中铅的含量过高,会引起人、畜的地方性疾病。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土壤中铅的含量大多数在10—40mg kg~(-1)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值,但玄武岩发育的土壤含铅量偏高,在230mg kg~(-1)左右。该岛土壤中铅的含量往往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成土条件的差异,土壤铅含量有一定的地理分异规律,东北部玄武岩地区土壤含铅量比其它地区高数倍,西部干热地区土壤含铅量往往比东部湿热地区高。土壤中铅含量与土壤母质、质地、pH值和土壤中化合物种类等因素有关,但以土壤母质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关于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保卫  Le X. Chris 《环境化学》2011,30(11):1936-1943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国的砷污染状况、相关的分析监测技术及砷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进展.在中国部分地区,长期砷暴露导致了严重的区域性的砷中毒,主要的暴露途径是饮用水、食物和煤炭的燃烧.样品前处理、砷的富集和形态分析技术的丰富和发展,为环境科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生物检测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3.
农药企业棕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廷凤  何欢  孙成  王荣俊  蔡焕兴 《环境化学》2011,30(8):1456-1461
为了解农药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在某农药企业搬迁遗留场地的不同功能区设置采样点,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并分析其污染物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表层、亚表层土壤样品中PAHs含量较高,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PAHs含量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通过研究污染物的组成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  相似文献   

14.
用^32P后标记方法测定典型有毒污染物的DNA加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芬  尹秀琴 《环境化学》1996,15(4):320-331
^32P后标记方法测定生物样品里的有毒污染物-DNA加合物的过程是用小球菌核酸酶和脾核酸酶将DNA及加合物酶解成为2‘-脱氧核苷3’-单磷酸,以它为底物,在T4多核到激酶的催化下,与γ^32PATP进行文笔磷的转移反应,形成带放射磷的2‘-脱氧核苷3’,5‘-二磷酸酯ODS-TLC吸附薄层板和PEI-TLC阴离子交换薄层板将标记过的带放射磷的^*3’,5‘-二磷酸酯分离分辨,然后用自显影技术制成加  相似文献   

15.
广东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山地丘陵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长达5年的南方山区土壤资源考察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广东山地丘陵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颗粒组成、代换性能、矿质营养元素和土壤水分等的特点。建议根据山地土壤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良性人工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因土种植,合理施肥和实行人工灌溉等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同市空气中多环芳烃与人尿中1-羟基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GC~2/MS和HPLC鉴定出大同市空气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35种.对大同市不同功能区空气中苯并(a)芘(BaP)和人尿中1-羟基芘同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BaP浓度有显著差别:采暖期浓度急剧增加,城区浓度为对照点的17倍,日均值达330ng/m~3.人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与空气中BaP的浓度显著相关.采暖期城区尿中1-羟基芘的几何均值为1.86μmol/mol肌酐,非采暖期为1.14μmol/mol肌酐,均较北京市的均值高出五倍多.证明大同市由于直接燃煤,造成空气中多环芳烃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7.
湖北茶园茶叶氟含量及土壤氟分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湖北省14个茶园土壤和14种茶叶的氟含量和土壤氟的分组特征,探讨了各分组土壤氟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茶叶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北地区茶园老叶氟含量为321.1-2273.9 mg·kg-1,嫩叶氟含量为56.6-1805.7 mg·kg-1.同一茶园内老叶氟含量大于嫩叶,老茶叶氟积累明显.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城市内涝的公共卫生特点,本文分析了广西梧州1994年的抗洪经济:(1)城市内涝是一种特殊的暂时性的废水;(2)水质可在3-5天内恶化变臭,从而在中心城市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93)应防止垃圾烘便及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水质,防止居民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最重要的是迅速排除城市内涝废水。  相似文献   

19.
室外空气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论述了空气细菌的来源、粒子特征、群落特征、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土壤、动植物、人类和水体,另外一些非自然的人类活动也是其重要来源;空气细菌的粒径主要在 0. 3~15. 0μm间变化,海岸边细菌气溶胶的粒径相对较小,而其他地方 84%或更多的细菌粒子的粒径≥2. 1μm;空气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占绝大多数,无论在森林、海岸、城市还是乡村,芽孢杆菌 (Bacillus)都是优势菌属;一年中空气细菌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一天中则可以明显的划分为 5个阶段: (ⅰ )午夜细菌浓度最低, (ⅱ )日出时细菌浓度达到高峰, (ⅲ)正午细菌浓度积累逐渐上升, (ⅳ)下午后期细菌浓度降低, (ⅴ )晚上到午夜细菌浓度较低;人类活动频繁,动植物较多的地方空气细菌浓度较高.此外,空气细菌不仅与各种环境因素有关,还受到各种污染因子的影响. 表 2参 53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冬季辐射雾生消过程的无机阴离子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成都市市区和郊区采集冬季辐射雾雾水样品,pH值范围在4.58—6.39之间,平均值为5.57.离子色谱分析其无机阴离子(SO42-,NO3-,Cl-)浓度水平.结果显示,雾水中的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3.11mg.l-1),NO3-(0.20mg.l-1)和Cl-(0.25mg.l-1)相对较低;雾生消过程中市区和郊区雾水样品阴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雾水中的阴离子浓度普遍低于此期间的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