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雷电酿成大危害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白然灾害中,雷电灾害被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雷灾特征及灾情的灰色关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气象局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和内蒙古115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雷电灾害次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与其雷暴日数的月分布基本一致;内蒙古雷电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行业灾害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呈“东部多西部少”特征;从行业雷电灾害特征来看,石油化工及矿业部门遭受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居民用户发生雷电灾害次数最多;雷灾致人员伤亡地点多发生在农村牧区,其雷击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62.4%.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内蒙古各地区的雷电灾害进行了损失评估,内蒙古各盟市雷灾主要属于轻灾或微灾等级.  相似文献   

3.
随着驾校考试手段的变化,大量电子、通信设备应用于考场,其雷击风险越来越高。做好驾校考场的雷电综合防护工程对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项目的防雷工程进行剖析,指出驾校雷电防护要点,就如何做好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采用避雷线进行直击雷防护,并运用接地、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进行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该工程经过5年夏季雷暴季节的考验,没有因雷击造成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4~9月是我国的雷电高发期。其中,5~8月的雷电天气更加频发,造成的灾害也更为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由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到1000多人,经济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为此,气象部门通过多种举措,尽量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自2008年以来,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呈下降趋势。为加大雷电防护力度,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雷电防护工作的支持。今年相继出台并实施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都对雷电灾害防御做了明确说明。为了让企业科学地防范雷电灾害,本期向读者介绍建筑和危化企业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长清 《安全》2012,33(8):47-48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静电放电现象.由雷击引起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及附属电气线路、变电配电装置等设施的爆炸火灾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雷电的特性,采取适当的防雷技术措施,做好工厂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是极为重要的. 1雷电的产生及特性 按照放电形式的不同,雷电可分线形雷、片形雷、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线形雷,云层有时能见到片形雷,个别情况下会出现球形雷.  相似文献   

6.
刘俊 《安全》2011,32(5):5-8
雷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全世界每小时大约同时有2000多个雷暴在活动。雷电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也给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电力、通讯、电子工业、石油化工、交通、森林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破坏性强烈的自然灾害。雷电灾害事故本身并不像迷信传说中的那样神秘,其发生过程有着基本的科学规律可循。本文运用电工学、电磁学、气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分析了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热效应、机械效应、冲击波效应的破坏机理,详细论述了在不同效应下的雷电各种物理过程。通过研究雷电灾害致灾机理,可以为进一步提高雷电防护技术水平和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技术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庆清 《安全》2004,25(4):11-13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雷电灾害事故.特别是雷电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当带电的积云即雷云与大地间或雷云之间带有异性电荷时,即可能发生放电现象.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当雷云与房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设施、以及人、畜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所波及的范围内,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或造成大规模停电、火灾和爆炸;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因此,提高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加强对雷电及防雷措施的研究、以致建立雷电观测及预报系统都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家庭、个人日益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室外煤气管道的防雷设计及施工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自然界最大的一种破坏力量,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十分严重.而福州市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是雷电高发区,年平均雷暴日达53天,根据2005年度收集到的部分雷灾统计,仅福州市就发生雷电灾害43起,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几百万元.因此雷电的预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强烈重视.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角度出发,利用山东省淄博市8个气象台站1963-2012年雷暴日资料和2002-2012年雷电灾害资料,结合各区县的经济和人口密度特征,选取雷击大地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模数、生命易损模数4个指标,对淄博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张店区、淄川区是极高易损区,沂源县、临淄区为高易损区,博山区、周村区是中易损区,桓台县为低易损区,高青县为极低易损区。初步形成了各地易损性结构和淄博市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图,为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指导城市规划、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布达拉宫曾多次遭受雷击,损失严重,确保布达拉宫的防雷安全重要而紧迫。为了有效指导布达拉宫防雷减灾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考虑雷电致灾机理和布达拉宫建筑实际特征,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应急能力构建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采用正态云模型解决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计算不同风险等级云隶属度,评估了布达拉宫雷灾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等级属于高风险。需要提高布达拉宫雷电防护水平、提升雷灾应急能力,才能有效降低雷灾风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雷暴日、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参考IEC62305-2等标准规范,分析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大气雷电环境状况和雷电灾害易损性,新增加了雷击火灾、爆炸影响范围评估内容,充分考虑毗邻区域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减少雷击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技术人员做好易燃易爆场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规程,简化风险评估模型,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计算趋于科学和规范化.强调指出雷击风险评估是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关键环节.各类化工厂、易燃仓储、输送贮存油气、加油加气、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场所应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首要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吊的形状及结构常使其受电台电磁辐射和雷电的影响而感应高压电,创新介绍利用电路模型计算塔吊感应电压和分析感应雷过电压特点,独创性提出制作等电位圈避雷器和建立一种建筑塔吊的多频率接地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塔吊因雷电和电磁波辐射感应高压电而难于防护的棘手问题,提高了建筑塔吊在雷电及电台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06,(8):21-21
什么是直击雷?什么是感应雷?为什么雷电时不得接近避雷装置?[编按]  相似文献   

14.
<正>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光、电的气象现象,主要反映在雷雨云内部及雷雨云之间,或者在雷雨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据有关部门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所导致的火灾、爆炸等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很大。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在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中国有21个省、区、市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我国雷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讯塔的大范围布设,提高了通讯服务质量,但通讯塔周围雷电灾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架设铁塔前,且以雷电电磁脉冲导致雷电灾害为主。对通讯塔布设后,铁塔对周围雷电电磁环境的影响的正确分析是雷电防护措施设计的基础。本文以石家庄市某村新建通讯塔为例,通过对闪电击中铁塔时周围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强度及附近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场强度的具体计算,确定通讯塔的建立提高了周围雷电感应损害的概率,雷击点附近雷电电磁脉冲通过辐射干扰及传导干扰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雷雨季节是雷电高峰期.雷电不仅会击毙人畜,劈裂树木电杆,破坏建筑物和工农业设施,还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雷电火灾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灾害主要表现为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每个闪电的强度可以高达10亿伏,一个中等程度的雷电功率有10万千伏,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因此,预防雷电火灾,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近50年的气候资料,结合当地的人口数据对北京市的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区划分析,发现北京市的雷电灾害与雷击次数、下垫面的人口密度及建筑物等有密切的关系,雷电灾害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最近5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广西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3条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农村防雷设施建设,撑起雷电"保护伞";完善现有的雷电监测系统,提高雷暴天气预报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雷电是自然界中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它那划破长空的耀目闪光和震耳欲聋的霹雳声固然气势磅礴,然而,它可能给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也不可忽视。近几年中,我国有10多起石油库起火事故,都起因于雷击。目前,正是雷雨季节,雷雨频繁,预防石油库雷电事故是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特就石油库防雷问题提点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雷电的分类 雷电是大自然中的静电放电现象,与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称作直击雷。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感应出异性电荷,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作为新型加气站的一种,其一旦发生雷击并引发火灾或爆炸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的防雷安全十分重要。在结合橇装式LNG汽车加气站所处环境及其系统特点,雷电对其破坏机理和途径,分析了造成雷电灾害因子。通过计算分析,运用ADBSGP现代综合防雷技术从防直击雷、防闪电感应、防雷击电磁脉冲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安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防雷等电位连接技术作为防闪电感应措施,采取屏蔽和安装SPD作为防雷击空间电磁场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