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要通过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得以实现。本文从把握时代生活的脉动、把握儿童生活的脉动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时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力求追求高效的小学品德课堂,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2.
<正>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小学生的世界充满精彩,也充满纯真。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课外事物与课内知识之间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是学生与课堂的信息沟通纽带,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潜能和个性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向素质教育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时,应将教学活动置之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让《品德与生活》的魅力在生活中升华,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从而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我们要针对每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身边生活实际着手,抓住"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做到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本文将以《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品德课堂的体验活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从《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出发,积极探讨了《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国仍然有一些地区对《品德与社会》课不重视,许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的态度也不正确,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因此很多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抽象。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国仍然有一些地区对《品德与社会》课不重视,许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的态度也不正确,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因此很多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抽象。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编写的。要提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和质量,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高效地育人。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和公民教育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中位于中心地位,通过品德和公民教育,学生学会对家庭和社区负责,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品德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公民。品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品德和公民教育是21世纪学生竞争力和学习结果的核心构成部分,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和情感竞争力、公民素养、全球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这些因素对于品德和公民教育的形成起  相似文献   

14.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品德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起点,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用心去经历生命的美好与艰辛,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用心去感受人生的奋斗与幸福,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只有教师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品德教学才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不说话的"朋友"》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九课。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使学生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描述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有震撼力。最后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的保护情况,激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更加重视学生品德方面的建设。新形势下,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些与品德有关的知识和规范要求,也有利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如何待人接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懂得如何做人。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就小学品德与社会怎样和生活有效接轨展开论述,旨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养成良好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是集历史、地理、品德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现对此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或最根本的)改革,是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21世纪世界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更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那么,我们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一、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而品德教育要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活动,或者组织模拟活动,引导学  相似文献   

20.
<正>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启蒙。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们的观念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要从小抓起,重视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学龄前儿童是学习东西最基础的阶段,是他们正接触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的基本构架在6岁就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