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青海省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它们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全省共有鸟类292种;兽类103种;两栖爬行类16种;鱼类55种。其中鸟、兽种类分别占全国的24.6%和20.20%,分布地区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各类脊椎动物种总数所占百分比与全国相比并不高。低于相邻的甘肃、陕西、四川、西藏、新疆。动物种类较贫乏,栖息环境也较单纯。但确有突出的特点,即大型动物多,数量相当丰富,资源动物蕴藏总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7种(类),其中不少是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如野驴、野牦牛、白唇鹿、雪豹、藏羚、盘羊、黑颈鹤、黑鹳、藏马鸡等,是我省一项宝贵的自然财富。  相似文献   

2.
尕海湖卤虫的饵料生物及其食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尕海湖是青海省盐湖中卤虫蕴藏量最大的湖泊。作者于1993年4月至1994年8月对湖泊的饵料生物进行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28种,浮游动物2种,底栖动物4种。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为2.45mg/L,饵料生物的优势种为硅藻和绿藻。作者分析了两湖的饵料生物和卤虫的食性,提出了湖泊卤虫饵料基础与卤虫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是一个资源大省,特别是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黄金、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3年底,青海省累计发现矿产123种,占全国发现163种的75.45%;探明储量的矿产103种,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1种的68.21%;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燃料矿产4种,金属矿产41种,非金属矿产55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已发现的矿产地(包括矿床、矿点和矿化点)2500余处,具有一定价值的矿床和矿点148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70余处.按矿床规模分,大型119处,中型141处,小型及小小型268处.有关资料曾对青海省65种矿产计算得保有储量潜在总值17.26万亿元,人均占有量345万元(全国人均占有量为7.52万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有量为2396.95万元(全国为889.  相似文献   

4.
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世界物种保护联盟公布的“2000年濒临灭绝物种红色名单”称:地球上大约有11046种动植物面临永久性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包括1/4的哺乳类、1/8的鸟类、1/4的爬行类、1/5的两栖类和近1/3的  相似文献   

5.
1月4日 省环保局组织召开青海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青海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环保局局长赵浩明主持会议,省政府副省长王令浚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11月24日~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第九次全国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996年度环境监测站的数据传输、上报综合质量等方面进行定量评比的基础上,评选出获得1996年度全国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第一名的监测站,青海省环境监测站连同陕西省、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起获此殊荣,这也是青海省环境监测站继1995年度之后第二次荣获这了荣誉。青海省环境监测站第二次获得全国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青海环境》2003,13(2)
前不久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河卡镇青藏高原有机 (天然 )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审查 ,其养殖基地和中藏药材基地取得有机农场证书 ,粮油生产基地取得有机农场转换证书。取得有机认证的产品有牦牛2 5 2 3 3头、羊 1 5 786 7只 ,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等中藏药材 1 0 1 .75t;取得有机农场转换认证的产品有油菜1 3 0 8hm2 、青稞 1 94.5hm2 、青燕麦 72 0hm2 。至此 ,全国最大 (草场面积 1 9.7万hm2 )、青藏高原首家有机畜产品生产批发基地在青海省诞生。这对提高青海省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满足入世后国际社会对…  相似文献   

8.
《青海环境》2011,(3):98
8月16日为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活动日,青海分会场设在西宁市海湖新区西川湿地公园。当天,青海省环保部门首次参加了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活动,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青海省人大环资委及全省环保系统、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观摩了演练活动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辉 《青海环境》2004,14(1):12-14
本文在青海省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 ,就当前全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青海省生态环境背景质量居全国较低水平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居全国中等水平 ,生态环境人类适宜度居全国第七级。在生态环境综合评分比较中 ,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0.
刘仪 《青海环境》2007,17(1):F0003-F0003,F0004
2007年2月1日,青海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和全国环境保护厅局长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7年工作任务,动员各地各部门和全省环保工作者,鼓足干劲,努力开创全省环保工作的新局面。2007年青海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掠影@刘仪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土著经济鱼类资源合理开发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具有经济价值的土著鱼类,主要是鲤科裂腹鱼亚科中的种类,共约20余种,广泛分布在青海省各种水体之中,尤以黄河、长江水系及其附属水体较为集中.其中青海湖裸鲤(湟鱼)、花斑裸鲤(大嘴鱼)和极边扁咽齿鱼(小嘴鱼),是青海省水产业的支柱.它们不但能忍受高寒的恶劣环境,甚至在较高的盐碱水体中也能生存,是一群生活力很强的鱼类.这3种鱼类生长速度皆较慢,一般5年左右长250克,10年左右达500克.繁殖习性相似,卵和卵巢皆有毒,为沉性卵.每年5—8月为繁殖季节,鱼群皆溯河繁殖.花斑裸鲤和极边扁咽齿鱼虽生活在同一水体之中,但各有自己的产卵场范围,绝不混杂.3种土著鱼类中以极边扁咽齿鱼的相对繁殖力最高,为55.5粒/克,花斑裸鲤和青海湖裸鲤较低,分别为29.7粒/克和31.0粒/克.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全新的农村居住形态,介于传统村落和城市社区之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生态第一、环保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下,青海省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必须做好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文章从政府环境责任视角下探讨青海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析社区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进而从政府环境责任的角度提出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实现路径,从而丰富青海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江河源地区的湿地及其主要生物类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来兴  周兴民 《青海环境》1998,8(3):108-114
青海省江河源面积约38.62×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区内湿地约有9.5×103km2,主要有湿原、湖泊、河流及河床4类。湿地动物有水禽37种,鱼类50种,爬行类7种,水体中浮游植物32种,浮游动物6种,底栖动物7种。水生、湿生、湿中生和沼生植物200余种。江河源地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62.2×109m3,约占全省总量的79.3%,单位面积产水量为0.1414×106m3/km2,水资源较丰富。深刻认识和切实保护好江河源地区的湿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杨雪龙 《青海环境》2011,21(3):120-122
文章针对青海省日益严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近年来青海省废弃物焚烧、铁矿石烧结、炼钢生产和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四个二噁英重点排放行业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青海省二噁英重点排放行业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力求使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更好地推进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八日,副省长、省环委会主任王汉民,副省长、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马元彪主持召开了青海省环境保护委员会、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会议听取了省环委会副主任、省环保局局长周永玲作的青海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省环委会副主任、省财经委副主任关风强作的关于参加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情况及我省贯彻意见的报告,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环保局副局长王玉学作的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以及周永玲同志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十七届理事会情况报告。讨论审议了青海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职责和组成,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职责和组成。会议结束时,副省长王汉民、  相似文献   

16.
目次作者期一页政素法规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海省建设厅、青海省技术监督局、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发布实行《青海省环境保护产品、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工程监督管理暂IT办法》的通知—………,……………………………………………··。…………………………l—l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海省计划委员会、青海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青海省建设厅、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关于重申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及落实有关政策的通知》4——157会议专栏重视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发展…………………………………………………………………尹克升…  相似文献   

17.
开展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即"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通过青海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青海省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青海省"三线一单",明晰空间布局、污染物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符合青海省实际的分区环境管控体系,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09,(6):5-5
青海省围绕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强化项目储备。由青海省林业局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院编制的青海西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青海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湿地保护建设工程,青海黑河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已通过省级论证,并上报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2~2012年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数据,对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碳汇效益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截至2013年末,青海省总土地面积为71.21万km~2,青海省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6.39%、4.47%和29.14%。在空间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碳排放情况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2002~2012年青海省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碳吸收效应逐年增加,其中林地变化较为明显,2012碳汇量是2002年碳汇量的3.2倍。耕地和牧草地变化不明显,碳汇量分别介于7.155~7.982万t和770.637~804.445万t之间。(3)2002~2012年青海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为427.75~1 570.286万t,利用同期的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碳汇量,分别为7.155~7.982万t、1 210.843~3 936.506万t和770.637~804.445万t。计算得出2002~2012年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排放量介于802.346~3 178.312万t,近11年平均净碳排放量为1 314.686万t。表明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碳汇量明显大于建设用地碳吸收量,区域整体表现为碳汇。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要素,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对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综合运用灰色、阻滞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回归分析四种数学模型对青海省2013--2030年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青海省总人口将继续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年平均人口增长率8.77‰,2020年青海省年末常住人口将达到621.11万人,2030年将达到676.25万人.针对青海省的省情和人口发展形势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