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酸雨胁迫条件下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在贵州省龙里建立生态水文实验站,自2005年起开展酸雨监测,对森林植被冠层遭受酸雨直接伤害及其对酸雨的缓冲作用进行模拟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酸雨的直接危害有限;为此,依据生态水文过程理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植被生产力和森林生态效益评价3个空间信息模型;模拟计算了研究区酸沉降对土壤化学性质、植被生产力和森林固碳、保肥方面的生态效益的影响,构建了酸雨对森林植被的间接危害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酸雨的来源、危害及昆明市近年来酸雨污染水平、酸雨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和防治昆明市酸雨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能忽视酸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雨问题.这是因为,酸雨已遍及很多国家,同时,酸雨的确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危害,有些地方的破坏程度还是很严重的.但是,随着对环境污染研究的深入,美国科学家发现,酸雨和烟雾起反应后形成的酸雾酸度更高,危害也更大,而酸雾却往往被人们  相似文献   

4.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探讨其形成机制是控制酸雨污染的重要研究基础.本研究基于遥感监测的降水发生前后的致酸前体物大气SO2和NO2柱浓度数据,利用气流轨迹方法探讨了辽宁省大连和丹东2007年典型场次酸雨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卫星遥感影像与气流轨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表达酸雨前体物的来源、传输模式及降雨对致酸前体物的清除效果,为科学、合理地判断酸雨沉降机制提供了更加直观、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模拟酸雨对菜豆叶片的伤害和Mefluidide保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酸雨的污染和危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的酸雨危害也日渐引起关注.由于酸雨所涉及到的地区不少是农作区,必然会危及农作物的产量.近年来对酸雨危害作物的机理已有报道,但关于寻求保护作物免于酸雨危害的研究则不多见.已有报道,Mefluidide(N-[2,4-dimethyl-5-[(trifluoromethyl)sulfonyl]amino]phenylacetamide)(N-[2,4-二甲基-5-[(三氟甲基)磺酰]氨基]苯乙酰胺),一种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以及物质代谢都有影响,尤其是能有效地保护低温敏感作物免于冷害,而且发现Mefluidide处理的植物,在冷害期间不表现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另外,有人发现pH2.0—4.0的模拟酸雨喷洒植株(青菜、菠菜和萝卜等)也会导致膜透性增加.我们以模拟酸雨引起菜豆叶片的伤害症状和一些生理指标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酸雨状况有发展严重的趋势,酸雨的面积有增加的倾向.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酸雨的基本情况,解释了酸雨的危害情况,对酸雨的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着重分析江苏省的酸雨状况,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酸雨对金属材料料危害的规律性,重庆市环保局组织了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开展了“模拟酸雨对金属材料的危害研究”课题,一年来他们成功的将塔费尔直线外推法电化学测视技术和盐雾腐蚀法对六种常用金属材料:碳素钢、桥梁钢、镀锌件、镀铬件、工业纯钢、工业铝等在不同模拟酸雨介质中进行大量的系统的测视工作,用定量的数据反映了酸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规律性。1985年7月重庆市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课题进行技术鉴定,一致认为:该研究所选定的材料有代表性,应用上述两种方法研究模拟酸雨的危害是科学的、成功的,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相符,说明数据是可靠的;该研究是全国最早完成的模拟酸雨对金属材料的危害研究课题,测得六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模拟酸雨介质中的腐蚀速度,定量地反映了酸雨对金属材料的危害的严重性和规律性,这对于酸雨的科学研究与防治,对于金属材料的选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酸雨对汉白玉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对天然汉白玉危害,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对汉白玉石材的危害主要是溶解腐蚀。根据数量统计获得了影氧化钙损失的因素和腐蚀速率“b”以及腐蚀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的酸雨危害与欧美不同,在欧州及北美主要是对森林和湖泊生态系有长期的慢性影响,而在日本是以对人体产生急性影响为特征的。本文就酸雨(即包括湿性大气污染在内的广义酸性降水)形成的气象条件加以论述。一、1974年7月3日出现酸雨危害时的气象 1974年7月3日,以关东地区北部为中心出现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酸雨,对确定今后酸雨调查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酸雨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酸雨的形成机理、形成要素、危害及酸雨的分析、监测和预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指出目前酸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酸雨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工程地质建设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人与自然是工程地质工作的两个基本点,并且认为人类活动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类的各种工程活动必然影响到周边环境。建立整体性思维是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近年来表现最突出的工程地质建设与环境问题包括:(1)为西部大开发而进行的各种配套的工程建设将要遇到的工程地质及环境问题;(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环境问题;(3)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及环境问题;(4)水土流失与我国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及城市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问题等等。最后作者详细论述三峡库区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地质建设必须与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西部高原地区公路改建项目环境地质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高原地区改建公路项目冻土等环境灾害地质特点,结合国道219线新藏公路西藏境内区界至红土达坂、公路改建工程,研究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地质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属(常量金属、重金属)矿产开采污染土壤环境,土壤中重金属累积, Fe、Al在表土淋滤,深部富集;膏盐矿开采造成不同程度土壤次生盐渍化(盐化和碱 化)。金属矿床酸性废水直接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体,诱发土壤酸化;膏盐矿的咸(卤) 水、盐泉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重金属对生物(人)体产生危害,常量金属元素也是危 害生物(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矿山生态环境学是21世纪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 一,应在我国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燎原 《地球与环境》2005,33(Z1):614-616
对广州市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分析说明,诱发地质灾害主要是人为因素,有必要提高市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地貌因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是决定环境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地质环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导支力条件;是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是生态地质环境的基础,并影响其它因子或成份.如地貌因子或成份发生了变化,其它因子或成份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地貌因子发生变化或失去平衡,其它因子也会发生变化或失去平衡.文本论述了三江平原地貌特征,详细地分析了地貌的作用,阐明了有关地貌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必要对其开发,但由于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关联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其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都会使其毁于一旦。笔者以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为例,分析了三江并流带开发中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山区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带,其生态功能受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罗甸县为研究区,选取水土流失、石漠化、生境以及气象要素四个评价指标,利用栅格数据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提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划分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评价和分析了罗甸县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罗甸县生态环境敏感评价以中度以下敏感为主,中度以下敏感区域占县域总面积的98.12%,高度以上敏感区域极少。地质背景、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是导致罗甸县生态环境敏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使用、动态更新、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该系统不但为农业地质环境项目的科学管理提供标准化、信息化,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也极大提升了农业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实践,本文对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内容、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城市地质工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领域。指出城市地质工作必须服务于城市(城市群,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灾防灾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成果。由于中国城市的规模,性质,自然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特征不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对象,内容也将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城市地质的重点工作领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战略与对策,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及脆弱性分析。城市地质灾害: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影响面,易损性及对灾害的反应,城市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城市环境地质图纱的编制。数字城市环境地质:GIS平台上的地质空间数据库,城市地质环境动态分析,评价,决策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环境研究,文中介绍了陕西省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分析,它们主要包括:水体污染现象加剧,土壤、地质地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公园空气污染加重,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和自然景观受到大幅破坏,针对陕西国家公园的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这些建议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奖惩力度的加大,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要建立保护环境的举报系统,要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