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油液化气罐的泄漏是极为危险的事故.近年来,随着液化气使用的增多,液化气罐由于超温、超压、液位失控、材料破坏等造成的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屡有发生.例如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储罐区发生液化气泄漏燃爆事故,造成参加现场抢险的消防干警和职工13人死亡,3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77万元.  相似文献   

2.
蔡乐  熊德琪  廖国样  吕刚 《交通环保》2005,26(2):5-7,27
船运液化气泄漏后会对船舶和港口造成极大危害,有必要对泄漏气体的实时扩散过程和影响范围进行准确预测和显示。由于基于粒子概念的Monte—Carlo模式能够反映气体扩散所具有的随机特性,因此文中采用Monte—Carlo模式建立能够较好模拟液化气实际扩散过程的数值模型,并应用组件技术与GIS进行嵌入式紧密集成,实现泄漏液化气扩散过程连续、直观、动态的可视化表达,为液化气船运泄漏事故应急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7月 13日 ,宜城市一液化气罐发生泄漏 ,消防官兵奋战近 10小时 ,消除了这一重大隐患。13日 15时许 ,宜城市消防大队接到指令 ,市区楚城液化气站发生重大液化气泄漏事故。 3分钟后 ,该队官兵带着全套消防设备赶到现场。此时 ,该站储罐区四周弥漫着刺鼻的液化气味 ,二号液化气储罐的上方 ,乳白色气柱冲出 5米多高。与其相连的一号罐储有 12吨液化气 ,不远处就是石油公司的加油站 ,站区储有 5 0余吨汽油 ,如果爆炸发生 ,就会造成毁灭性灾难。消防官兵立即划定警戒范围 ,通知供电局停止向事故区域供电 ,关闭楚都加油站 ,并组织疏散事故…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年1-7月国内外石油与化工事故,从事故发生时间、经营类型和事故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是事故高发的月份,化工生产事故最多,泄漏是主要的事故类型;日本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石油与化工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推进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强储存运输的安全运营保障、提高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在深海泄漏。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英国石油公司堵塞漏油取得了一定进展,漏油量逐渐减少。到8月份可望完全制止,但事故在环境、公共卫生、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造成的损失目前还难以准确估算。  相似文献   

6.
1巴西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2人死亡3人受伤2002年7月15日 ,巴西贝廷国有炼油厂Petro bras发生爆炸事故 ,造成2人死亡 ,3人重伤。事故发生时工人们正在对火炬塔进行维修 ,炼油过程中的残留物起火并发生爆炸。2名为Petrobras服务的当地PotencialEngenharia公司的雇员被烧死。过去一年内 ,Petrobras的工厂曾发生过多次事故 ,其中最严重的是2001年3月 ,公司最大的海上石油平台爆炸后沉没 ,造成11人死亡 ,92000加仑柴油泄漏于海中。2南非化肥厂发生气体泄漏事故100人…  相似文献   

7.
事故简报     
广西柳城液化气泄漏处理5小时化险为夷2000年11月28日中午,广西柳城县液化气公司储备站发生一起严重的液化气泄漏事故,泄漏出的1吨液化气殃及周围1公里范围,事故现场弥漫着浓浓的白烟。经武警消防部队5个多小时的妥善处理,才避免了重大险情的加剧,化险为夷。据了解,发生泄漏的1号液化气罐是因抽送液化气时排污阀关闭不严,而造成了1.05吨液化气泄漏。至当日下午2时许,事故现场500米的范围内弥漫着浓浓的白烟,并带有刺鼻的异味,气罐泄漏处周围已严重结霜,并发出扑扑响声。气罐犹如一枚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附近的交通干道和柳城县人民武装部弹…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过程发生泄漏,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 m3、储存170 t液化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仅采用80条棉被紧急堵漏.由于缺乏相应的堵漏工具,未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故,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先后发生4次爆炸,疏散了方圆3 km范围内的人员,5 km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7名消防战士和5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牺牲,伤32人,直接经济损失477.8万元.2004年葫芦岛"3·29"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泄漏液化石油气18 t,直接经济损失4.86万元.  相似文献   

9.
液化气保温管道爆裂事故原因分析济南石化集团股份公司韩荣庆,汲传军1993年11月26日15时,济南石化集团公司催化车间3#液化气贮罐区,回流管因长期腐蚀发生爆裂,大量液化气泄漏,罐区上方形成一片浓雾,报警系统随即报警,在厂领导指导下,操作工迅速加堵盲...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0-2015年我国发生的2 636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根据事故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从事故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环节方面统计分析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致因、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5年期间,我国每年的4~9月份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高发时期;山东、浙江、四川三个省份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高发省份;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运输和储存阶段,占事故总数的93%.最后,针对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健全管理机制、普及安全知识、重点区域重点检查等建议来预防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挚萍 《环境》2012,(5):20-22
2011年6月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事件发生数月有余,事故认定和处理却迟迟未有结果,这引起了国人诸多的不满、质问和猜疑.同年11月份,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位于巴西里约州海域的钻井平台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巴西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迅速而严厉的处罚.对比两国对类似事件的处理,人们不禁要反思,中巴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及“金砖四国”的成员国,国情有诸多的相似性,然而对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2.
氯气事故风险预测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氯气事故调查的实例研究,求得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氯气事故发生的概率。再应用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预测化工厂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提出液氯钢瓶外泄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6):I0005-I0009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是,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由此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重特大井喷失控、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导致大量群众疏散,给社会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高压油气田井喷失控和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现就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泄漏是化工过程中很重要的风险事故,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化工码头罐区的泄漏事故风险评价中,对重大危险源泄漏引起中毒的严重度进行排序,有助于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液化石油气重大事故的分析提出事故泄放型,并结合生产、储存现场调查提出潜在事故泄放型,从而找出液化石油气泄漏规律,建立液化气泄漏源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描述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时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特点,通过模拟储罐蒸气云爆炸模型,利用TNT当量法来预测蒸气云爆炸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爆炸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确定储罐发生火灾爆炸时的安全距离,为液化气储罐预案的制订及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13~14日,石油天然气事故分析暨防硫化氢防井喷专题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议的内容是: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重要工作部署,切实做好石油天然气事故防范,进一步推动防硫化氢、防井喷工作,深入分析事故原因,交流和研讨石油天然气事故防治方面的新技术和先进经验,研究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渤海某工程项目为例研究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事故及其风险.文章指出井喷、平台火灾事故和海底管道泄漏是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主要事故源,并通过类比性分析得到三种事故的发生概率.油气泄漏的最严重后果是溢油事故,文章对各种事故的溢油规模进行分析,并根据井喷、平台火灾和海底管道泄漏三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近年来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频发的现状,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江西某厂氯气泄漏事故,运用因果分析方法对其事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严重度为目标,从管理角度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整理分析2011—2015年近五年间我国发生的958起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基础上,从事故发生起数、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场所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起数明显减少,2012—2015年年均事故起数约为2006—2011年的52%;在事故类型上,危险化学品泄漏与爆炸是风险最高的事故类型,分别体现在频率及后果上;在事故发生场所上,固定式场所泄漏与爆炸事故类型发生比例相当,移动式场所泄漏事故更加频发,所占比例高达68%;在事故发生时间上,春夏交际(5~7月)和秋冬交际(10~11月)是事故发生的两个高峰时节;在事故发生时段上,固定式场所10~12时和16时是事故高发时段,移动式场所整体上0~12时要高于12~24时。最后,基于上述统计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控能力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