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 ,重点介绍了多环芳烃、农药、多硝基芳香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石油和燃油添加剂污染土壤、水体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2.
1.范围和应用 1.1 本方法涉及某些硝基芳烃和异佛尔酮的测定。下述化合物可以用本方法测定: 1.2 本方法是一种气相色谱方法(GC),应用于根据40CFR136.1所提供的城市和工业排放物中上述化合物的测定。当该方法被用来分析不熟悉的样品中的上述化合物时,至少要用一种以上的附加定性技术来进行化合物的鉴定。本方法叙述了第二种气相色谱柱的分析条件,它可以用来确认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分析、标准分析方法和有机污染物分析等方面出发,描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系统在饮用水、地表水、底质和地下水等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例如,可测定氯苯类,卤代烃,苯系物等挥发性化合物,酚类,多环芳烃和硝基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1983—1990年,在松花江中游(哨口—松花江村)138公里江段中,进行七次五断面追踪水团采样,采用高分子微球GDX—502吸附富集,GC定性定量,GC/MS定性验证。依据有机物检出率、毒性持久性、有点源排放、分析方法适用等因素,筛选出65种主要有毒有机物。化合物总浓度逐年降低,石油烷烃、芳烃浓度增加;属致癌致变性化合物21种,EPA优测物21种,建议的优先控制黑名单20种;有点源排入的占90%以上,污染源来自吉化主要入江污水口;封冰期比其它水文期污染增强;该江段污染特征为氯代链烃、氯代苯类、硝基芳烃种类多、浓度高,应为重点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5.
水中苦味酸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C-ECD法,通过测定水中苦昧酸氯化生成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昧酸的浓度。利用GC-MS确定了氯化苦的出峰保留时间,研究了反应时间、次氯酸钠加入量及其他硝基芳烃化合物对苦昧酸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水中苦昧酸测定的条件。应用GC-ECD法测定了太湖水中的苦味酸,较好地满足了水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介绍了马尾经济开发区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探查结果,共分离出100多种化合物,并初步确定其中芳烃、含氧化物、多核芳烃、烷烃化合物以及含硫、含氮化合物约50种。结果表明工业活动已对闽江水带来污染。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硝基芳香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在厌氧条件下的生物脱毒、转化和矿化作用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 ,由于硝基和偶氮基具有强烈的吸电子性 ,好氧条件下很难降解。但是 ,硝基和偶氮基芳香化合物在产甲烷菌群作用下较易还原脱毒 ,转化为相应的芳香胺类 ,其毒性要小几个数量级 ,因而有些毒性很高的芳香化合物废水可利用厌氧反应器处理 ,而且反应过程中发现一些芳香胺类化合物可被完全矿化 ,表明一些含氮芳香化合物可作为厌氧菌的碳源和能源 ,在厌氧条件下被完全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8.
毛细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飘尘中微量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毛细色谱一质谱法测定大气飘尘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将采集的飘尘样品用溶剂抽提法抽提,抽提物预分离成为酸性、碱性、脂肪烃、多环芳烃和极性化合物五种馏分,对各馏分逐一进行毛细色谱一质谱分析。根据色谱相对保留时间、质潜图和质量色谱图定性鉴定出144种有机污染物,用氢火焰气相色谱对其中某些组分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9.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生物技术对这类有机物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针对几种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火炸药废水毒性大、硝基化合物浓度高、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三维电极(TDE)-铁屑内电解-厌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火炸药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初始浓度COD为3 330~5 330 mg/L,硝基化合物为200~300 mg/L情况下,此工艺不但能够稳定去除COD,去除率达到96.9%,且能高效去除硝基化合物,去除率高达99.6%。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GB14470-2002)要求,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
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及其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利用生物技术对这类有机物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针对几种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已经用五种鼠伤寒沙门氐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菌种研究了36种多硝基芳香化合物的致突变性.除了2,4,6-TNT和2,3,4-TNZT,三硝基甲苯异构体的致突性与硝基还原酶无关,但胺二硝基甲苯异构体和二硝基甲苯异构体却需要硝基还原酶诱导  相似文献   

13.
荧光光纤传感器测定废水中邻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4-二苯基)-6-苯基苯并恶唑包埋在增塑的PVC膜中,基于邻硝基苯酚对PBBO荧光的猝灭,研制了一种邻硝基苯酚荧光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对邻硝基苯酚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重现性,响应时间小于50s,在1.2*10^-4-2.0*10-6mol/L邻硝基苯酚浓度范围内具有好的线性关系。环境水中可能存在的常见阳离子、阴离子、酚、硝基化合物对邻硝基苯酚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将传感器用于废水中的邻硝基  相似文献   

14.
一、连续波’H核磁共振谱 众所周知,从化合物的’H核磁共振(NMR)谱能推测化合物的类型,并可获得有关化学结构的信息.但对多环芳烃(PAH)而言,环上质子所处环境虽然不同,但化学位移差别不大.Martin曾总结出从单环到五环芳烃的一些质子化学位移值. PAH的取代位置不同,其衍生物致癌毒性往往有很大差别.因而如何利用从NMR得到的信息来确定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  相似文献   

15.
梯思梯酸性废水中,含有各种硝基甲苯化合物,对这类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在六十年代以前就发展了一些分析法。如化学法,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及纸上色层法等。这些方法在灵敏度方面不断有所改进,但对于分析烃硝基化合物的异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硝基酚类污染物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米TiO2(P25)粉末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几种典型硝基取代酚在TiO2/UV悬浮体系下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的降解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其表观速率常数(kapp)的大小为:2-氨基-4硝基酚(2-A,4-NP)>4-硝基酚(4-NP)>2-硝基酚(2-NP)>3-硝基酚(3-NP)>2,4-二硝基酚(2,4-DNP)>2,4,6-三硝基酚(2,4,6-TNP),而吸附平衡常数(KL)却与Kapp成反比.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数日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的影响,硝基的加入降低了光催化活性,并且kapp与Hammett常数(σ)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1.范围和应用 1.1 本方法涉及某些多环芳烃(PA-H)的测定。用本方法可以测定下列化合物: 1.2 本方法是一种色谱方法,应用于根据40CFR136.1所提供的城市和工业排放物中的上列化合物。当该方法被用于分析不熟悉的样品中的上述化合物时,至少要用一种以上的附加定性技术来进行化合物的鉴  相似文献   

18.
Millersville大学的托马斯G·格里科和Villanova大学的罗伯特L·格劳伯将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浓缩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配合起来测定土壤中芳烃化合物。其中新颖之处在于固相萃取浓缩法的应用。土壤中的芳烃化合物需先用溶剂萃取后再进行测定。由于使用大量的萃取溶剂,萃取后必须将溶剂蒸发至小剂量以浓缩被分析的化合物,才能进行测定,但土壤及污泥中有毒物质的去除及其后的测定将因此受到影响。在分析化学界,固相萃取浓缩法已被认可。该方法为:使用一小型固相色谱柱(ca,lg)滞留和浓缩液体萃取品中的被分析物,然后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硝基苯胺生产过程的污染产生情况的分析 ,并根据实际生产厂的污染治理措施与管理对策的实践 ,分析与介绍了对硝基苯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对策及清洁生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个具体溢油事例的研究,提出了通过三维荧光联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海面溢油鉴别的方法。采用三维荧光指纹信息(谱图形状、荧光特征峰位置、荧光特征峰强度)对14个可疑溢油源样品进行筛选,排除了13个可疑溢油源样品后,再利用GC/MS方法对溢油样品以及剩余可疑溢油源样品中难降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饱和链烷烃、萜烷、甾烷、多环芳烃)进行分析,计算相应的诊断比值并采用"重复性限"方法进行溢油样品和可疑溢油源样品的鉴别分析。结果表明,溢油样品与其中的一个可疑溢油源样品一致,为同一来源;采用三维荧光联合GC/MS进行海面溢油鉴别,既可保证鉴别的准确性,又可大幅度减少检测工作量,缩短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