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国际自然灾害学会和国际海洋物理学会海洋自然灾害分会共同发起的“灾害91’——发展中国家地球物理灾害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国际讨论会”,于1991年8月4日至9日,在意大利佩鲁加市的外国人大学水资源研究和证书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2):31-31
经中国地理学会、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的批准,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等学术团体主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10日——20日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召开。同时举办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会议与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本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风暴潮灾害研究会理事长、著名海洋气象学家刘凤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7月7日不幸逝世。刘凤树同志在减轻我国风暴潮灾害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于2005年12月11日~13日在新加坡富丽华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多国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联合工作组织(JWG-DMR)主办,亚洲岩土工程学会岩土工程灾害专业委员会(ATC3)和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岩土工程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和亚洲各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共9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国际灾害医学会议于1985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召开,46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用英、法、西班牙语同步翻译;法国电视台播放了讲演和会议活动情况。会议还举办了商业性的展览,各国厂商展出了最新救灾医用器材。学术交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既包括自然灾害,又包括人文灾害,还有关于灾害医学研究现状的报  相似文献   

6.
由地质矿产部和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斐济、以色列、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中国同行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务委员李贵鲜、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中国国际减灾十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虹等领导同志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武井士魂、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张炳喜参加了会议开幕式。有100余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和交流了有关地质灾害勘察评估,监测预报和防治的经验。有关专家还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3,(6):9-9
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1-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和IAVCEI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8.
1993年11月1~4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1993年名古屋国际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为了21世纪大城市地区灾害管理”。这次会议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推进本部、爱知县、名古屋市、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世界银行、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等主办,并得到日本红十字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国际减灾会议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本次会议有关论文扩展摘要集内容。以及会议上散发的大量文件、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国际减灾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学术界、政界与企业界等在探索协调发展与减灾进程中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国际减灾界当前关注的主要领域为:建立灾害与风险科学,善待与重建生态系统,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的密切关系,重视利用金融、保险和再保险手段转移风险,关注女性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关注恐怖主义对社会风险的强化作用,发展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重视建设高风险地区综合减灾范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协调发展与减灾对策为:建立国家协调发展与减轻灾害风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控制综合灾害风险水平的生态系统等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女性在农村地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区域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与减灾范式和加强区域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的开发,促进灾害与风险学科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3):75-75
第20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0月23-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信息社会的科学数据与知识”。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国际CODATA主席Shuichi Iwata教授共同担任会议指导委员会主席,由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际科学院组织(IAP:Inter Academy Panel on International Issues)联合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协办,由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国际急救和灾害医学讨论会,于1985年6月4日至7日在英国布莱顿市召开。会议由世界急救和灾害医学协会(来因兹俱乐部)联合红十字会、红新月会、英国紧急医护协会共同主办。15个国家的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关于医用技术方法,与会者一致认为,现场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兵和医务人员所受急救训练的状况。各级救援人员必须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1月2日-4日,南京工业大学)主办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委员会;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中国)。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会议主题: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工程灾害灾前预防与综合防范,重点研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中遇到的前沿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1月2日-4日,南京工业大学)主办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委员会;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中国)。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会议主题: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工程灾害灾前预防与综合防范,重点研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中遇到的前沿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灾害链因体现了灾害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海洋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问题,以6种海洋灾害为例,开展海洋灾害链构建及应用研究。通过对6种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危害后果的全面梳理,建立了海洋灾害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致灾因子和承灾体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分别构建了6种海洋灾害链,同时归纳得到海洋灾害影响特征,建立了综合海洋灾害链。最后探讨了海洋灾害链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海洋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的支持下,古巴科学院、公共卫生部、农业部、内务部、古巴红十字会、国家民防指挥部等联合召开第三届国际灾害大全,会议于1992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哈瓦那举行。目的是为在灾害情况下从事生命财产的环境保护的专家们提供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6.
1992年3月16日至20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于日内瓦召开了第三次会议。科技委成员、本刊主编谢礼立出席了这次会议。现将会议主要结果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减灾短訉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际减灾日”讲话 “水:中欧的洪涝灾害”摄影展开幕式暨国际减灾日的庆祝活动于2003年10月8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了讲话,他说: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这个主题意味着,在“国际淡水年”期间,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为了生计而保护好水资源,而且更要减轻水破坏生命的能力。现在世界上90%以上的灾害都与水有关——不是太少了导致干旱,就是太多了导致洪涝、滑坡、气旋、飓风和台风。许多地区年复一年地遭遇同样的灾害。 自然灾变事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只有当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受到威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地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我们正在认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是它们所出现的自然现象所致。减灾专业界如今已完全省却了“自然“这个词。这些专业界人士的忠告是十分明确的:“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上自然界的平衡,影响了大气、海洋、极地冰盖、森林覆盖等,这些影响在以往是没有的。 有时,即使不是很明显,但却非常危险,那是我们把自己置于受伤害的境地。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地球物理灾害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20—24日在湖南慈利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黄委会、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灾害学杂志社等15个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名誊理事长顾功叙向会议发了贺电。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发了贺信。《科学年鉴》、《科学》和《自然》杂志编辑部派员与会  相似文献   

20.
日本第3届国际防灾会议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千叶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日本千叶县联合举办的。来自联合国、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减轻自然灾害的新思想、新经济,特别是关于防御台风、飓风和旋风方面的对策,讨论多灾国家之间的减灾知识合作问题。六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主席Bruce先生作了题为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