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生态资源.农业生产实际上是土地资源的分配过程,土地的配置结构反映了农业的分配结构.因此,坚持土地作为资源、资产和劳动对象三者统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大农业生态平衡角度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水资源紧缺从而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整理离不开水资源,这就需要同时对水土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当前内蒙古的土地资源广阔但是水土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在农业灌溉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从而造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土地现实生产力分析和作物潜在生产力估算入手,借助IBM-PC计算机,通过土地资源生产力评价的 MFICA 模式和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型的建立,初步框算了定西县1990年、2000年,2025年以及2050年之后的区域农业生产力及其土地资源承载力,进尔阐释了该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演变及其土地-粮食-人口关系的可能发展趋势。为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自治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近期重点开发区。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生产基础好,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本文着重评述了该地区农林牧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潜力,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途径和对策,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我国土壤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土壤的质量,不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修复,减少土壤的污染,提高我国土地的质量,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LINGO 11.0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七师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运用LINGO 11.0模型语言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寻求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目标规划模型,确定目标函数、决策变量、约束变量,编写代码,运行得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运用LINGO 11.0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农业结构、三大效益和数学模型有效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通用性;在保证环境效益条件下,总产值提高了30.6%,而且编程简单,功能强大,简便高效,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7.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实施可持续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是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萧山土地资源的分析与评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目标的技术措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土地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与区域农业结构的关系——以秦皇岛市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类型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被认为是土地科学的四个分支。实际上它们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几个基本环节,彼此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作者在1982—1983年在秦皇岛市域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工作,试图由此探讨土地科学中各分支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着重讨论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以及与确定区域农业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增长迅速,人口素质和结构不够合理。土地、水及其它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污染比较严重,对河南省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要改善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促进河南省农业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从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发展综合养殖生态工程,合理回收利用生物质资源;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监控力度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土地整理对植被系统、生物多样性、土壤系统和水环境等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中国土地整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合理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与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建议,以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苏州市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利用苏州市198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简称“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苏州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模式及其生态效应,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揭示了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8年,基于“三生”用地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减少,生态用地少量增加,生活用地快速增加;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0年的0.431 2降至2018年的0.413 9,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苏州市同时存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2种趋势,1980—2000年农业生产用地转变为水域生态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是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用地对水域生态用地的挤占、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2000—2018年,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水域生态用地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挤占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是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而人口增加、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两方面分析了福建省土地资源与环境的状况与潜力,提出了调整用地结构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面临着农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数量锐减的现状。如何缓解人地关系、 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效率是目前中国解决农用地问题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为例,提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以克服传统方法学习过程慢,易造成规则灾难、 过度拟合等问题。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挑选评价指标体系,剔除冗余程度高的评价指标:耕地平衡指数和单位面积劳动力人数。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收敛结果良好,误差均不超过3×10-16。为了便于分析评价结果,采用K-means方法将评价分值聚为四类,并与陕西省农用地集约度的空间分异(陕北、 关中、 陕南)实际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模型的评价结果与陕西省各地级市的实际情况相符,杨凌示范区的集约程度最高。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农用地集约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4,高于人均GDP、 城市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黎夏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3):307-315
论文利用遥感和GIS对珠江三角洲发展走廊的土地利用空问格局及演变进行了分析。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内部调整。由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自然经济要素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存在着一定的分异规律。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及空间格局在东西发展走廊明显不同,并与一系列变量有关。论文利用紧凑性指数和熵可以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别就农地流转对农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和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都能有效提高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而农地转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农地转入户的总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分别高2026.153元/人和4844.289元/人,两组农户间的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农地转出户的总劳动力和非农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分别高3315.577元/人和2581.883元/人,其农地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低466.488元/亩。因此,农地流转不一定会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但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从而提高农村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粮食安全在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关注农业区粮食安全的同时,牧业区粮食安全的研究也值得重视。论文从青海省达日县牧区牧民食物能量折算入手,构建了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两个计算方法,并以乡为基本单元,对各乡粮食安全进行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达日县1987-2007年最小人均草地面积和草地压力指数呈增加趋势,1997年粮食安全区、警戒区、短缺区、危机区4个等级均有分布,至2007年该区域已全部演变为粮食短缺区和危机区,主要原因是草地退化严重,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技术和物质投入不足,牧业生产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18.
Mapping and modelling of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intensity in Euro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atial maps of agricultural intensity are needed for analyse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cluding biodiversity changes. We present a method to produce such maps for Europe. While most studies beyond farm level focus on land cover change on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spatial variation in land use intensity and its dynamics.Our method defines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tensity in terms of nitrogen input. For arable land, it combines field observations with administrative-level statistics to assess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for three land use intensity classes. For grassland, it uses maps of livestock density to assess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for two intensity classes. Agricultural land is spatially allocated to intensity classes using an algorithm that downscales intensity changes simulated with an agricultural economic model.Our results are 1 km2 resolution maps of classified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tensity in the year 2000. We illustrate the method by exploring change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tensity for a financial policy reform scenario in the year 2025. Results indicate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land use intensity across European countries, including large differences in intensity between countries, between regions, but also within regions.Our method could be improved with smaller-resolution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and broader intensity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19.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类型的生态贡献率对亚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亚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为显著,其中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生产用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及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化。计算得到亚喀斯特区域5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40 2、0.539 7、0.552 3、0.558 1和0.561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维持稳定,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致使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草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等的转化,但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要大于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竹兰萍  徐飞  王佳颖  朱智豪  张拓  张富斌 《环境科学》2022,43(12):5808-5818
通过明确嘉陵江滨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为嘉陵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嘉陵江中下游滨岸带的人工湿地、天然湿地、林地和农田这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研究样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与天然湿地土壤真菌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林地土壤真菌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农田和人工湿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嘉陵江流域滨岸带土壤真菌被划分为15个菌门,在门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真菌群落(相对丰度>0.01)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比之下,罗兹菌门偏好选择林地生境,而油壶菌门和被孢霉门偏好选择农田,担子菌门在人工湿地具有显著优势;天然湿地中的优势功能类群为植物病原菌,人工湿地中的优势功能类群为粪腐菌,农田中优势功能类群为动物病原菌-真菌寄生菌;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MC)、全氮(TN)、有机碳(TOC)和碱解氮(AN)是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由此可见,林地是嘉陵江流域真菌多样性最高和功能类群最均衡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天然湿地,人为干扰导致嘉陵江滨岸带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