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至关重要文章从可持结发展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含义与评价标准,分析了其实现存在的障碍,进而从认识,管理和科技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对于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提高耕地产量,并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对于非农用地,应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同时必须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80,自引:9,他引:80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也最易受到毁坏。耕地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本文在研究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耕地污染、退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全面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为了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地可持续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具体论述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内涵以及涉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同时也将积极探讨加强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对策,不断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Eger.  H  刘伟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6,25(8):480-483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被誉为“地球为肾”的湿地,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本区湿地资源和水资源,致使湿地面积逐年缩小,质量与功能持续下降,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本文针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通过分析研究其退化原因和机制,提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略,为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从而积极推动生态省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海洋渔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建立生态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善海洋资源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制定渔业资源利用规划,鼓励有资格的渔业企业扩大海上水产养殖规模,加快相关设备的改造与升级研发.提出了具体措施:合理开发资源,建立海洋生态经济圈,完善法律法规,为保护我国海洋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问题,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循环社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需要在土地资源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本文拟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循环经济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到土地利用中,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现状,提出了依靠国家政策,加快建设水源工程,提高农业供水能力;调整用水布局和结构,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使黑龙江农业水资源能够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绿色植物能量转化的生理机能,即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的投入、转化和产出的内在联系,定量地描述了海南岛各地实际光能利用率;地区性农业生产潜力;潜在光能利用率及其与实际光能利用率的绝对差值。结果表明,全岛实际光能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及一年两熟地区的一半,高值区接近一年一熟地区;潜在光能利用率与世界热带地区差距不大;潜在与实际光能利用率之差全岛平均达5.1%,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文中还针对海南的实际粗略地探讨了岛内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物资源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最优化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资源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该理论在确定生物资源的收获量时,不但考虑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生物的种群恢复能力,同时也考虑了收获对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生物群落的影响。包括反映环境、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内的诸因素作为最优化的目标。为了保证理论上的最佳收获量能被应用到一个具体的生物系统,还提出了制定满意可持续收获策略的思想和方法。作为实例,本文讨论了关于凤眼莲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和满意可持续收获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旅游地评价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旅游地资源评价和开发研究,是进行旅游开发宏观决策,确定对应的旅游活动类型和接待规模,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与景区、景点设计时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对旅游地资源的评价制图和旅游开发用地预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西部非农用地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海南岛西部发育典型的12个非农业土壤剖面REE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区内非农业土壤剖面不同层位之间的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风化成土的基岩奠定了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初始含量及土壤中呈现的LREE富集与Eu亏损的特点,而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分异作用则进一步加剧土壤中LREE的富集和Eu亏损,土壤剖面浅部的氧化和水解作用致使Ce在浅层土壤中的富集,并导致由剖面深部至浅部,Ce呈现出正异常增大之趋势。区内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与稀土元素性质及其所处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有密切联系,同一层中不同形态稀土元素含量总体上表现为残渣态>Fe-Mn结合态>有机态>可交换态(含水溶态)>碳酸盐态,而往土壤深部,残渣态所占比例逐步增大,Fe-Mn结合态、有机态与可交换态(含水溶态)所占比例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矿区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矿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提出矿区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并对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土地的途径及其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西部地区砖红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海南岛西部地区发育典型的5个砖红壤剖面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发现,5个剖面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Cu、Pb、Zn、As平均含量大多高于中国南方砖红壤的平均值,而Ni、Mo、Cd、Sn、Sb等微量元素则刚好相反。各剖面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显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垂直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特征。受区内自然条件影响,区内土壤微量元素的垂向迁移能力相对较弱,而人类的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也可导致少量As、Cd、Pb等有害外源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并趋向于在土壤的浅层富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土地现实生产力分析和作物潜在生产力估算入手,借助IBM-PC计算机,通过土地资源生产力评价的 MFICA 模式和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型的建立,初步框算了定西县1990年、2000年,2025年以及2050年之后的区域农业生产力及其土地资源承载力,进尔阐释了该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演变及其土地-粮食-人口关系的可能发展趋势。为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258,自引:10,他引:258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口增长胁迫下的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人均耕地、草场和森林面积将分别减少到低于013hm、034hm和037hm,在此情况下,由于将耕地面积扩大74%不大可能,现有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格局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使耕地生产率提高74%以上。③由于在原有维持土地覆盖变化相对稳定的机制中,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在未来难以继续发挥作用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假定现有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现有耕地生产率水平不变,到2050年,耕地仍能养活比届时地球上预测生存人口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和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为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探讨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