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三 《环境》2006,(5):56-59
全面节能,务必节能!当土地、水、电、油等资源一再告急时,作为人均土地资源占有最少的国家,强调节能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我国目前住宅总能耗已占全国能耗的37%,98%的住宅为高耗能建筑,新建住宅仅有5%符合节能标准.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倍.夏季城市电能消耗的40%都用到了空调上.非常明显,我国的房地产业是真正的“耗能大户”  相似文献   

2.
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从1 980年至今,世界的能源消耗量增加45%,到2030年将增加70%以上.从工业革命至今,二氧化碳的排放上升了33%.  相似文献   

3.
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初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国人开发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长达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6900多个岛屿……我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近海及海岸带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为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航道港口资源、海水资源、旅游资源在内多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以资源依赖型为主,重化工业比重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左右.  相似文献   

5.
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0.8%,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1%,这一高一低两条增长曲线是天津"十一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低能耗、高增长科学发展之路的最好注脚."十二五"期间,天津将在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上"三管齐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社会承受的良性互动,节能降耗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6.
使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情景分析法探讨了1949~2050年玻璃的物质流动和初级资源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废日用玻璃和废玻璃纤维是资源损失的关键节点;在不同需求增长率下,初级资源需求会在2030~2050年某个时期超过当前资源储量.2045年前,期望将废平板玻璃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废日用玻璃回收利用率提高到60%,使玻璃硅质资源可以满足低增长需求.为了达到循环目标,政府应持续推进垃圾分类,鼓励企业从设计端延长玻璃产品寿命,提高回收利用技术,建立完善的回收再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章鑫灿 《环境》2005,(Z1):128-129
一、引言 资源与环境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小时候都聆听过这样一句教学语言--"中国地大物博,多种资源储量世界领先".许多人年少时为之油然而生的自豪,至今记忆犹新.然而,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其实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11月25日,中国在美国公布2020年减排目标后不到24小时立即推出重磅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碳总量控制时代由此开启,未来的中国节能减排将更加强力.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低碳经济也被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并对低碳消费给予了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变"过山车"为"和谐号"——煤化工产业发展寻求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化工资源环境"三重门" 产能过剩,资源过度消耗,企业利润流失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产能过剩严重是煤化工产业内部而临的突出问题,不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导致了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文茂 《环境》2006,(7):56-57
“到2020年,深圳本地水资源可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7%提高到45%,新增雨洪资源利用量达4.9亿立方米。”这是不久前通过专家鉴定的《深圳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对“可耗尽自然资源”的理解-仅指有限的非生命资源还是包括生命资源在内,关涉到GATT第XX(g)条的是用范围。1947年GAAT的起草者的意图是限于非生命资源,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坚持GATT第XX(g)条的最初含义,WTO专家组认为第XX(g)中术语是进化的,采取有效性的条约解释原则对“可耗尽的自然资源”做出了宽广解释,包括生命资源在内。  相似文献   

12.
对外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以平均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77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4.5%,贸易顺差达到1500亿美元.世贸组织认为,到2007年底,中国外贸总额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目前我国每年对外贸易顺差超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同时,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2003年已超过500亿美元,2006年达到613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大国.  相似文献   

13.
在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方面,"十二五"规划指出,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是我国煤炭大市,含煤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因为f亏染严重,一度时期曾多次被媒体曝光,与晋陕宁毗邻的几个地区一起被称为污染"黑三角",成为原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重点监控地区.然而用了两三年时间,该市便摘掉了污染"黑帽子",率先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嬗变,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15.
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竞争将愈加激烈;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主办者和管理者也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因此,若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求,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联系我校发展实际,我们体会到,充分利用"外脑"资源可以促进信息交流与观念更新;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促进内部沟通状况的改善;促进客观公正地诊断与处理问题;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央十六届五次全会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中只提出两个量化指标:一个是人均万元GDP翻一番;另一个就是万元GDP能耗要比"十五"末降20%.根据本市实际,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市不仅要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好滨海新区,全市GDP能耗还要达到降低15%的目标.天津将如何破解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两大制约难题,为此采访了天津市经济委员会贾泓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频频受到雾霾袭扰,严重雾霾过程短则3天,长到7天.其中,2015年12月19-25日的京津冀雾霾过程中,重度霾面积达35 2万平方公里.虽然有几日,冷空气为天空努力清扫出一抹蓝色,无奈也只是匆匆走个过场,没过多久又是一片昏天暗地. 大气污染只是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的一部分,京津冀地区还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京津冀地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属严重缺水地区.河北省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河流长期断流,重要湿地逐步萎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资源退化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1991~2003年),在辨析土地资源退化定义和分类基础上,将土地资源退化分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非农建设用地占用、森林砍伐、天然草地退化和湿地萎缩7大过程.通过全面分析这些退化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揭示出中国土地资源退化的整体态势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我国土地资源退化总体态势较为严重,尽管部分改善,但总体恶化;土地资源总体退化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和湿地萎缩过程指数变化最为明显,造成土地资源退化程度最为严重.②土地资源退化集中于天然草地退化和非农建设占用过程,占66.27%,土地资源改善主要是沙漠化治理和森林恢复过程,占57.5%.③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过程发生了逆转,面积总计减少了约15 578km2,但我国沙漠化治理过程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北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河流域沿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④约60%的非农建设用地增加来源于耕地占用,其中70%以上分布在东北、华北和沿海地区等高产粮区,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⑤耕地的损失必然造成土地开发复垦压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大量生态用地被开垦为农田,如湿地资源退化面积的50%以上转化为耕地.这些分析和评价结果将为我国制定土地资源退化治理和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无疑是当今最"火爆"的词汇之一了,大到治国安邦,小到日常生活,行行业业、方方面面无一不在频繁使用.笔者是一个职业安全工作者,日常工作更是须臾离不开这一词汇,因而对它产生了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