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凸筋口琴管,是汽车空调的一种新型散热管.具有散热效果好、单位面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此文介绍了连续挤压内凸筋口琴管模具的设计方法及其模具芯头的冷挤压加工.  相似文献   

2.
通过Conform连续挤压法,探索研究了内螺纹铝管材的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挤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对内螺纹铝管材的挤压成型,内外表面质量及管材散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铜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传统的铜管生产工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的铜管生产新技术连续挤压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光塑性和连续挤压技术的特点,总结了光塑性在连续挤压成形研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连续挤压过程的光塑性实验建模、光塑性材料的选取、试样制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本领域工作的开展指出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金属铅为坯料进行侧向扩展挤压模拟CASTEX机的径向扩展挤压.由变形流动规律建立简化力学模型推导挤压力计算公式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花键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机械零件,具有承载能力强,定心精度高,导向性好等优点。花键的切削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采用冷挤压工艺能使制造工艺简单、降低成本。此文对渐开线内花键套的反挤成型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工艺成败的关键在于反挤压凸模质量的高低,所以凸模几何形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是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笔者所述的设计与制造方法是合符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胀形实验 ,对比研究了 3种不同粘性介质胀形、粘性介质与聚氨酯及钢凸模胀形 ,以及在不同反向压力下粘性介质胀形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粘性介质作为成形过程软凸模比聚氨酯和钢凸模具有较低的厚度减薄量和更均匀的壁厚分布 ,因此更能提高板料的成形性  相似文献   

8.
多通管是工业上应用量大面广的一种基础件,但其传统的制造工艺目前还只限于铸造、焊接和机加工等,从经济或技术的角度讲都显得比较落后.此文讨论了利用聚氨酯橡胶棒为胀形介质,采用塑挤胀形的复合工艺把无缝管坯一次成形为成品的加工方法,分析了多通管塑挤胀形的过程,讨论了冲头作用于管坯的压力、聚氨酯橡胶棒产生的内压和平衡缸应提供的背压三者间应具备的合理的关系.以使变形区处于最有利于变形的强烈的三向压应力和合适的偏应力状态,获得尽可能长的支管.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挤压型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交通运输等方面,近年来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呈上升之势。着重介绍了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生产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以及工业挤压型材的开发前景与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钢铁工业是目前内部矛盾十分突出的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转型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本文从钢铁工业突出的流程化特点入手,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钢铁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思路,力争以此为突破口来推进钢铁工业改革,也为钢铁工业技术研发、资金投放和项目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污泥中重金属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污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污泥中的重金属迫切需要综合整治。本文在对污泥中重金属处理技术概述的基础上,就近年来污泥中重金属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出污泥中重金属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原环境条件下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增压器效率下降、涡轮超温超速等问题,考虑采用自适应增压系统改进柴油机和增压器高原运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VGT)、普通二级可调增压系统(TST)、复合增压系统(C2T)、基于VGT二级可调增压系统(R~2T)几种典型的可调增压系统的结构原理和高原应用现状。最后,结合柴油机变海拔和变工况的运行特点,从增压系统结构布置、智能优化算法、控制理论、多系统协同控制和增压器内部流场优化控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增压系统高海拔自适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等温超塑挤压成形技术开辟了铜合金实体保持架加工的新途径。在此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C++6.0和ObjectARX开发了一套铜合金轴承实体保持架挤压模CAD系统软件,大幅度缩短了保持器系列产品的开发周期,并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口、经济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状下,分析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EMD方法分别对1953~2006年间我国人均耗能值及万元GDP能耗值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分别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两方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①我国人均耗能值以13.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万元GDP能耗值以4.7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无论是基于人口的预测,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预测,到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约33×108t标煤。即便我国人口增长控制得当,经济增长按年7%的增长率预测,能源供需之间仍是不平衡的。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开源”,加快发展核电,另一方面“节流”,即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才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