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青海省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形势入手,列举和分析了森林病虫害测报、检疫、防治三大体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从调整森防工作思路着眼,以育苗、造林、抚育环节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灾风险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源,对林业产业的影响值得认真探讨.研究尝试用方差贡献率作为衡量贡献率的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平均值法得到林业三次产业对总产值的贡献率分别为0.4831、0.4431、0.0738.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相对性和非对称性进行横向、纵向二维排序,通过两项得分对反向关联度进行综合得分排名,并对林业各次产业的增长率波动进行分析,这对林业经济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青松 《绿叶》2011,(10):86-92
19世纪初以来,法国的森林面积翻了一番,成为世界上近代林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法国的林业处处体现着近自然式的造林绿化思想,从上世纪60年代起,其森林经营由全面经营向木材培育、公益森林和多功能森林三大模块演变;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以综合防治为主,其主要目的是要限制化学药剂的使用,采用生物方法来代替,同时兼顾防治成本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林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红  夏自谦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11-1013
为了更好地促进江西省的森林认证工作,在论述了森林认证的概念、目的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林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认为开展森林认证工作有利于促进江西省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有利于森林经营单位与林农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江西林业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森林灌丛植被及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是我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该区主要森林、灌丛植被类型及其重要特征.即区系组成受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水平区域分异和垂直变化;其分布表现有明显的坡向性及山地森林性质;具有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祁连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及森林、灌丛植被的重要作用,为可持续利用该地区的森林、灌丛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叶宣宏  刘丹  张鲜 《四川环境》2011,(5):138-142
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属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其中以钻井工程和集输管线工程对环境影响最大,其特点是:污染物种类复杂,环境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生态扰动大。本文结合某大型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实践,归纳总结了钻井工程和集输管线工程的特点,并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着重分析了开展工程环境监理的重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得红 《青海环境》2003,13(2):55-59
根据第二次全省荒漠化监测成果,分析了荒漠化形成过程、危害及治理成效,说明了治理三江源头荒漠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互助北山林场是青海省重要的林区之一,对黄河水源涵养及黄河源生态系统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林区人畜数量的逐年递增,草地环境出现危机,林牧矛盾日渐突出,本文就如何解决北山林区的草地环境问题谈几点看法,事实上,人、森林、草地、牲畜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只要认真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生存需求的关系,按客观规律去操作,就会达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1.
Major Forest Types and the Evolution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i L  Wang Y  Su D  Zhou L  Yu D  Lewis BJ  Qi 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48(6):1066-1078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China’s major forest types and discus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forest management in China, including actions taken over the last decade toward achieving SMF. Major challenges are identified, and a strategy for SFM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is presented. China’s forests consist of a wide variety of types with distinctive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shaped by complex topography and multiple climate regimes. How to manage this wide array of forest resources has challenged forest managers and policy-make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untry. Excessive exploitation of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from the 1950s to the late 1990s contributed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alamities, such as floods, soil erosion, and desertification. At the start of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ided to shift its emphasis from timber production towards the achievement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With a series of endeavors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x Key Forestry Projects” and the reform of forest tenure policies, and the adoption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hina's forests, a beginning has been made at reversing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at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latter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At the same time, huge challenges remain to be tackl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谢宗英 《青海环境》2010,20(3):140-142
治多县高寒缺氧,空气稀薄,自然条件严酷,环境恶劣。受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定的地形、地貌条件和灾害性天气及人类工程活动制约,县域内以泥石流、崩塌、冻胀融沉为主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致灾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危害。通过对治多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与发育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泥石流、崩塌、冻胀融沉为主的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的各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卓玛措 《青海环境》2001,11(2):89-90,88
论述了青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青南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向、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彦 《青海环境》2009,19(3):120-122
青海湖流域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全省经济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文章在阐述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流域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峻鑫  赵家绪 《青海环境》2003,13(3):123-125
郭家沟、大崖沟的泥石流曾多次对下游的居民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对两沟地形、固体物源、水源等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灾害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黄南藏族自治州麦秀林场八连沟2007年山洪爆发造成巨大损失,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森林采伐、气候因子、地形条件、人为活动等因素,认为本次山洪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生产活动的结果,其破坏性在全省天然林区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湿地类型保护区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杰  蔡平 《青海环境》2003,13(1):43-46
文章从青海高原湿地资源现状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角度,分析目前高原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青海湿地类型保护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