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9,(1):42-42
人类正对自然环境造成深重的影响,而且愈演愈烈。目前足有60亿人生活在地球上,到本世纪中叶还有可能新增9亿人口。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充足的清洁水、食物、住房和能源,而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势必造成深远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比重达71%,新增发电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54%以上,有力满足了全国新增电量需求。(8月22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3.
美国能源信息局16日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3-2040年美国将新增装机容量351GW,其中七成新增装机容量将来自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有序的农地流转市场需要有价格体系支持.以国家投资的一个重点农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农地整理新增耕地价格的内涵、特点、价格评估的必要性、原则和估价方法的选择,并运用成本法评估了新增耕地的价格,旨在为目前我国全面开展的农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入市价格评估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许大纯在国土资源部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4年,全国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能源类气体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总量达11 107.15亿m~3,创历史最高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随着对地质规律认识的提高和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查及开采技术不断创新,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新增储量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达1 669.43亿m~3,占能源类气体新增储量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6.
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程晓冰日前发表文章表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确定,到2030年全国用水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取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控制总量的地区,暂停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取水总量接近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目前这些措施在山东省等部分省区已经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环保部发布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增转移支付县域名单,休宁县作为安徽省新增两县之一,与绩溪县共同跻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增转移支付县域名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区域,对维护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保障将面临困境,土地资源的约束已经扩展到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基于长春市土地资源整治潜力中可新增耕地数量,反推城市可新增建设用地,将其与BP神经网络预测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进行对比,分析未来5—10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保障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整治可新增建设用地角度,2020年长春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缺口为68km2,2025年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缺口达110km2,如果未来5—10年城市建设用地都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来满足,长春市将出现土地供给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需求的局面,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口重心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着重对1989-2005年山东省人口重心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重心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山东省人口重心接近几何中心,人口重心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的趋势明显,其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山东省人口重心迁移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建国后山东城乡人口布局的历史演变特征,分析了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对城乡人口空间布局的影响,对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建国以后山东城乡人口布局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人口布局演变加快,说明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城乡人口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晶,是当前“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的一个研究课题。目前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引起广大人口生态学工作者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它的研究方法是采用人口生态学的观点,去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人口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从人类与环境;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口城镇化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并划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类型区,以探究人口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新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不均衡性缩小,由加速推进期进入减速推进期。②人口变化速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③各类型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变化速率呈现相反排列顺序。④人口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速度的现象加重,人口—城镇化同步型和城镇化滞后型向人口滞后型转变。⑤人均GDP、二产产值占比、制造业从业人数和建成区面积对人口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正休宁县环保局局长丁三平表示,中央政府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级政府提供转移支付,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生态效益的区域错配问题的重要措施。近日,环保部发布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增转移支付县域名单,休宁县作为安徽省新增两县之一,与绩溪县共同跻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增转移支付县域名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区域,对维护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人口重心以及偏移—分享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中地区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各区县人口密度差异显著,整体分布呈中间高、南北低的态势,即位于渭河平原区的区县人口密度较高,其他地区人口相对稀疏;②各地区人口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西安市市辖区周围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而北部、西部和东部的周边区县则存在低低集聚;③关中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状态明显,且人口不均衡指数有不断增大的趋势;④各地区人口偏移增长量差异显著,地区之间的偏移增长量不断增大,人口重心逐步向关中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的人口1983年为46亿7千万人。到本世末,将达到61亿。再以后人口仍将继续增长,到2025年将达82亿,到2050年将达95亿。全世界人口基本稳定大概要等二十二世纪初,那时世界人口将达到102亿。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  相似文献   

16.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子之一,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经济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人口属性为自变量、以经济要素变化为因变量对云南省人口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云南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云南省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12)
人口的迁移不仅会带来区域结构的变革,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我国人口的空间布局随着经济活动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运用2015年各省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探讨我国2010~2015年期间人口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总体表现为:人口空间流向更加多维化,中西部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成为新的人口聚集空间。人口向大城市积聚、省内空间集中度提高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特大规模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较为显著,人口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土地整治成效,利用指数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土地整治时空格局演变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2001—2017年江苏省土地整治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呈波浪式上升,新增耕地率则持续下降。②空间格局上呈聚集分布,且地域分异显著。③建设规模、投资额和新增耕地面积重心总体上呈由南向北移动趋势。④耕地自然质量等、GDP中"一产"占比、新增耕地潜力、耕地产量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是推进土地整治实施的关键因子,其前期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后期受经济、政策的影响显著。今后应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以人为本,引导公众参与,完善制度执行框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陕西省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探究这种变化特征和趋势对协调区域人口的合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自相关、人口结构指数、人口重心等研究方法,以陕西省97个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1990-2010年为研究区间,选取人口数和人口密度为研究对象,对陕西省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口分布存在“中间高—南北低”的格局,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正的空间相关性,人口集聚性较强.随着时间推移,集聚性趋势略有减弱,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较显著,表现出上升趋势;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速度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要素,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对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综合运用灰色、阻滞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回归分析四种数学模型对青海省2013--2030年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青海省总人口将继续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年平均人口增长率8.77‰,2020年青海省年末常住人口将达到621.11万人,2030年将达到676.25万人.针对青海省的省情和人口发展形势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