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采用自主开发的原位生成型动态膜反应器对高磷赤铁矿选矿酸性废水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矿酸性废水除磷效果与脱磷剂的投加量、速度梯度(G值)、反应时间及pH等因素有关。对于pH2.25~2.56、含磷50mg/L的模拟选矿废水,最佳反应时间1h,速度梯度(G值)63.6,脱磷剂最佳投加量为11.25g/L,废水脱磷率92.47%。选矿酸性废水处理后出水pH升高,不利于实现废酸全部回用。  相似文献   

2.
赤泥对含磷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赤泥处理含磷废水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获得赤泥除磷效果最佳时的反应条件,文章以铝工业中产生的赤泥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赤泥与含磷废水的固液比、磷初始浓度、振荡频率、反应时间、含磷废水的pH值以及反应温度等6个因素对含磷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磷初始浓度、赤泥与含磷废水的固液比、含磷废水的pH值、反应时间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赤泥与含磷废水的固液比1:25、磷初始浓度10 mg/L、振荡频率200 r/min、反应时间1 h、含磷废水的pH值2.00、反应温度20℃条件下对含磷废水中磷可以达到最佳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98.63%。  相似文献   

3.
钙型天然斜发沸石同步脱氮除磷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钙型天然斜发沸石为试验材料进行废水同步脱氮除磷特性研究,考察反应时间,沸石投加量,pH,温度及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对斜发沸石同步去除氨氮和磷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沸石投加量为250 g/L,pH为7.0~9.0,温度为25 ℃,吸附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钙型天然斜发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6%,对磷的去除率接近100%. pH对钙型天然斜发沸石除磷效果影响显著,但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不大. 当pH由3.0升至5.0时,磷的去除率由54%降低至43%,吸附作用是磷的主导去除机制;当pH由5.0升至8.0时,磷的去除率迅速升高,化学沉淀逐渐成为磷的主导去除机制;pH为8.0以上时,磷的去除率接近100%. 废水有机物对钙型天然斜发沸石去除磷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柠檬酸的加入使磷的去除率降低16%,显著抑制了磷的去除;腐殖酸的加入仅使磷的去除率降低3%,影响甚小. 柠檬酸和腐殖酸的加入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均较小(低于3%).   相似文献   

4.
亚铁盐除磷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萌  邱琳  于晓晴  郑平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7):1223-1227
以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亚铁盐除磷过程主要操作条件(Fe(II)/P、pH值、快速搅拌速度(FMS)对废水除磷效果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各操作条件对除磷效率的贡献排序为:Fe(II)/P>pH值>FMS;操作条件间的复合效应为负效应,其大小排序为:Fe(II)/P-FMS> pH值-FMS>Fe(II)/P-pH值.提出了“优先/联合”优化模式,确定了对于浓度为100mg/L的含磷废水,经优化的操作参数为:Fe(II)/P为3.32,pH值为7.49,FMS为182r/min.采用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验证了该优化模式的实施效果,验证结果表明,“优先/联合”操作模式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石灰石与石灰投加量配比与反应时间对处理高浓度磷废水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激光粒径分析等手段重点考察了出水沉降性能及其与传统石灰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对进水pH为4.5的100 mg/L含磷废水,联合处理石灰石和石灰投加量分别为0.030 0 g和0.070 0 g,石灰石和石灰段反应时间均为10 min时,磷的去除率达99%以上且出水的10 min泥水沉降比比传统石灰法降低25%;除磷产物的体积平均粒径与中值粒径(13.58μm、7.71μm)也明显高于传统石灰法(5.73μm、4.81μm),沉降性能明显提高;联合处理减少了石灰的用量,一方面保证了药剂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出水pH,减少了约25%的回调用酸。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钢渣、炉灰、锅炉渣和天然土壤四种基质对磷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对磷的吸附能力优于其他三种基质。其主要吸附特征表现为:在控制T=(25±1)℃,pH值为7.5条件下,处理相同浓度的含磷废水,钢渣投加量最小,反应时间最短。而且钢渣除磷的最佳pH值在7左右,最佳温度在25~30℃,适于南方地区生活污水特征。在废水中磷含量≤10mg/L时,经钢渣吸附处理,处理水剩余磷的浓度0.5mg/L,磷的去除率可达98.3%,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采用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分两段对含砷量为6.4g/L的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pH=5、Fe/As(质量比)=3∶1、反应时间为3h时,采用硫酸铁进行初步除砷后废水中砷含量降至0.5mg/L以内,达到了废水排放标准的砷含量要求;当pH=5、按照0.44g/100mL加入聚合硫酸铁、反应时间为2h时,采用聚合硫酸铁进行深度除砷后废水中砷含量降至0.05mg/L以内,达到了饮用水标准的砷含量要求。另外,对初步除砷所得的含砷废渣进行焙烧,当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3h时,所得废渣经毒性浸出试验检测,完全满足TCLP毒性浸出试验的要求,可安全处置。本试验找到了一种适合大规模处理高砷废水和含砷废渣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将颗粒污泥引入结晶除磷过程,开发了羟基磷酸钙联合生物介质结晶除磷新工艺.运用自主设计的除磷反应器,考察了pH值、Ca/P、HRT对工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含磷浓度为30mg/L的模拟废水,优化工艺参数为pH=12、Ca/P=3.34(摩尔比)、HRT=60min,除磷率为99.81%,出水磷浓度低至0.057mg/L.采用优化工艺参数,该工艺对猪场废水的除磷率为85.85%,出水磷浓度为4.67mg/L.磷元素在除磷产物中得到富集,尤其在反应器顶部、中部,除磷产物中磷含量达到37.68%和36.57%(以P2O5计),且主要以羟基磷酸钙形态存在,达到优质磷矿石标准,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硫酸亚铁-次氯酸钠处理高浓度铜氰废水,主要考察了硫酸亚铁投加量、pH、搅拌时间、次氯酸钠投加量和氧化反应时间对于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硫酸亚铁0.5 g/L,pH8.0,搅拌时间25 min,加次氯酸钠0.7 g/L,氧化反应时间20 min。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0.
以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lCl3、聚合氯化铝(PAC)、聚磷氯化铝铁(PPAFC)进行混凝除磷实验。与AlCl3和PAC相比,PPAFC的除磷效果最优,pH值范围广,沉降时间短,且具有较低的单位处理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在PPAFC投加量为10mg/L,pH值7.4,静置时间30min时,磷的去除率高达91.4%,出水满足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刘斌  何杰  李学艳 《环境工程》2022,40(3):32-37+138
以黄铁矿为生物滤池的主要填料,对含低浓度NO3--N和PO43--P废水进行同步脱氮除磷处理,探讨其启动过程中污染物转化特性及其功能微生物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0 d的运行可实现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TN最大去除速率可达到70 g/(m3·d)。HRT控制在6 h以内,可避免NO2--N的大量产生。出水ρ(TP)可降至0.2~0.4 mg/L,HRT对滤池中磷的去除几乎未产生影响。SEM-EDX和磷形态分析表明,废水中磷主要是以铁磷化合物的形式去除。功能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硫自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功能微生物为Thiobacillus(27.6%)、Sulfurimonas(11.8%)、Thiohalobacter(10.9%)。在有机碳源缺少条件下,该系统是同时从废水去除NO3--N和PO43--P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水淬渣作吸附剂处理含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水淬渣为吸附剂对含Cu(Ⅱ)的铜冶炼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调节铜冶炼废水pH值的条件下,水淬渣用量为0.05g/mL,作用时间为30min,温度为25℃,Cu(Ⅱ)的去除率达96.91%,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生物硫铁复合材料处理含铜废水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ungate分离出一株产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硫酸盐还原菌SRB2,考察了投加量、pH值、温度、搅拌速度对生物硫铁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并分别从化学置换、胞外聚合物(EPS)吸附等途径研究了生物硫铁去除Cu2+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硫铁投加量越大、温度越高对铜的去除效果最好,在pH4.0、35℃、0.6661g生物硫铁、搅拌速度100r/min时,2min即可使Cu2+去除率达到99.9%以上.化学置换途径在生物硫铁去除Cu2+时占主导地位,10min去除率达90.9%,EPS吸附途径在生物硫铁去除Cu2+过程中不占优势,24h去除率为38%.  相似文献   

14.
铁改性热处理凹凸棒颗粒对水体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健  杨盼  唐婉莹 《环境工程》2020,38(10):114-119
传统粉末态除磷材料颗粒过细,从而导致其难与水分离,这极大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热处理颗粒态凹凸棒黏土为载体(1~2 mm),采用氯化铁(FeCl3)活性负载的方法制备颗粒态吸附磷材料,并详细研究了吸附材料除磷的最佳改性条件、反应时间、影响因素及其效率。结果表明:2 mol/L氯化铁溶液改性的凹凸棒达到最佳改性条件,且磷的吸附能较好地被朗格缪尔方程模拟,其最大吸附量为4.27 mg/g,是原状黏土固磷容量的2倍左右。铁改性凹凸棒土除磷效率受pH值的影响较大,当水体pH值从4提高到11,去除率下降了10%左右。吸附动力学表明,铁改性凹凸棒土对磷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24 h内可以去除84.46%的磷。0.2 mol/L的盐酸对铁改性凹凸棒的再生效果最优,再生后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效率下降40%左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铁改性凹凸棒土可以作为低浓度水体磷去除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改性粉煤灰絮凝、高效吸附作用处理洗涤剂废水:通过实验考察改性粉煤灰对洗涤剂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一系列参数,由正交实验得到优化实验条件。10g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的量为150mL,pH值为7,搅拌时间40min,搅拌温度为50℃。在最佳条件下测得废水的COD和LAS去除率分别为82.48%和67.06%。  相似文献   

16.
轧钢酸洗废液制备聚合氯化铁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轧钢酸洗废液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铁,进行了合成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酸洗废液制备聚合氯化铁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控制在常温,废液中二价铁与氧化剂氯酸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08,每100mL酸洗废液加入17 mL浓盐酸,反应时间在5 min。所制得的聚合氯化铁产品,总铁含量大于40%,盐基度为58.7%,密度为1.3g/mL。  相似文献   

17.
张晓杰  苏宏 《环境工程》2010,28(5):51-53
介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监测了各点总磷实际变化情况,总磷去除率为22%,不能达标排放,加铝盐和铁盐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最佳的除磷工艺是脱水污泥直接进入曝气池,经5 h曝气,总磷<0.5 mg/L,去除率达92%,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稀土吸附剂对废水深度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渍——干燥——焙烧法制备预载镧氧化物稀土吸附剂,探讨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在镧离子浓度为0.025mol/1、pH为10-11的溶液中浸渍,于500℃温度下焙烧制得的稀土吸附剂,其除磷效果可达95%。  相似文献   

19.
论文探讨A型沸石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性能,影响A型沸石对磷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温度、灰水比、吸附时间和pH值。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在水样体积30mL,A型沸石投加量3g,吸附时间为40~50min,吸附温度25oC,pH值4~5范围内,初始磷浓度小于20 mg/L,A型沸石对磷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TP去除率达99%以上,对磷的吸附容量约为0.44mg/g,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的深度除磷。  相似文献   

20.
化学除磷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运用和控制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红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5):36-37,47
以中水回用工程中总磷的去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化学除磷方法中影响除磷效果的几个因素及其控制条件。结果表明,GT值对化学除磷的效果影响很大;在适当的混凝搅拌条件下聚合硫酸铁对总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使剩余总磷降到0.5 mg/L以下,满足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