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讲环境,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否则环境事业永远是边缘化的,永远不能成为中国社会真正的主流。1997年我曾提出一个观点:生态文明将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最主要问题。这个观点在当时似乎有点离经叛道,但在今天已经成为千百万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观鸟是一种很玄妙的事.你永远不知道面前会出现一只什么样的鸟,也不知道这只鸟什么时候空气中化开般地消失;你永远不知道这只鸟在你面前展现什么样的声色,你也不知道你时而封闭时而放开的心灵看到它们后会起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3.
大峡谷热迟姗姗(一)实际上探察雅鲁藏布大峡谷之谜的热潮早在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就已在世界兴起。1773~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开始了血腥的亚洲殖民地掠夺战。在此期间,他们相继占领了印度,控制了锡金、不丹和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国家,1840年又以印度为跳板,从贩卖鸦片入手,将侵略魔爪伸向了中国,发动了让全中国人民永远刻骨铭心的鸦片战争。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也将魔爪伸向了我国的神圣领土西藏。  相似文献   

4.
品味冬季     
我几乎爱上了冬季。不为别的,只因为冬天有融融的炉火、温暖的阳光和飘零的雪花。虽然没有鲜花、绿草的点缀,但我还是由衷地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没有冬的萧瑟,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到春的温柔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  相似文献   

5.
观点     
霍伟亚 《绿叶》2012,(10):123-124
所谓科学的环保理念,就是说环境保护是门科学,不是宗教,我们千万要避免环境保护的邪教化。科学和宗教有什么区别呢?科学的正确永远是暂时的、有前提的,它永远都在等着人们去推翻自己,而宗教是绝对正确和不容置疑的。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至于宗教和邪教的区别,则在于其宽容性,正常的宗教比邪教相对更宽容一些。21实际爆发的这场环保运动,我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凌村 《绿色视野》2008,(12):55-56
徽州于我像是青葱岁月的初恋情人,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而那苍桑年迈的徽州三雕就是见证这段情愫的信物。  相似文献   

7.
郑岚 《环境教育》2013,(1):37-38
"听过的事,你会忘记;见过的事,你能想起;体验过的事,你会理解;自己发现的事,永远属于你。"  相似文献   

8.
熊易寒 《绿叶》2010,(3):66-72
生产污染的治理关键在于政府监管.公共权力与市场激励机制的结合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生活垃圾的处理关键在于环保教育,分散的家庭和办公室难于监管.更宜通过个人的自律来解决;政策导向的转变关键在于环境运动,公民社会永远是推动改革的清新力量;而国家战略则扮演了一个统领全局的角色.它既立足于民意,又着眼于未来,将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土制蔗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已经非常久远了,这也就成了许多人永远留存的模糊记忆。但对于我,只要想起蔗糖的香味,就忍不住吞津咽涎,回味歆羡。对蔗糖的渴望其实是从甘蔗种下去的那一刻开始的。冬天,人们将种蔗砍下来,连同叶子一起埋进土坑里,窖到第二年春天才把甘蔗种苗挖出来,将有芽的种蔗每两节剁成一截,种在旱地里。三四月的春风一吹,幼苗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纷纷从肥沃的土壤里冒出头来。  相似文献   

10.
去衡水看湖     
1友人林兵邀请我去衡水看湖,我问什么湖?林兵说衡水湖呀!我说衡水能有湖?林兵说,好大的湖呢,180多平方公里呢!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声高八度地对着话筒喊。林兵肯定从我的声音里听到了我无限的惊诧和彻底的质疑。后来,我急惶地询问了数人,你们知道衡水湖么?他们要么一片茫然,要么似是而非。是了,衡水,华北南平原,永远的黄土地,永远的干涸,永远的窒息。除了连天的麦地、棉花,就是遍地的红薯、玉米,哪来的湖呢?从千湖之域、江河之滨的故土走出的我,在北地的几十年,我对水的绝望与思念已成心祭。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河     
我跪在湿漉漉的沙砾上,泪流满面,抽噎不已——为永远失去了恩重情深的父亲,也为永远失去了哺育过我的母亲河而痛哭!人们恣意地破坏生态环境,终将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静夜里,我常常想起故乡,想起那莽莽苍苍的群山,想起那层层叠叠的梯田,想起那袅袅腾腾的炊烟,想起那宁静的村落里的鸡啼和狗吠。当然,在故乡的景物中,最让我眷恋和思念的,莫过于那条清清粼粼的小河。小河有个美丽的名字:凤凰河。它发源于古  相似文献   

12.
迈进新时代     
历史将永远铭记1997年的金秋。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迈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中华民族再创辉煌的行动纲领,互2亿中国人求强求宫的坚实足音将再次震撼世界。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并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做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支柱。二十年来,邓小平理论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今天…  相似文献   

13.
微博     
《环境教育》2011,(4):7
李波(自然之友总干事):小时候老师带领或者同学相约到山里野炊,青山绿水间三个石头支一个锅开始自己做饭。生的熟的夹生的烧焦的全混一块儿,食物和自然的关系及味道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这样做不但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增进师生及同学之间的感情。9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学校举行,校长曹翊鹏讲话时说:"人类永远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不论国家怎样富强,个人多么富裕,但人总有困难的时候。能在别人最困难时,向其伸出援助之手,永远是每个人的期待。"当天,是中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郴州  相似文献   

15.
陈浩 《环境教育》2009,(10):20-21
三月京城飞花,八月骄阳如火,2008年,我作为导演参加了大纪录片《绿色奥运之路》的摄制。十月天高云淡的时候,许多难舍的记忆和纪录片的每一个镜头一起,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16.
悲情5·12     
《绿色视野》2008,(7):16-22
时间永远定格在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华夏同悲,山河共泣……时间在一秒一分飞逝,我们现在还无法静下心来回顾与反思这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7.
刘书润 《绿叶》2012,(8):116-119
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中华、印度、埃及、两河流域,都是伟大、古老、具有深厚积累的农耕文明,但是由于长期封闭,缺乏活力。而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游牧文明常常异军突起,虽较少积累,但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它较多地继承了原始先民的品质,充分发挥人的本能,勇往直前,把一个个封闭的古老文明激活,并串联起来,推动其前进。假如没有游牧民族的冲击,世界将永远各自封闭,陷入没完没了的重复当中。古代人类最大的冲击波,正是来自打开了东西方  相似文献   

18.
西虎 《环境教育》2010,(3):19-21
广袤的湖床上铺满犹如白箩卜丝样的盐碱,车轮碾过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辙,一两只水鸟在最后的一汪咸水上空迎风盘旋,发出凄楚的鸣叫;一只向东奔逃的老鼠的动态遗骸永远定格在了白霜状的盐碱下面,它似乎已知厄运将临仍渴望逃出这死亡之海;湖风掠过卷起阵阵细沙盐沫泛着淡淡的盐碱腥味,联想起那尊最后的台特玛(打鱼狩猎为生的罗布泊人)老人面东迎风而立的雕像,难道他也担心会像那只老鼠的命运而出走他乡?  相似文献   

19.
腾格尔的歌,唱出了现代人从原始古朴走向城市文明过程中的精神困惑和失落,在追求高节奏的蜕变中,昔日的天堂已不复存在,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飘泊和失落……  相似文献   

20.
不死的河流     
正多年以前,我儿时的村庄突然拆迁了,不见了!天真的我总以为村庄可以消失,一条河流必定会永远存在的,它不可能随着村庄的消失而消失。直到有一天,当我重返那块土地,迫不及待地去寻找那条陪伴我成长的河流时,眼前的情景却让我目瞪口呆,我发现那条长长的河流已经消失不见,而且是永远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那十几幢高楼堂而皇之地立在它曾经的位置。我突然想流泪,我知道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还有许多许多!仰视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