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鲨鱼救船     
鲨鱼素以凶残、无情著称,使人感到恐惧。然而,就是这种凶猛的海洋动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偶然机会,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一船英国水兵的性命。触礁遇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中秋之夜,英国“莱西”号军用运输船在顺利完成一次运输任务后,正乘着月色航行于马六甲海峡中,准备经中国海返回香港。这年的中秋之夜天气格外的好,以往多风多浪的马六甲海峡,这天却是那么的平静。马六甲海峡镜子般的海面,在明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9,(9):59-60
月是中秋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每到此时,我们都会对天上的月亮心生一份牵挂和向往。它到底有什么秘密?在月球上,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呢?  相似文献   

3.
史春 《环境教育》2012,(10):15-15
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一些高速路变成拥堵不堪的"龟速路",景区变成"寸步难行"的人海,假日休闲变成"花钱买罪受"。随之而来的也产生了一些不环保的行为。今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期间,在全国首次实行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和174家景区门票降价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民众出行呈现出"井喷"之势。与旅游相关的吃、住、行、购物等消费快速增长,提振了假日经济。但随之产生的多地高速公路拥堵,造成汽车废气排放增加、人们在高速公路和景点乱丢垃圾等不环保的行为,困扰着  相似文献   

4.
何处无月明     
《绿叶》2016,(2)
正中秋团圆,是家人的期盼;中秋赏月,是多年的习惯。已经连续几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女儿无论多忙,都要带上水果月饼,从北京回到沈阳,与父母一起过团圆节。"月上柳梢头"的时候,一家三口便兴致勃勃地去赏月。我们共同看着月亮冉冉升起,如玉盘,如明镜,从柳梢头一点一点地攀上云端,高悬在碧空中。那时,夜己静,"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地上撒满月的清辉,我们便踏着月光走上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5.
引言 9月28日正是传统佳节--中秋,晚上8点开始踏上了从上海去云南 的列车,准备44小时的长途奔袭。车厢里一片热闹,一群从云南红河地区 来上海旅游归去的团队非常热情地请我吃月饼喝白酒。感受着他们的热情 和豪爽,想着这次绿色希望行动,拿出笔纸开始记录。  相似文献   

6.
老油坊     
《绿叶》2016,(2)
正七月半,茶籽乌一半。过中秋,茶籽乌溜溜。民谚里往往透着经验和智慧。茶籽的成熟程度是跟着时令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的茶籽是指油茶籽。衢州常山,是野生油茶天然分布区,宋末元初时,就已经大量种植油茶,民国二十四年,茶油产量就已达到了四十万公斤。民间有族谱载道,各房裔孙不得砍伐油茶,违逆者,或断臂,或断指  相似文献   

7.
正当现场播放起纪录片《当少年遇上沙漠》的片花时,兄弟俩更是激动不已,因为他们正是纪录片的四个主角之一。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对于胤桐、胤庭双胞胎兄弟来说,是个难忘的假期。9月17日,是2016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胤桐、胤庭兄弟俩应邀来到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联合国大楼,在时隔一个多月后又和曾经陪伴自己在沙漠里摸爬滚打了7天的小伙伴们见面了,当大家一  相似文献   

8.
说是要给杂志写篇卷首语,任务落到我身上已经是9月29日了。难得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毗连,给人们凭添了几分欢悦。我那些舞文弄墨的朋友们肯定不会无感无想,或许又会有几篇佳作问世。可是我,却难了,整整想了一天,始终没选择好一个适当的角度,捕捉着令我心动的感觉。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过二十年曲折而光辉的历程,风雨二十载,弹指一挥间,个中的甘苦,每一位献身  相似文献   

9.
曾志杨 《环境教育》2012,(10):14-14
天安门广场的8吨垃圾、三亚海滩上的50吨垃圾,都无疑反映出环保意识尚未深入人心,尚未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中秋国庆佳节是民众欢乐的日子,喜庆之后,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议题,即社会的环保问题。有人以为,既然是欢庆,那么就要放浪形骇之外,于是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也做,只图自己畅快如意,而漠视了公共道德的约束。近日见媒体报道北京、三亚两处因节庆而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就很让人有触目惊心之感。  相似文献   

10.
陈建功 《绿叶》2014,(4):87-90
正不久前,友人邀访湖北咸宁。我从未去过咸宁,但知道那是"桂花之乡"。桂树,在一些旧式的庭院中见过,每次所见,一两株而已。赶上中秋时节,一般是在晚上,意外地,会有丝丝缕缕的幽香飘来。似乎总会有人惊叫一声:"桂花!桂花开了!"然而,要找到那繁茂的枝叶中躲藏的桂花,总要费些周折。古人说,"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真是把这种飘飘渺渺、若隐若现的感觉写出来了。而桂花之乡的桂树,  相似文献   

11.
<正>据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五天全国出游人次过五亿,相当于整个欧盟的人在晃荡。据统计,5日全国各景区共接待国内游客0.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1%。截至10月5日下午,黄金周前五天全国已经接待国内游客达到5.54亿人次。五天超过五亿人次出游,很多热门景点人头攒动。但与这五亿人次出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庆中秋八天长假期间,全国环保战线的"环境卫士"们都坚守在执法一线。  相似文献   

12.
黄风 《绿叶》2014,(12):74-76
正豆叶黄,谷又熟。中秋节刚过,连绵的秋雨就至,被雨雾笼罩的乡野,无边无际地寂静,唯有雨脚在沙沙行走。戴着一顶斗笠,背着一个背篓,拿着一把银镰,从繁华的初秋走来,走过丰硕的中秋,向萧瑟的深秋走去,像一株老腰了的高粱。那秋雨的身影,伴随着我一路前行,直至消失在了那乡野的尽头。前方出现一座静穆的古城,雄浑壮阔的城垣,肃立挺拔的马面,绵延凸凹的女墙,昂扬高亢的城楼,一如既往的雄姿,哦,让我又见平遥。  相似文献   

13.
<正>公众素质或多或少闪烁着某种"劣根性",而只指责公众的"劣根性",往往会遮蔽政府责任。让公众懂得在出行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如果说印象最深,可以用两件事来概括:一是"堵",二是"垃圾"。与节日喜庆气氛极不协调的是"垃圾"新闻频现,不仅污染了节日环境,也引起了众多人的思考。10月1日早晨,中秋夜过后,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遍布50吨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是市民及游客赏月留下的,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10月2日《新京报》);特别是,在首都北京,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  相似文献   

14.
在周而复始的岁月里,许多节日正在被我逐渐淡漠,惟有中秋节格外令我难忘。年幼时家里拮据,为了供给我们弟兄三个读书,一家人都节衣缩食,平日里难得吃上一顿美味。但是到了中秋那天,母亲无论如何还是要亲手为我们蒸上一锅甜甜的“月饼”的。于是,中秋节成为我心目中除了春节以外最记挂的节日。也是在那个节日,我在母亲的怀抱里,知道了月亮上有琼楼玉宇和桂树,琼楼玉宇中有冰清玉洁的小白兔和美丽寂寞的嫦娥仙子。从那时起,对于我来说,中秋节的月亮不仅是一种美丽温馨的期盼,还是一种浪漫动人的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哥哥都在外地找到了工…  相似文献   

15.
抬起头看灰蒙蒙的天空,浓厚的尘埃遮蔽了洁白的云彩。听说,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天空也经常是灰蒙蒙的,可那是因为成群的飞鸟,阻挡了太阳的光线。而现在,寥寥无几的鸟儿,偶尔飞过天空,也是在急切的寻找巢穴。如果我是一只鸟,看到不再纯洁的天空,我会流下悲伤的眼泪。那曾经是我们天然的乐园,我和兄弟姐妹们在那里游荡嬉闹,有时会追着轻飘飘的云彩飞出好远,回来的  相似文献   

16.
刘隆有 《环境教育》2012,(10):90-91
在苇丛坐下,打开随身携带的《诗经》,翻到《秦风·蒹葭》。蒹葭丛中读《蒹葭》,真是亲切,就觉得是回到了诗的故乡,回到那个遥远而古老的年代。一有时候,就觉得,假日行走,若是随身携带一卷《诗经》,也许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就撞醒一个沉睡千年的美丽意象,闯进一片久蕴心头的奇妙意境,让你的旅行多一种诗意的愉悦和难以言表的快感。呱呱——唧啾,呱呱一一唧啾,……一串清脆的鸟呜,将您从酣睡中唤醒。睁开眼,窗前已是阳光灿烂。这是一个春天的假日,原计划要读读《诗经》的,何不到室外去读呢?于是操书出门,乘着和风,循着鸟声,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一条河边。河心沙洲上,正有一对美丽的小鸟,相对而鸣。呱  相似文献   

17.
碧绿的草,巍峨的山,秀丽的河,五颜六色的花朵,洁白的云朵。与我们同行,与我们同住。怎么才能留住身边的美丽呢?首先,我们要植树造林。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就开始砍伐树木,盖高大的楼房。楼房虽然高大美丽,但还是不如树木重要,树为我们遮荫,为我们净化空气,为我们绿化世界。众所周知,以前翠绿的树林是鸟儿们安心的小窝,可这几年的树木越来越少,鸟儿也越来越少,新鲜的空气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8.
小溪     
王从茹 《环境教育》2011,(12):75-76
在我童年的时候,家乡有一条长长的小溪,向南不知从何处流来,向北不知流向何处。就这样日日夜夜的流着。春秋冬夏,日出日落,唱着那只永不疲倦的歌。小溪边,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小溪里,洒下了我们童年的歌声,洒下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我们无尽的情趣,我们无限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地球,曾经是多么美丽的地方:群山环绕,无数棵苍翠挺拔的大树驻守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小鸟在歌唱,鱼儿在嬉戏,成双成对的蝴蝶翩翩起舞,蜜蜂也在争奇斗艳的花朵中辛勤劳动。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当然,这是过去的地球。现在的地球,因为科技越来越发达,万丈高楼随着棵棵大树的倾倒拔地而起,小鸟没有了家园;波光  相似文献   

20.
一剪春韭香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沐浴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剪下春天的第一茬韭菜,氤氲香色中鲜嫩无比,沁人心脾。杜甫的这首广为人知的诗句恬淡自然,清新隽永,既有生活的本真,亦有闲适的意趣,细细体味,我童年美食的味道跃然眼前。韭菜四季常绿,但春天的韭菜最为脆嫩鲜美,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誉。每年的阳春时节,嫩嫩的韭菜,就成为我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我爱吃韭菜,尤爱吃早春时割下的头刀韭菜,其味醇香馥郁,无论是焯水后凉拌,还是做春卷,炒鸡蛋,烙盒子,包饺子,都是香味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