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丽萍 《环境教育》2004,(11):33-33
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机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每个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利用非正规科学活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如设置种植角、饲养角、图片展览角、废旧物品利用区、分类垃圾筒、玩水玩沙玩泥盘等环境.让幼儿与环境互动.在实践中亲身感知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综述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决定在成功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础上,在全市幼儿园中针对学龄前儿童全面开展环境教育。为给有效地开展幼儿环境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我们做了一个以幼儿环境意识调查为基础的幼儿环境教育课题项目,为青岛市开展幼儿环境教育提供了准确的指导。此次幼儿环境教育调查范围涉及市内四区各类幼儿园,四区幼儿园孩子总数为24867名,抽取样本数量为200个,较全面地反映了四区幼儿园的整体情况。由于本次调查涉及的幼儿群体比较特殊,其接受调查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师范先行。幼儿师范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工作“母机”,加强幼儿师范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其正确的环境教育观念和生态道德、探索环境科学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其开展幼儿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能力不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21世纪公民,而且还能提高幼儿环境教育的质量从而对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了解环境教育应从“小”做起,习惯关注身边的小事,节约用水。2.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家庭用水的统筹安排,初步学会自绘图表。3.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环境教育从园中走向社会。活动准备:1.和家长作好交流工作,并得到他们的支持。2.幼儿已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节约用水的道理。3.每个家庭交一份“今日用水流程图”(详见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统计一户三口之家平均一周内的用水量,并做好记录。需要用水的家务事,如:盥洗、就餐、打扫卫生、种植花草、冲便池、洗衣、洗车等。2.请幼儿为这些家务事…  相似文献   

5.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共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认为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更加有利于孩子的环境教育。一、项目背景及目的环境保护是关系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幼儿的环境教育,把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岛市在各中小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幼儿环境教育尚显薄弱。为摸清我市幼  相似文献   

6.
社会环境教育是旨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它的对象是全体人民,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社会环境教育大体可分为成人环境教育、中小学幼儿环境教育和专业院校环境教育3个大的层次。在每一个大层次中又可以按其结构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分为若干层次进行。一、成人环境教育成年人是现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由于成年人年龄差异较大,知识结构不同,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影响范围大小不一,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要求与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1.领导层的环境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决策者,一般文化层次较高,对政策的理解能力较强,他们环境意识的强弱、环境科学知识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天津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多次得到环保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和积极评价。多年来,天津市坚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原则,深入扎实推进环境教育工作。结合天津实际,以绿色学校为抓手,着力加强对青少年和幼儿的环境教育,自1998年,全市启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以来,始终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开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不但是植树的大好季节,也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护树木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共同在小区内种植树木,以一家人领养一棵树的方式;促使大家经常去关心小树,培护小树,并通过领养牌上的内容教育影响小区内的其它居民,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爱树、护树的良好风气。活动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树种,知道树对环境的作用。·学习种树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能主动关注树木的生活情况,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一:认识小树苗准备:用于种植的树苗、图片。过程:(1)教师让每个孩子领…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整个社会都来关心水,节约水,保护水,增强关注水的意识,是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是向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们设计了《家长废水利用调查表》和《幼儿用水情况跟踪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跟  相似文献   

10.
陈璐 《环境教育》2002,(6):41-42
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实验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环境教育适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幼儿环境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推动整个素质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我们对全园307名幼儿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是:99%的幼儿喜欢周围的马路是干净的,50%的幼儿看到有人随地吐痰,66%的幼儿看到有人随手扔垃圾,78%的幼儿对抽烟环境感到难受,29%的幼儿家中种植花草,89%的幼儿喜欢同伴轻声讲话,48%的幼儿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46%的幼儿知道地球上有物体。从这组调查数据中我们看到:幼儿对周围环境是有一定感…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所形成的环境态度、情感等对其成长过程中环境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的。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并出台的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穿着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终身学习思想,贯穿着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与幼教密切结合起来的开放教育思想,不仅给幼儿园的全面教育设定了总纲,也与我们正在实践的环境教育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指导纲要》的框架下探索幼儿环境教育实践。新课程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相关性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张玲 《环境教育》2001,(5):40-41
人类未来的环境状况最终取决于我们后代的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家庭应尽的责任。为此,我们以幼儿园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附,构建了“家园互动”环境教育模式。家园互动的思路:协调环境教育双轨运行家园双轨运行是指幼儿园环境教育和家庭环境教育相互结合,同步进行。先对全体教师培训,提升环保素质,转变教育观念。许多教师参与了环保课题研究后,思想上有了飞跃,行动上有很大转变。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潜移默化感染了幼儿;其次我们组织全园360名幼儿家长进行培训,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13.
1.加强在校幼师学生的环境教育,塑造未来“绿色园丁”幼儿师范院校直接为幼儿教育培养师资力量,是向幼儿园输送“绿色园丁”的“绿色摇篮”,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绿色家长和绿色公民的任务,所以学校必须从夯实环境理论知识,丰富环境实践活动两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使其能真正成为一名未来的“绿色园丁”。(1)夯实环境理论知识: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编写具有幼儿师范特色的环境教育教材。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并有利于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幼儿师范学校作为中等师范…  相似文献   

14.
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环境教育》2003,(1):40-4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我们围绕环境教育开展了很多主题活动,并收到良好效果。在近两年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幼儿园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实验改革,初步研究出“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周边环境”三大教育活动系列。1.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教育活动系列幼儿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着探索欲望。开展环保活动从保护动植物入手,培养幼儿自觉关心、爱护环境…  相似文献   

15.
自然角不仅使孩子增加很多感性的知识,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从中掌握一些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劳动的愉快与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初步探索能力;而且对环境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辅助功能。相关实验——帮助幼儿了解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就其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很多,其中跟生物关系密切的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幼儿受其年龄与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非生物因素不太了解,自然角的设立对于幼儿对非生物因素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需要有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的人。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而以此相适应的幼儿环境教育也应是全方位、多渠道、多元化、开放式的。本文旨在结合笔者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专题活动的实践,探讨环境教育的新走向——多元化的幼儿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中的资源整合 在传统的环境教育活动中,幼儿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教师讲解,幼儿倾听”的  相似文献   

17.
在班会中进行环境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参与面广。班会是学生主持召开的,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活动的整个过程,人人以小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绿色行动中来。二是主题突出。围绕环境教育展开活动,一会一得,针对性强,能够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三是效果明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明辨是非,习得技能,并能在实际中运用。在班会上进行环境教育,这就要求在不同时机选择不同形式。下面例举其中几种:遇到就召开班级管理事务繁琐,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若处理得当,会成为教育的一大亮点。一年级老师课后发现…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热门课程,但在教育中,出现了说教式的、灌输式的、脱离幼儿认知特点的情况,如:向幼儿介绍很多环境污染的事实,酸雨的形成、人口增长等,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这些事实和知识,是否显得过于沉重和难于理解?因此,本人试图从素质、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阐述自己对可持续发展与幼儿环境教育的认识和思考。思考一,环境教育应成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在未来社会生存,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责任和义务的人。同样,我们进行环境教育,其目的也不是培养环境保护的…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东沙小学一直把环境教育当成是传统的教育内容来抓,每年都借世界环境日这一契机,搞一个专题活动,而今年的专题活动就是“绿、阳光、大自然”。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无止境,学校将继续以课程规划、社团策划、活动细化等推行环境教育,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群同学带动整个农村,让天更蓝、草更绿、空气更清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