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自动监测网络与实验室验证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测定湘江流域衡阳段干流与支流铊浓度,分析铊浓度与溶解氧含量、氨氮浓度及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指标的关系,进而对湘江流域衡阳段铊污染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8月上旬,湘江流域衡阳段干流铊污染的来源主要为多支流污染汇入。其中,松木下游断面铊污染极有可能来源于支流上游企业排放,江东水厂断面铊浓度异常的原因主要为溶解氧降低、死藻富集。该案例可为我国铊污染应急监测及污染原因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常州运河支流水体黑臭监测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常州运河支流现场观测、调查和水质监测分析,指出了该地区运河支流水体有机物污染严重,黑臭发生率高;分析了黑臭成因机制,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掌握汉江襄阳城区段沿程水质变化情况,合理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基于2018—2022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及支流水质监测数据,对汉江襄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相关特征开展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入境与出境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但出境断面氨氮、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较入境断面均有明显增高,主要支流唐白河、清河及南渠的汇入对出境断面水质影响较大。2018—2021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主要监测指标质量浓度分布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2022年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汉江襄阳城区段水质氮污染贡献明显高于磷污染,仍以氮污染为主,水质中氮主要以游离氨和铵盐以外的形式存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入境断面与出境断面中氨氮、总氮与各指标相关性差别较大,总磷、溶解氧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汉江水环境改善及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氨氮是评价水体环境质量的基础指标,根据水质氨氮的监测数据,利用2016-2019年黄河及其支流兰州段监测点位监测分析氨氮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对近几年黄河兰州段水质氨氮浓度变化进行分析评价,为更好的保护黄河流域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常武地区河道CODcr污染负荷及其来源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武地区运河及主要支流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监测,结合污染原调查,计算出常武地区河道CODcr污染负荷,并对其来源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三河三湖"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以及行业在地区所占的比例,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等重污染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地区分布,指出了各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控制重点.同时分析了各流域重污染行业的经济贡献率,最后结合行业的污染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以及行业在地区所占的比例,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资江流域锑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2020年该流域水质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锑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尤其资江干流下游益阳市内的锑污染明显减轻,由2016年的超标率100%到2020年全部实现达标,各断面锑的质量浓度最大降幅达55.5%。资江支流中,2020年邵水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较2018年下降了13.1%。资江流域的娄底、邵阳和益阳市均采取了一系列锑污染防治措施,使得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但资江支流中邵水和平溪江污染最重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仍有超标,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强流域内涉锑企业和历史遗留污染的治理,力争尽早实现资江全流域水质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9.
2017年分3个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采集妫水河及其支流12个断面表层水样,分析了COD、氨氮、TP、DO、pH值等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水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根据4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分析4种方法在小流域河流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目前妫水河12个断面中S2、S10和Z2 3个断面水质较差,基本属于地表Ⅴ类水,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其他9个断面水质等级为地表Ⅳ类水,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中段世园会段水质较好,优于上段和下段,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妫水河主要污染源于农业和生活,枯水期水质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水污染指数法更适合小流域水体水质的定性定量评价,且计算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河流水质评价指标筛选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计算各条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和各项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对深圳市8条主要河流1999—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最终从15项常规水质指标中筛选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和六价铬9项指标,建议作为深圳市河流水质评价的统一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王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2016—2020年、2021年1月29日—31日2个时间段的水质历史监测数据、2020年高分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和对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指标的加密监测数据及现场核查,对王港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范围进行了溯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王港河流域水质逐年好转;遥感解译共289个工业企业地块,102个水产养殖地块,169个畜禽养殖地块,92个疑似污染水体地块;王港河流域上游水质明显好于下游,下游沿线支流水质较差,畜禽养殖污染占比较高,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此外,沿河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收集处理效率低,以及工业园区工业污染源、农场农田退水、水产养殖排水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氮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情况,在全国南方、北方分别选取3个省共11个城市122家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8—10月进行了专项监测。结果表明:75?4%的污水处理厂氨氮出水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0?2%,但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5?5%,污水处理厂排水中仍存在较多非氨氮形态的氮污染进入环境。氨氮排放达标的污水处理厂中,有约20%的总氮排放未达标。65?5%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10%,而84?4%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氨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50%。总氮是影响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以2020年1—12月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殷村港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及2020年太湖水位资料为依据,构建了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入河污染负荷通量与入湖控制断面水质响应关系,以入太湖控制断面殷村港站达Ⅲ类水质水为目标,模拟计算了殷村港站主要污染物入湖水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殷村港站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浓度最大值均明显的降低,其中氨氮浓度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主要集中于3—6月;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日均入河污染负荷通量变化相对较小,氨氮日均入河污染负荷通量降低幅度相对较大;殷村港站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年入河污染负荷削减量分别为24.17,41.43,3.87 t。提出,基于核算出的削减量需进一步结合污染负荷通量过程和污染源溯源分析,确定不同水质指标下入河污染负荷控制方向,为科学合理规划殷村港主要污染物的入河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水质类别比例法、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SPSS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调查分析绛溪河简阳段水环境特征,提出污染防治建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监测断面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分别为72.2%、11.1%、22.2%,污染最重的因子是总磷;(2)部分断面指标不能完全达标,从上游至下游水质变差;(3)支流海螺河、赤水河对干流污染贡献大;(4)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与总磷的相关性高于氨氮、化学需氧量,河流污染受磷元素影响最为显著;(5)氨氮与总磷显著相关,河流氨氮、总磷同源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化工园区污水特征分析及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市某化工园区9个主要污染企业及总排放口的废水进行监测分析,测定了12项水质常规指标和8项重金属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生物毒性测试对化工区废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指标中大部分常规项目(如COD、氨氮和重金属含量)在多数企业污水中都符合排放标准,总氮、总磷污染较重,其中磷的污染最严重,最高超标23.83倍;影响污水性质的第一主成分为氯化物、电导率、全盐量和Cr,第二主成分为溶解氧、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和As;废水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且不同化工企业之间毒性差异较大。水质化学测定的结果和生物毒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也存在差异,应该结合两者综合评价水质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淮河流域2003年7月汛期污染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辖淮河流域 7月份汛期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流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汛期淮河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干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存在相关。汛早期受面源污染影响较为明显 ,中、后期受点源污染为主 ;支流污染物浓度与流量之间相关不显著 ,主要受点源排污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某地农田灌溉水井水质污染致使作物生长受损事件的污染来源,对研究区10眼水井进行了水质检测分析,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判断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样中全盐量普遍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总硬度、硫酸盐、氨氮和氰化物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水样中全盐量、氨氮与氰化物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具有共同的来源,且与河流A补给关系密切;地下水中盐分过高是造成作物受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中全盐量、氨氮及氰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来源于上游的焦化企业。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地下水污染来源分析结果可为当地地下水污染防治及管控提供环境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州城区河道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了苏州城区内27个重点河流断面半年的监测数据,重点监测了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4个富营养化指标。计算了各种污染物单因子污染指数、主要污染物分担率和平均污染指数,并对水质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苏州城区河道的2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大部分属于中度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和总磷。分析了可能导致城区河道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法,对2008—2017年苏州沿江三市(张家港、常熟、太仓)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沿江三市的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好转,张家港市入江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太仓市入江支流水质有所好转,常熟市入江支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NH3-N、COD和BOD5是影响入江支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主要污染指标优Ⅲ类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14—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沿江三市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Ⅲ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