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保护和管理好自然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跨世纪绿色工程的重要方略。本文论述了秦皇岛市自然资源概况和污染现状,提出了保护秦皇岛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对策,指出将秦皇岛建设成为生态城市是秦皇岛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企业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现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和员工共同预期的本质要求.树立人本管理思想,提高全员素质,加快信息体系培育,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更新是创新工作的根源和基础.企业要通过统一认识,加强学习和扎实抓好工作的落实来实现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3.
档案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的真实反映.它作为一种载体,记录着人类的历史、文明、发展和智慧,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是知识和信息的汇集.  相似文献   

4.
徐军 《绿叶》2014,(11):57-63
洛杉矶烟雾治理的长期性、反复性和复杂性,波及洛杉矶从政府到企业、研究者和公众几乎所有人群。治理过程中的主要人群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群体,首先是以政府和环保部门为核心的官员群体,其次是三个集团:第一集团是以科学家和医生为代表的研究团体,他们研究烟雾的科学本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第二集团是以工商业企业界为代表的群体,他们既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要配合烟雾治理的老大难;第三集团是媒体、环保主义者、律师和普通民众构成的公众传播圈。  相似文献   

5.
系统易懂地阐释生态文明概念,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的生态文明,以及在全球视野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过去传统的哲学思想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具体的、可理解的、可操作的国家治理概念和术语。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构成,是中国国家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国家环境与发展转型的整体性战略,其路径是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其关键手段和工具是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其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四个方面的情况表明,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一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向纵深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会管"、企业"不会治"的问题比较普遍,且日益突出;二是目前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特别是市、县两级生态环境技术支持力量薄弱、专业化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当地政府和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需求;三是目前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尚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四是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作用看,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已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因此,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在要求环境责任主体做什么的同时,帮助和指导他们怎么做,解决"不会管"和"不会治"的问题。现阶段,政府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一是明确职能,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强化相关能力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标准和重大规划与行动计划的配套技术方案制度;四是培育、壮大和规范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五是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牵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是特种资源的观点出发,用系统工程对两者进行联合开发。进入系统的是垃圾和污水,经过系统处理后,出来的全部是可利用物质。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和经费,还可以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三废”治理市场化的基础,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基础,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源不足是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为保障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使资源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认识到,许多美丽的、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是地球自然系统中无可代替的一部分,为了我们这一代和今后世世代代,必须加以保护;意识到,从美学、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观点看,野生动植物的价值都在日益增长;认识到,各国人民和国家是而且应该是本国野生动植物的最好保护者;并且认识到,为了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不致由于国际贸易而遭到过度开发利用,国际合作是必要的;确信,为此目的迫切需要采取适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12.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24-24
“以生态修复为使命”的贸易发展方式,是指把改善环境、恢复生态作为我国贸易发展的一种新使命和新任务,建设一个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新贸易体系。这个体系包含3个内涵:一是控制和减少资源和环境消耗型产品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缓解我国环境压力;二是增加进口能替代我国环境消耗的产品,实现环境输入;三是通过调整进出口结构,从绿色产品贸易、环境友好型技术贸易和其他有利于环境的贸易活动中赚取经济利益。这三者是依次优先的关系,即当务之急是减少环境消耗型产品出口,其次是实行环境输入,最后是绿色贸易。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保护和管理好自然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跨世纪绿色工程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对秦皇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调查与思考得出结论:将秦皇岛建设成以旅游为龙头的生态城市是秦皇岛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观点     
《绿叶》2014,(10):114-115
正乡愁(Nostalgia)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一种情绪。人们对乡村有着爱恨情仇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乡村既是逃离的对象,又是眷恋的对象。乡村曾经遭受了诅咒,然而,当人们进入城市之后,乡村被对象化,成为了相对遥远的"风景",转变为审美和抒情的对象。乡村和城市的分裂和对立造成了现代的病态和创痛。人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弋徘徊,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任何片面地赋予城市或乡村优先价值都是偏颇的。只有当乡村和城市获得和解,重新建立亲密的关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裂被克服,人类才能重建健全的人性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虫子 《环境教育》2008,(10):63-6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中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发展内涵进行了对比,并简要分析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进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和做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二是健全政策机制,提供法规和制度保障;三是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和村镇,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竹类资源是我省一大优势,目前年商品产值4.2亿多元,是我省乡镇企业和农村致富的主要财源之一。如何充分发挥竹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近年生产和利用的实践来看,还有不少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竹林资源的评价、开发潜力和永续利用,需要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曾庆红同志曾经指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基础地位,而绿色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程,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全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是一种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应对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