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焦化酚氰污水因其成分复杂、毒性大、难于生物降解,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处理废水之一。以山东钢铁集团济南焦化厂为例,介绍了酚氰污水来源及AA-OO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投产之初,因在工艺、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多次硝化菌受抑制现象,该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及剖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优化结束后,整个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指标达到炼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行成本也有明显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成功经验值得焦化同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含酚,氰的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污泥对焦化厂含酚、氰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使废水中几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基本上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大部分作稀释水和熄焦补充水,少量外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高炉煤气脱除终冷水中氰化物,然后进行生物降解的技术方案.终冷酚氰污水量大,含氰量高,经试验气液比为800—1000:1时,本法脱氰效率在90%左右,出水含CN~-为19.1毫克/升.脱氰后的水质进入鼓风曝气池生化处理是完全可行的.本试验为治理冶金焦化厂酚氰污水提供了新的工艺.工业试验表明本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高含酚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改型二段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鞍钢焦化厂产生的高含酚废水进行了脱酚处理研究.试验中发现:采用"生物-铁"法进行培养驯化后,脱酚污泥活性高、耐酚负荷能力强;在微生物"饥饿态"下,脱酚速率进一步加快,工艺运行时间缩短.工艺运行过程稳定,酚去除率高,大部分被降解.处理后废水酚浓度小于0.5mg/l,COD浓度小于100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本研究为高含酚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的生物脱酚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焦化污水中有酚、氰、COD、萘、苯、硫氰酸盐,文中介绍了用传统生化法处理焦化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工艺生产情况及活性污泥组成情况.生产装置运行正常,处理效果稳定,可将含酚量从240mg/L 降低到5mg/L 以下,平均脱酚效率达99%.  相似文献   

6.
焦化厂在炼焦和副产回收生产过程中排出数量较大的含酚、含氰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废水。不仅流失了大量酚、氰等宝贵工业原料,而且造成对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党和国家对于焦化厂废水的治理工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近十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各地工厂、科研机关、设计单位对焦化厂废水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得出了一套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效率较高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其中包括高浓度废水回收酚、氰,低浓度废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和设备。  相似文献   

7.
关于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处理含氰废水,在实际生产工程中连续运行6个月,其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含氰废水的治理切实可行、经济可靠,出水水质稳定,氰污染物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即小于0.5mg/L,同时COD有显著的降低,有利于废水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8.
昆明焦化制气厂是年产28万吨焦、5530万NM~3煤气,供应7.5万户城市居民用户的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制气过程中年产生有组织排放的高浓度酚氰废水约11万M~3,该废水经预处理、鼓风曝气、化学混凝及厂内氧化塘二级生化处理,外排废水的主要指标酚、氰、油、COD等均达到或低于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及省环委规定的允许排放指标。但由于原设计上清浊分流措施有一定缺陷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尚有疏忽和漏洞,因此产生含有酚、氰污染物质的无组织排放废水与其它生产废水,厂区生活污水混合流入雨水道经厂南大门外排口进入滇池水系的宝象河  相似文献   

9.
采用后继混凝沉淀的A/O工艺对含酚、氰的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当A段停留时间为7h,DO低于0.3 mg/L;O段停留时间为7 h,DO为3.5 mg/L;絮凝阶段聚合氯化铝铁(PACF)投加量为1012.3mg/L,聚丙烯酰氨(PAM)投加量为4.2 mg/L,絮凝沉降时间为1.5 h时,废水中酚含量从288-680 mg/L降至1.0 mg/L以下,氰化物含量从0.73-11.3 mg/L降至0.5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煤气吹脱解吸法处理含氨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煤气吹脱解吸法"对焦化厂含氨废水中氨氮进行吹脱解吸的优选实验研究。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T=80℃,pH=10.2,Q=5L/min(气液比为1500∶1),t=120min,C=0~25 mg/L。处理后废氨水中氨氮脱除率达到96%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氰、酚和COD也都不同程度地被脱除。经生化处理后,氨氮含量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玉田县古玉煤焦化工有限公司焦化废水处理站工程为例,介绍气浮-A2/O2工艺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运行效果及工艺参数。运行结果表明:气浮-A2/O2工艺对焦化废水具有理想的处理效果,当进水ρ(COD)<3 500 mg/L、ρ(酚)<700 mg/L、ρ(氰化物)<20 mg/L、ρ(NH3-N)<300 mg/L时,出水ρ(COD)<100 mg/L、ρ(酚)<0.5mg/L、ρ(氰化物)<0.5 mg/L、ρ(NH3-N)<15 mg/L,各项指标均达设计要求,满足熄焦工段的用水要求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节能型生物脱氮新工艺对黑龙江某焦化厂的污水处理站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并可回用于熄焦。该工艺适合推广应用于焦化污水、垃圾渗滤液、养殖、化肥等高含氮有机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北方地区焦化行业的日渐壮大,很多小焦化企业纷纷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焦化企业。大规模焦化企业的发展可以以新带老,改善超标排放的现状,对保护当地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对焦化行业的规范运行也是个好的开始。然而不管规模如何壮大,焦化行业始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污水排放问题。以前老套的污水处理难度大,效果差。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污水焚烧技术。它作为处理焦化废水的另一种方法,其效果与可行性很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运行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论述,并从理论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指出除了控制曝气池温度、溶解氧、碱度、污泥龄、回流比等常见的工艺参数外,进水NH3-N浓度和C/N比的控制是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时被经常忽略的工艺参数,并且这两项指标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的运行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包钢生化二级处理水质及处理水回用要求,选取"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法+膜处理"和"臭氧+生物活性炭+膜处理"两套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案进行中试试验,通过试验比较分析了两套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得出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膜处理"工艺技术可行,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焦化废水分级处理的出水回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因含有难降解和对生物有抑制性的物质而较难处理。在不加稀释水的条件下,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宣化钢铁公司的焦化废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并同焦化厂现有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物化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MBR对生化出水的强化处理后,新工艺对COD、NH3-N等的去除效果较现有工艺有明显改善,正常生产情况下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A/O法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福征 《环境工程》2006,24(1):36-37
常州中天焦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采用AO法处理焦化废水,该装置于1995年投入运行,至今运行状况良好。在此介绍了焦化废水的来源、水量、水质、工艺流程、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运行中的几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物流化床在焦化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厌氧 缺氧 好氧工艺流程,以生物膜作为厌氧、缺氧反应器,循环式生物流化床作为好氧反应器进行了焦化废水治理中试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上述工艺流程用于焦化废水治理是可行的。当系统进水CODCr浓度小于1200mg/L,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44h时,出水CODCr小于250mg/L;较高的进水NH3 N浓度可严重影响NH3 N去除,但对CODCr去除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苯和多环芳烃污染的焦化类污染场地,开展原位燃气热脱附试验.创新性地将燃烧和抽提结合,通过加入小抽提管设计形式,将有机污染气体二次回燃的处置效果和能源消耗达到最佳状态,在尾气、尾水模块化设计中采用了"二次燃烧+活性炭吸附"和"油水分离+活性炭"的组合工艺,既强化了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又降低了废气活性炭产生量.通过在1...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及生产性试验考察基础上,对某能源公司高浓度焦化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并回用。处理工程选择气浮-两相厌氧-A/O-混凝砂滤处理工艺,最大限度的去除掉水中高浓度焦油、酚、氰、氨氮、有机物等物质,使出水达到生产回用标准,为焦化废水的治理提供新经验,也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探讨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