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油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酚、苯、各种溶剂油和其他有机物的废气废水污染环境;生产红丹时还有铅烟、铅尘和含铅颜料粉尘的污染。这种污染源排污量大而且集中,宜于单独治理。在油漆使用过程中还会由于油漆溶剂的挥发而污染空气,其特点是总量不小但很分散,比较难治。因此,解决油漆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研制和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油漆新品种。如象无溶剂漆类(如粉末涂料);用水作溶剂的漆类(如水乳化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作通讯》2014,(8):32-32
油漆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消耗能源、污染环境、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专家认为,油漆挥发严重损害人类身体健康,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外,油漆生产和应用已被明令禁止或受限,2004年欧盟已立法禁用油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在生产和使用。油漆要借助从石油和煤炭中提炼出来的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处理,不仅需要消耗化石能源,有机溶剂还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其挥发期长达十几年。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0,(5)
苯(甲苯、二甲苯)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制鞋、玩具、家具等行业中使用的粘合剂、油漆的稀释剂中含苯、甲苯、二甲苯的比例很高。进入体内的苯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短时间吸入高浓度苯,可发生急性中毒。一旦  相似文献   

4.
《环境导报》2003,(18):9-9
甲醛:主要来源于各种人造板制成的家具、复合板、胶粘剂、墙纸等。它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异常,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致癌物。苯、甲苯、二甲苯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主要来源于油漆、涂料、胶粘剂、地毯、墙纸等。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致癌物质,吸入或经皮肤吸收一定量苯会引起中毒,严重时会对人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甲苯和二甲苯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毒,对神经系统损伤比苯强,长期接触有引起膀胱癌的可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  相似文献   

5.
石油、炼焦、油漆等有机化工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含苯、甲苯等轻苯系物的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人、畜、农副水产品造成危害。因此,提供一个测定废水、废气中苯、甲苯等污染物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有关苯系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已有资料报道过,美国环保局(EPA)要求在全美本土使用的方法也是气相色谱法。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手续繁杂,实验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检测油漆中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油漆中苯系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主要苯系物的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情况,开发出一种同时检测油漆中六种苯系物的高灵敏度方法。对样品的色谱分离条件、提取溶剂、定量方法及内标物选择等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一次进样同时定性定量检测油漆中6种苯系物。六种苯系物在1.0~5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各种苯系物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5 4~0.999 8;在100.0~500.0μg/mL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在85.01%~107.44%之间,精密度在2.58%~12.43%之间;5种苯系物组分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最小检测浓度(按三倍信噪比)分别为0.01、0.002、0.05、0.05、0.05μg/mL。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所得数据准确,是一种检测油漆等化工品中苯及同系物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该厂与机械部第三设计院,侨丰环保设备厂合作将原有毒溶剂型油漆喷涂改为无毒塑料粉末喷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改苯类溶剂油漆喷涂为塑料粉末喷涂,可不产生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有毒废气。  相似文献   

8.
大部份油漆中都加有含苯、甲苯或二甲苯(下面简称三苯)的有机溶剂。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毒性。在进行油漆作业时,溶剂挥发使空气环境受到污染,直接影响操作 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快速测定作业地点空气中的三苯含量,对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操作人员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空气中的三苯,过去多用比色法测定,但操作烦琐,  相似文献   

9.
铅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重金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指出,人体对铅并不存在耐受性,即便是微量的血铅存在,也会危害人体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因而,预防铅的过量吸收或中毒是当代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铅矿开采与冶炼、铅字印刷、汽车尾气、充电器制做与使用等,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铅污染源。而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含铅颜料、油漆,是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铅污染源。废弃的含铅颜料、油漆抛到地面,直接污染土壤;用颜料、油漆涂抹建筑物、家具、玩具等,日久,上述涂抹层脱落,含铅碎片混入室内尘埃或进入建筑物周围的表层土壤,造成土壤铅污染。居民,尤其是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无色,有芳香味,挥发性,易燃的液体。这些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众所周知,苯系物大多数是有毒物质,而苯、甲苯、二甲苯广泛应用于油脂,橡胶,树脂,油漆以及以它们为原料的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专家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接触油漆的工人中,早老性痴呆性病率显著升高。大多数油漆具有高度亲脂性,极易通过细胞膜,蓄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所以它极易导致大脑细胞受损,诱发中毒性脑病。例如慢性溶剂中毒综合征、慢性油漆工综合征、神经精神功能紊乱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所以油漆易于诱发神经系统病变,一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神经毒性,譬如甲苯毒性就很剧烈。二是其中所溶解的溶质的作用,如铅、镉、锰等重金属离子的负面影响。有关研究报告:长期接触油漆,轻则使人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重则出现疲乏…  相似文献   

12.
喷涂作业中,由于油漆使用量大、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喷涂过程中产生的“三苯”(指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长期接触的作业工人产生危害,甚至引起慢性中毒。为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保护工人健康,我站在某减振器厂喷涂线上设计安装了局部通风排毒及尾气净化处理系统,以控制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为了解该系统的防护效果,我们对该装置进行了现场管道通风测定、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和劳动卫生学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 测定方法对作业环境空气中“三苯”浓度进行测定。用密闭性能良好的100ml玻璃注射器采集…  相似文献   

13.
在喷漆和烤漆工艺中,要使用大量的稀释剂,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香蕉水”。由于传统的稀释剂中含有50%左右的苯和二甲苯,这些有毒物质在油漆作业时,将全部挥发在空气中,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长期接触苯类稀释剂,会破坏人的造血机能,造成再生性障碍贫血、白血球减少,严重的将引起血癌等多种疾病。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苯类稀释剂造成的环境污染,重  相似文献   

14.
苯系物是有毒物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组织有损害。苯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质。化工、冶金、橡胶、油漆、农药等工业企业都有苯系物排放,从而污染环境。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一般是共存的。大气中苯系物的测定,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国内大多采用直接取样法和低温冷凝法。低温冷凝法需配备致冷器、加热器和气体六通阀等,应用受到限制。直接取样法需  相似文献   

15.
丘医生 《环境》2001,(3):31
谢俞庆读者: 每逢新年来临,不少市民都会将居室粉刷一新,打扮得漂漂亮亮,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粉刷居室,少不了要与油漆打交道。常用于稀释油漆的松节水、天那水、汽油等溶剂,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稍不注意个人防护,就有可能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6.
水封式漆雾净化设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喷漆操作中,油漆随压缩空气由喷枪中喷出,涂于工件表面,同时导致部分漆雾飞扬,苯、甲苯、二甲苯(即所谓“三苯”)等溶剂扩散,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严重污染了环境。为此,有些企业采用轴流风机排风通风,以降低室内三苯等的废气浓度,但却造成了对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同时测定油漆稀释剂中常见的7种苯系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检测方法。研究了顶空条件,包括孵化温度、孵化时间和振动速度,并对色谱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孵化温度60℃、孵化时间20 min、振动速度300 r/min是顶空的最佳条件,DB-5MS UI(30 m×0.25 mm×0.25μm)的色谱柱对7种苯系物在10 min内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在优化条件下,7种苯系物的线性范围为0.25~100.0μg/m L,相关系数为0.998 5~1.000,检出限为0.15μg/m L(S/N≥3)。在3个加标水平下,稀释剂中苯系物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是0.5%~6.5%。该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油漆稀释剂中苯系物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苯的主要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烃,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易燃、有毒.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  相似文献   

19.
苯的主要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烃,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易燃、有毒。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  相似文献   

20.
英国环境部长表示,该部已经与油漆制造者联合会签署了一项协议,保证在1987年7月以后,在英国的装饰油漆中不再使用铅。1983年,英国皇家环境污染委员会发表过一篇题为“环境中的铅”的文章,该文就已经做了这种建议。油漆(特别是老建筑物中使用的油漆)中的铅是造成铅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