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扬州和聊城两地进行了除草剂异丙隆在小麦上和麦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异丙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4d和8~14d;收获时小麦籽粒中异丙隆残留量小于0.04mg/kg。推荐暂定异丙隆在小麦上MRIL值为0.5mg/kg。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按7.5kg/hm ̄2用量,在次年早春(2月)使用,籽粒中异丙隆最终残留量不会超过MRL值,对小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单甲脒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简称DMA)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喷洒单甲脒盐酸盐(DMAH)于棉花植株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实验室试验表明,投加DMAH于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当DMAH在土壤中的浓度为20mg/g时,好氧异养菌总量开始降低,硝化细菌和放线菌、真菌的土壤DMAH抑制浓度分别为0.5mg/g和0.1mg/g.DMAH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亦不相同,脱氢酶对土壤中DMAH含量为10mg/g时其活性即有明显的减弱,而过氧化氨酶对DMA的耐受性相当高,其活性的抑制浓度达500mg/g.试验还证明了土壤中DMA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当DMA在土壤中的浓度为50~500g/g时,其消解速率可从8.75mm·kg-1·d-1提高到48mg·kg-1·d-1.  相似文献   

3.
霸螨灵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报道了霸螨灵在苹果上残留动态的研究情况。霸螨灵在苹果果实中的原始沉积量1995年和1996年分别为0.470和90.761mg/kg,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5和3.5d,两年试验结果消解趋势基本一致。按推荐剂量2000倍液和高剂量1000倍液分2次和3次施药,14d后测定,霸螨灵在苹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98mg/kg和0.132mg/kg,不超过FAO/WHO关于霸螨灵在苹果中残留限量1mg/k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结合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方法提取2甲4氯(MCPA),2,4-D和除草醚在三种土壤中的结合残留.结果表明,在培养200d的时间内,MCPA的结合残留量为1.0l-5.12mg·kg-1,占添加总量的2.0-10.1%;2,4-D的结合残留量为0.24-2.65mg·kg-1,占添加总量的0.5-5.3%;除草醚的结合残留量为6.53-19.30mg·kg-1,占添加总邑的12.9—38.2%.农药结合态与游离态含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苄嘧黄隆在土壤和水稻中的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薇  陈祖义 《农村生态环境》1995,11(4):17-18,44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以^14C-苄嘧黄隆研究其土壤和作物残留性,结果表明,在常用量条件下施于水稻土壤的苄嘧黄隆,经过稻季后,土壤残留量为1.5ψg/kg,消解半衰期为28d,稻谷残留量为11.63μg/kg,低于苄嘧黄隆残留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以 ̄(14)C-苄嘧黄隆研究其土壤和作物残留性,结果表明,在常用量条件下施于水稻土壤的苄嘧黄隆,经过稻季(98d)后,土壤残留量为1.5μg/kg,消解半衰期为28d.稻谷残留量为11.63μg/kg,低于苄嘧黄隆允许残留量(20μg/kg)。苄嘧黄隆属于易降解除草剂,按常规使用对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土壤中绿磺隆残留量,建立了绿磺隆浓度(Y)与玉米根长(X)之间的相关模式:Y=30.562-36.38InX+14.828(InX) ̄2+2.043(InX) ̄3.此模式适用于土壤中0.1~4.0μg/kg浓度范围的绿磺隆残留量测定,最低检出量为0.1μg/kg。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农田土壤农药残留水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沈阳市农田(水田、旱田、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调查表明,禾大壮、丁草胺、敌百虫、辛硫磷、阿特拉津、乐果、氧化乐果、溴氰菊酯、1605残留量测定结果均低于检出限。六六六残留几何平均水平为0.011mg/kg,DDT为0.039mg/kg;旱田、水田六六六异构体的残留主要是β-BHC,DDT异构体的残留量主要是p,p'-DDE。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夏季青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年夏季调查和测定了南京市市售青菜中甲胺磷、乐果、甲基-1605等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夏季青菜(包括青菜秧)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有超标现象,其中甲胺磷在青菜中的平均残留量为0.063mg/kg,超标率为11.5%,其余4种有机磷农药在青菜中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集了湖南省八种主要母质发育的23个农田土壤耕层样本,其中水田土壤16个,旱地土壤7个.将土壤氮分为七级.即交换性NH4+十NO3-,水解性NH4+,氨基糖氮,可溶性碱稳定态氮,酸溶性腐殖质态氮,固定态NH4+,难溶性腐殖质态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交换性NH4+十NO3-的含量为22.0土9.0mg/kg,占全氮的1.7土0.7%;水解性NH4+为324.4土109.5mg/kg,占全氮的23.9±5.6%;氨基糖氮为118.9土43.0mg/kg,占全氮的9.1土3.2%;可溶性碱稳定态氮为497.1土205.8mg/kg,占全氮的36.2土8.3%;酸溶性腐殖质态氮为29.2土10.2mg/kg,占全氮的13土0.8%;固定态NH4+为47.2土24.3mg/kg,占全氮的3.6±1.7%;难溶性腐殖质态氮为341.3土270.8mg/kg,占全氮的22.2土11.6%。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夏季调查和测定了南京市市售青菜中甲胺磷、乐果、甲基-1605等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夏季青菜(包括青菜秧)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有超标现象,其中甲胺磷在青菜中的平均残留量为0.063mg/kg,超标率为11.5%,其余4种有机磷农药在青菜中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对沈阳市农田(水田、旱田、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调查表明,禾大壮、丁草胺、敌百虫、辛硫磷、阿特拉津、乐果、氧化乐果、溴氰菊酯、1605残留量测定结果均低于检出限。六六六残留几何平均水平为0.011mg/kg.DDT为0.039mg/kg;旱田、水田六六六异构体的残留主要是β-BHC,DDT异构体的残留主要是p,p'-DDE.  相似文献   

13.
绿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危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江苏省苏南地区,冬季麦田每公顷施用15g绿磺隆(以有效成份计,下同),翌年水稻栽秧时土壤中绿磺隆的残留量为0.22μg/kg,种麦期间绿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量约占施用量的96.8%,绿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平均为38.6d。水稻对绿磺隆也有高度的敏感性,由于绿磺隆在渍水土壤中容易降解,所以它在稻麦轮作地区对后茬水稻的实际危害较轻。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绿磺隆对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苏南地区,冬季麦田每公顷施用15g绿磺隆(以有效成份计,下同),翌年水稻栽秧时土壤中绿磺隆的残留量为0.22μg/kg,种麦期间绿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量约占施用量的96.8%,绿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平均为38.6d。水稻对绿磺隆也有高度的敏感性,由于绿磺隆在渍水土镶中容易降解,所以它在稻麦轮作地区对后茬水稻的实际危害较轻。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绿磺隆对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DEHP在土壤和白菜中的残留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庞金梅  杜荣平 《环境化学》1995,14(3):239-242
用聚氯乙烯(PVC)塑膜覆盖白菜地,收获期土壤和白菜植株中DEHP的残留量分别为2.73mg.kg^-1和3.05mg.kg^-1。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对人体食用白菜后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每天摄入干白菜中DEHP的量〈0.05mg.kg^-1,远低于人每天可接受DEHP的安全摄入量1mg.kg^-1。  相似文献   

16.
九龙江口桐花树红树林对重金属的吸收与累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桐花树红树林对CU、Ph、Zn、Cd、Mn元素的吸收、累积及分布.结果表明:该林地土壤5种元素的储量关系为Mn>Zn>Ph>CU≥Cd;植物体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Ch1.51~5.70、Pb1.30~10.70、Zn18.0~100.1、Cd0.04~0.23和Mn15.5~237.5(w/10-6);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Cd>Zn>Mn>Cu>Ph;群落现存生物量中,CU、Pb、Zn、Cd、Mn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16.56、63.30、445.05、1.14和1656.93(ρA/mg·m-2).其中,地下部分别占70.2%、81.8%、76.2%、72.2%和82.1%;林地残留物相应元素的储量分别为211.11、184.00、1941.69、6.19和22248.31(ρA/μg·m-2).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主要水稻品种对甲磺隆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土培方法探索水稻土墙玫瑰测定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甲磺隆残留对水稻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沙土、添加法加入甲磺隆,培养时调节含水量35%左右,恒温d,将获得满意的甲磺隆残留土培生物测定结果;用此方法测得的江苏主要水稻品种对甲磺隆残留的敏感程度呈现:常规粳稻,糯稻、杂交粳稻〉常规灿稻〉杂交灿稻之趋势;土壤中甲磺隆残留量达0.5μ/kg对在多数水稻品种秧苗根系生长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夏季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西红柿、青椒和豆角中,乐果平均残留量为0.081mg/kg,甲基对硫磷为0.015mg/kg,二嗪农为0.003mg/kg,而敌敌畏在这三种蔬菜中均未检出。夏季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超标率甲基对硫磷>乐果>二嗪农>敌敌畏。三种蔬菜中,豆角的有机磷农药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青椒、西红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等土壤的B层对SO的吸附特点,并分析其与有关土壤性质的关系。这些土壤的可浸提态SO含量在0.1g/kg至0.5g/kg间,对外加SO的吸附潜力仅为0.05g/kg至0.1g/kg.用含25mg/L的SO的溶液持续通过土壤时,它们对SO的吸附表现为对数曲线方程。降低处理液的pH值可大大减少土壤对SO的吸附量。土壤经草酸铵处理后,几乎丧失SO吸附能力.统计表明,土壤中可浸提态SO含量及SO吸附容量与土壤的<2μm粘粘含量、Fed含量、速效磷含量等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整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全垦、带垦和穴垦三种整地方式以及施肥对尾叶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无明显的影响,成活率在95%-98.8%之间,保存率在92.1%-97.7%之间.整地能改变土壤性状,如土壤孔隙度全垦为57.88%。穴垦为49.42%;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很快减少,如造林3年后的林木材积全垦、带垦分别为穴垦的136.4%和120.0%,5年后却分别下降到116.5%和108.3%.施肥可提高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造林5年后的调查结果,穴垦施肥林地的土壤有机质、速效N分别为15.447g/kg和49.230mg/kg,林木年均树高生长为1.25m;不施肥处理的有机质、速效N分别为10.388g/kg和35.715mg/kg,林木年平均生长量为0.35m;林木材积施肥处理的为不施肥的9.8倍.整地施肥还可提高林木叶片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