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土保持监测是我国水土保持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于一定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摸清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强度及影响,从而给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科学的方法,提升我国水土治理能力,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截止2016年底,宁江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68km~2,但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提高,宁江区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地发展对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黄羊水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并研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并结合黄羊水库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从水土保持治理、信息技术应用等角度提出防治对策,旨在构建水土保持机制下,完善水土保持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水平,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4.
作为水土治理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水土保持规划需要具有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的特点,便于进行国内水土流失管理的指导工作,提高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生态平衡效益。国内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存在实用性差、不匹配先进科学的特点,导致整体水土治理效果差。需要进行先进监测数据的监督管理,科学使用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对应规划内容做到因地制宜的调整。本文对水土保持规划方法的重要价值、实施方法、优化措施等进行了充分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的治理并不是一项短期任务,这需要制定长期的作战计划,目前我国也针对各地区的水土保持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此,本文以陕西榆林地区为例,分析了目前榆林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提出了水土保持的主要方法及有效措施:构建城市生态环保体系,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管理,强化新技术支撑,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拜泉县以坡耕地为主的特殊土地情况加之人们的乱垦乱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拜泉人民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上治理了水土流失,使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了-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当下由于水土流失,人们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正在被蚕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已经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就我国而言,水土保持措施颇具特色,如:生物林草措施、耕作措施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等,本文也即是围绕这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生态修复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山地质治理、土地生态恢复与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和湿地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生态修复和治理的具体措施,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较好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1993~2002年定位观测调查,确定了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的8个致灾因子:暴雨强度、地表物质组成、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容重和非均匀沉降。与自然地貌相比,非均匀沉降和容重是影响排土场水土流失的特殊致灾因子。致灾因子的确定对认识排土场水土流失危害特征和机理,建立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了依据,对我国相似地域大型工程新造地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大牛地气田水土保持现状及可采取的预防水土流失措施,主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成因,根据成因分析,按照不同时期、不同作业区范围内,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建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及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观音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建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配套建设技术与行政保障体系,注意建设生态环境的管理与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涂宏章  陈志彪等 《福建环境》2002,19(1):24-24,37
该文探讨了稀土矿废弃区的治理途径,提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是治理稀土尾矿渣废弃区的有效方法,同时在其上种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果树能促进治理者的持续治理,这也为开发性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就柴达木盆地大煤沟煤矿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重点部位、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合理预测了煤矿建设和开采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提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全面预防相结合的办法,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露天煤矿建设与生产运行过程中所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开发建设项目中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最近这些年,重庆市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水土保持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的水土保持还是存在些许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从而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西江农场水土流失现状和成因,基于该场实际情况,进行水土保持"三区"划分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方地区公路建设环评中的水土流失评价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是南方多雨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主要生态问题,全面考虑水土流失点、正确预测水土流失量、切实可行地提出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的水土防护措施,是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基于南方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对南方地区公路建设环评中的水土流失评价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对南方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评价时,应选择最佳预测时段并划分不同的预测区,优先选用适宜于当地实际情况的预测模型,从而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应从水土流失防护角度筛选最佳的公路设计方案,将水土保持体现在各项具体的工程措施中,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公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常常被忽视的公路建设中的辅助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分析入手。提出辅助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采料场、弃渣场、桥梁立交区、施工便道、拆迁安置区等,分别分析其水土流失情况.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强调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管理力度,才能做到防治结合,是水土保持防治工作走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不外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有气候、土壤、植被、地形4个因子;人为影响则主要指土地利用方式、水土保持措施等。本文利用美国USLE模型,该方程全面考虑了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使用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作物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五大因子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三江平原近五十年来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并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质量都有直接影响,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中需要大规模的施工,很容易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产生水土流失等问题。所以,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以及生态恢复策略是高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下面从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原因出发,探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