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守护“第一防线”——关于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环境保护》2012,(13):18-20
企业是防范环境风险、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主体,是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防线。尽快增强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环境风险排查和评估制度,依托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高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和应急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风险依然十分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的绿色投资指南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推动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参与企业遵守环境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许多国际组织或双边机构对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企业如何遵守环境责任进行了相应的指导和规范。本文介绍了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以及其他机构,为推动企业环境责任、金融服务业环境可持续管理、具体资源型行业的环境管理指南,以及相关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应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3.
当今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存在责任过分分散与功能失衡等困境,导致环境法律效力难以彰显。为此,本文倡导通过类型化重构实现环境法律责任体系的优化升级,即构建包括环境预防型、环境修复型和环境惩治型的三类专门化责任,分别对接预防、补偿和惩戒三大功能,以厘清各类责任的定位与边界。在此基础上,提出横向强化惩治主体、纵向健全修复机制、前瞻布置预防机制等路径实现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重塑性突破。环境法律责任的类型化重构,将提升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时代适应性和问题解决效能,为系统构建功能协调的责任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包括私法责任和公法义务.德国立法上私法层面要以《环境责任法》为中心,以私权益的救济为首要价值取向,以第三方的实际人身和财产损失为主要赔偿范畴;公法层面以《环境损害和预防法》为核心,强调企业和个人经营者的预防义务,注重环境修复和风险预防,赔偿范围主要包括预防措施费用和环境的恢复费用.德国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不强调对污染企业的苛责,旨在通过合理的赔偿金额设置,让企业能够改善生产模式,保证私权益得到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工业企业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在激励企业发挥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促进构建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排污许可制度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如承担治污责任、规范环境行为、全面公开环境信息等;提出了工业企业在排污许可制度下开展环境管理的建议:提高对生态环境工作的认识、落实全员环保责任、实施全过程环境管理、实事求是自证守法、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和加强与相关方互动沟通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杀虫剂类POPs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及其污染场地的治理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的国家行动计划(NIP)的重要内容。我国POPs废物产生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历史上的企业,企业经过了很大的变革,因而产生的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不同于现有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需要根据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特点建立新的责任制度,确立治理责任,落实治理资金。从我国杀虫剂类POPs废物和污染场地的现状调研出发,分析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中责任分担制度及原则,提出建立我国杀虫剂类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治理的"共同责任制度",为POPs废物的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保护部近年来众多环保举措的提出,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引起了学者和相关政府机构的重视。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有利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但目前仍缺乏相关机构对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体系的独立研究和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环境责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引入了企业环境责任评价的必要性;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评价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必须从项目建设上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科学预测评价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全程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要强化现场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和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下环境保护投资体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要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就必须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投资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独立承担环境保护事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将对其进行重新划分,政府将退出企业生产投资和经营决策领域,企业和社会的作用将会加大。为此,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切实承担历史责任;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培育社会化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林潇潇 《环境保护》2020,48(3):101-106
本文通过介绍芬兰有关环境损害责任的法律规范,探讨了该国立法经验对我国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借鉴意义。以欧盟《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颁行为标志,芬兰的环境损害责任立法从以环境损害赔偿为中心转向以环境损害补救为要旨,制度重心的这一转变对我国调整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方向有所启示。同时,芬兰立法对环境损害进行类型化并做出具体限定,重视技术、信息在损害补救中的作用,构建多层次的补救责任体系等做法,将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实效的改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是我国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发挥环保主体责任:依法按证排污,推动企业主动承诺环保责任;建立自行监测和定期报告制度,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加强依证执法,约束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创新管理手段,激励企业努力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实施数据化信息平台,监督企业全面落实环保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职能定位、法规政策依据、技术准则、责任约束和审计应用等5个方面探讨我国企业环境审计制度体系的构建,旨在推进企业环境审计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制度,并为企业投资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机构、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环境咨询服务企业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环境管理,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金融机构应推进对外信贷和管理中的绿色化,企业应增强环保意识切实履行环境责任,环境咨询服务业应积极开拓"走出去"环境咨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政府部门、经济主体和公众三大主体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中没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状况,提出设立污染取证公司,建立企业环境污染风险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企业环境责任三级追究制度,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制度,建立公众参与专业化、职业化制度等措施来完善现有环境管理制度,扭转环境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环境责任制度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仅对污染企业施加有限的环境责任会增加企业对银行借贷的使用.将环境责任延伸到银行时,相对于仅仅让企业承担环境责任,银行借贷的发放将会减少,相对于不承担责任时会产生不明确的作用。应用美国工业行业的数据,我们估算了企业银行借贷的简化模型,结果表明仅仅由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会使银行贷款增加15~20%,但当将环境责任扩大到贷款银行时,借贷会回到稍微高于企业不承担环境责任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不能及时、充分、有效的获得赔偿,而且污染企业难于承受金额巨大的损害赔偿责任,借鉴国外有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实行一系列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的方式,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等制度来解决环境污染受害人需要赔偿而巨额赔偿使污染企业难以承受的问题,从而使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环境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规模日益扩大,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全球环境问题频发,经济、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走出去"企业的数量大大增加,国际舆论开始关注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环境行为。一些媒体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批评,个别媒体还存在恶意歪曲中国形象的嫌疑。通过对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我们确实发现中国企业在海外可能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风险。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影响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环境行为需要相关政策进行引导,也需要配套的环境咨询和服务业的支持。我国针对对外投资的环境保护政策还存在缺陷,现行的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在操作和执行层面仍有待加强,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指南来引导和规范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环境行为,防范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以日本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作为突破点,同时总结了我国现有的相关企业环境责任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面临政府监管重复与监管缺位并存,金融机构态度消极,企业"逐利过甚"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本文提出从三方面构建"三元主体责任"。在政府维度,应由政府主导推动绿色金融专门立法,建立中央绿色金融监管委员会;在金融机构维度,应建立金融机构"贷方责任"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环境风险评估责任;在企业维度,应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企业绿色战略责任。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创新地规定了生态环境领域的代修复制度,是私法公法化的重大表现,但法律对该制度的规定比较简单,该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争议,包括该制度的行权主体以及主体的行权次序、该制度与代履行竞合时如何选择、该制度中第三方修复机构责任不明。本文认为行权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当该制度与代履行竞合时适用调整方法最优论更为合适,第三方机构在二次损害时责任的认定可以以侵权人承担为主、过错判断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