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实现商务园区的安全生产及正常运行,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稳定好转,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北京恒通商务园安全生产监管的实际工作出发,提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通过提炼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逐步完善了商务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最终构建了适合商务园区的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环保工作数据分析及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通过浅谈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化学试剂管理和废液管理,阐述了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的一般要求,提出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理作为专业化监理,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管理体系是实施各项工作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职责、管理程序、管理及技术方法等构成的整体.文章介绍了环境监理的概念及工作范围,并从环境监理的组织机构体系、管理及技术方法体系、管理程序及体系文件等方面,简要阐述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重.董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两项工作内容。本文通过介绍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各自的内涵及任务,对监测和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阐述了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内在关系,强调了监测和管理相辅相成、密切联系。针对这种关系,提出了对待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态度,也为未来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开展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检查的步骤、内容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环境管理中占据重要住置,它在防治污染、发布报告、保护生态等工作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此次,肇始于近邻日本的核泄漏事件更是为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压力与挑战.鉴于此,文章对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高压水射流清洗的工作原理、装置组成及清洗过程 ,并对清洗的安全操作及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企业将精细化管理视作提升自身效益的法宝。在环境监测站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目前环境监测站存在的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两张皮"情况,解决在工作标准、工作时效、反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监测质量、提高监测站的竞争力,结合实际提出了环境监测站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夹河煤矿历届党政领导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当做中心工作来抓,在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环境目标管理,宣传贯彻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围绕企业环保工作,狠抓环境管理、环境治理及综合利用工作,合理利用能源,有效控制固体废物,消除烟尘,减少污水排放,削减噪声,改善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含硫气田安全管理的现状,结合元坝气田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HSE管理对策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1.
战略环境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论述了SEA产生的原因是单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的局限性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分析SEA与EIA之间的层次关系,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说明了SEA在程序上和方法上的显著特点。指出了开展SEA研究和应用的迫切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就环境技术引进的社会背景及其相关法律问题作了简要说明,对环境技术引进的一般法律管制进行了分析,较为深入的阐述了对环境技术引进环境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环境技术引进进行环境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典型环境微界面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微界面是影响污染物转移转化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污染物的非均相微界面作用过程也是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对环境微界面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已有相关研究为基础,初步总结和归纳了典型环境微界面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基本过程及其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从典型微界面的交互作用、污染物在微界面间的转移、污染物在微界面的反应等方面,阐述了污染物的微界面环境行为,介绍了基于环境微界面过程的污染控制与净化原理及技术特征.同时,对环境界面问题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Chinahasalongcoastalline.Since1980’,economyincoastalareashasbeendevelopingfast,alongwiththeincreasing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对装备的影响及装备环境工程标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阐述了环境及影响对装备的重要性,研究了MIL-STD-810F、DEFSTAN00-35、NATOSTANG4370、GJB4239等装备环境工程标准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开展环境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特别选题: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污染物的均相环境过程,这一点在大气污染化学和水污染化学的研究中尤其明显。然而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中的非均相反应过程,从相对微观的尺度思考和探索环境的微界面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不断认识和揭示这一过程在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1997年,由荷兰科学家L.K.Koopal教授发起设立了Interfaces Against Pollution两年一次的系列国际会议,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有关科学研究组织和科学家探讨和交流环境界面问题的重要平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汤鸿霄院士在我国首次提出环境微界面的概念,并于2003年主编了《环境科学学报》之“环境微界面过程研究论文专辑”,为该专辑作序并发表了“环境纳米污染物与微界面水质过程”的研究论文,对环境纳米微界面问题给出了全面和准确的内涵,进而开启了我国在此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基于汤鸿霄院士提出的环境微界面内涵和思想,2006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织了“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创新研究群体,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群体的研究目标是深入探索污染物在环境微界面的转移转化机制与控制原理,力争在复杂条件下微界面的定量化表征、污染物在环境微界面的转移转化规律及复合效应、基于微界面原理的环境过程调控等方面取得科学与技术突破。该研究群体的建立及深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将有力推动我国环境微界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展,也将不断培养本研究方向的专业化高级人才。在过去的2年里,该研究群体在不同环境微界面特征及过程表达、污染物在典型介质和界面变化行为的原位观测、水/气/土/生物微界面上污染物的转移转化规律、基于微界面过程的水、气、固等环境的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预期研究进展。本专栏所组织的稿件,即试图从不同角度反映我们所关注的环境微界面研究领域,并通过前期研究所获得的一些具体的科学数据和结果,对环境微界面过程给出进一步的认识。然而,由于本群体的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这样一个专栏所发表的内容不论是对环境微界面的概念与内涵,还是在探索与创新上,都还是初步的和不成熟的。或者说,本专栏所反映的只是一个有待发展和完善的科学思路。由于本专栏作者水平有限,这些论文定有不少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衷心感谢《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机会,感谢他们为本专栏组稿、编辑和出版所做出的辛苦努力!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上,最早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是美国,它早在1970年就已公布了《环境教育法》,后又在1990年重新出台了《国家环境教育法》。环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实施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呈现出了诸如公众参与不够、偏重学校教育、缺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监测为环保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环境监测技术使人们能够更为及时、有效地监测、判断环境状况,进而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明确环保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制定科学、正确的环保制度和政策。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现代科学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的涵义和发展过程,然后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内容、作用都体现了环境监测站的价值,能促进环境监测站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地质学科:在关注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境地质学内涵及其拓展的考察和研究,分析了当前环境地质学科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不断增长的国家地质工作需求,环境地质学科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做好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和服务,在关注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中不断成长,文章还讨论了发展环境地质学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