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蒋劲松 《绿叶》2014,(2):45-48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对动物的态度是人对自然态度的一个缩影。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强化,我们不仅需要整合各界动物保护力量,更需要深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以及我们为什么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
观点     
《绿叶》2012,(2):116-118
野生动物保护法,它大可以修改,因为它的宗旨就是利用,而且最明确地把野生动物看作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是不对的。没有一种动物是人创造出来的,没有一种动物是为了当人的奴隶。所以在活熊取胆这样的事情上,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必须要思考,我们再不能这样来对待其他的动物了。这个根本的错误到了一个必须结束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3.
雷毅 《绿叶》2014,(10):18-24
新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先知”利奥波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提出了“大地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地不仅包括土壤、水、空气.而且包括在其上生长的动物、植物;大地是一个共同体,人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名普通成员或公民;人类对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和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当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雷毅 《绿叶》2014,(10)
新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先知"利奥波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提出了"大地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地不仅包括土壤、水、空气,而且包括在其上生长的动物、植物;大地是一个共同体,人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名普通成员或公民;人类对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和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当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与动物本来是平等友好的邻居,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生生不息。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却成了动物最可怕的敌人。动物们一个个被征服甚至灭绝了,而热爱环保的人们心中却在流血。为此,我们开设“人与自然”栏目,连续刊登一组文章,呼唤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希望能引起共鸣,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6.
动物权利问题是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人类历史过程中自然观的变化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影响,把动物权利思想观念分为古代朴素的动物权利思想、近代动物权利思想以及现代动物权利观三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7.
动物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动物伦理学,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驯兽     
驯兽,其实就是让动物按照人的意志行事。动物们虽心有不甘,但在“胡萝卜加大棒”的威迫利诱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本性和意愿,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人类总爱以堂而皇之的借口占有动物,并实施主宰,让动物们为自己服务。这一点不仅不讲“兽道”,从人道的立场看,也有欠厚道。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进化了的人类大棒在握,居高临下, 掌握了主动权,因此也就拥有了统治权和话语权。在专制的霸权者面前,受压迫的动物即使握有真理,也无力伸张,只有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在强势的人类面前,弱势的动物无力反抗,也无话可说。驯兽的目的虽然只剩下娱乐消遣的份了,但并不好玩……  相似文献   

9.
做一名饲养员,是郭耕不同凡响的选择。看着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他困惑了,为什么是猴子在里面,而人在外面?人与动物的关系就应当如此吗?如果有一天,人被关进笼子饲养是什么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小君 《环境教育》2005,(10):42-45
在中学的《植物学》课本上,提到了梵净山,当时知道它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成员,对它所拥有的珍稀生物资源唏嘘不已。不过梵净山这个名字总感觉好像有点宗教色彩,后来了解到,梵净山果然是中外驰名的佛教胜地。在这个保护区,有珍贵的黔金丝猴、娃娃鱼等动物,还有第三  相似文献   

11.
接到这篇群众来稿,编辑部欣慰胜过担心。因为,人与野生动物在这个保护区出现的问题,在中国毕竟范围太小太小了。我们首先感谢这个保护区的百姓,他们遵纪守法,为野生动物的保护作出了贡献和牺牲;我们亦羡慕那里的野生动物,它们的生存环境真是不错。文中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们原文照登,但这并不代表本编辑部的意见。我们相信,在人与动物之间,高智商的人类定会觅到一个最佳的相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濒危的动物     
[活动设计思路] 大自然中的人与动物、植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植物是很多动 物的食物,动物之间也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同时人类为了自己生存 的需要,杀死了大量的动物,部分动物、植物从地球上永久地消失了。它 们的消失,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人类消灭动植物的方法仅仅是狩 猎吗?可能导致物种濒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如何避免?我们能做些什 么? 让学生通过下面的活动,在体验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领悟人与自然这 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多重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情 弱小等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古代说"天地大德曰生",天生万物皆有灵,是谓"大德"。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如何看待动物、对待动物,映照人们内心的自我,映照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豆瓣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场"猫狗大战"热闹上演。参战的双方并非喵星人和汪星人,而是这两种动物背后站着的热爱猫猫的人们和热爱狗狗的人们。大家都知道,豆瓣一向是猫行天下,狗党作为"在野党"影响力有限。这  相似文献   

14.
"动物保护法"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在维护人的权益,例如,关于"养犬、猫人携带宠物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及时清理犬、猫只的粪便"的规定,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维护了人们的公共卫生和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20,(8)
正狗尾草狗尾草属于大地,也属于乡村。一株草长在一个名叫曹胡同的村子,它和当地的人、动物一样,注定与这里分不开了。一株草从春天开始,顺着季节,打通草和人的隔阂。村里有一个老人,上了年纪,身体还算健壮,只是眼睛出现了问题。他的眼睛见风流泪,眼前泛起一层雾,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再也看不透了。他的眼睛限制了  相似文献   

16.
最近读了赫胥黎[1 8 2 5-1 8 9 5]的著作《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科学出版社,1 9 7 1年版),对进一步认识人类起源、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1 8 6 3年出版,1 8 9 4年再版,它包括三篇论文和作者的序言。这本书从比较解剖学、发生学、古生物学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确定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这个惊世  相似文献   

17.
读微二记     
<正>人救动物的事情,时常有之,动物救人的事情,也时常有之。人兽之间,人兽之性,总有例外。总的来看,人有善恶,善恶对立着也混合着。不过善恶是人的标准。狮子、老虎、狗——读周仕凭微影记看微信朋友圈,翻着翻着,忽然眼前一亮。周仕凭先生拍了一组狮子、老虎、狗的微影,发上朋友圈,并小序微影,说:"游北京野生动物园,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个场景:狮子和老虎都是喝这条狗的奶而长大的,所以,狮子和狗悠闲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强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揭露虐待和残杀动物的社会丑恶现象是必需的。但单纯地替动物“鸣冤诉苦”不应是立法者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人类脱胎于自然界,到今天仍与大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脱胎于动物界,但是,人类社会已经与动物的社会有了巨大的差别。SARS、禽流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机会。一位澳大利亚专家不久前指出由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和野生动物行为改变,未来25年人类会发现很多新型的来自野生动物病毒。  相似文献   

20.
油田放射性测井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油田放射性测井工艺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人和动物的大剂量急性效应和小剂量的长期慢性效应。在油田开发中.为了了解油层情况.常常进行放射性测井。由于一些人对放射性物质不了解和过分渲染,产生畏惧而影响了正常工作。通过现场及其模似试验监测,说明了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影响的剂量关系.只要操作方法正确,具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