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湖泊面积3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深处为10米,蓄水量为12·9亿立方米;滇池流域包括昆明市五华、盘龙两城区和官渡、西山、晋宁、呈贡、嵩明五个郊县区的41个乡镇,人口密度是全市人口密度的2·8倍,是昆明市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湖泊面积25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立方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和洱源县18个乡镇。抚仙湖是我国第二…  相似文献   

2.
<正> 位于113°12'-113°27'E,29°40'-30°00'N的洪湖,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大型浅水湖泊。据1978年10月16日美国Landsat-Ⅲ MSS扫描影象,通过本试验在I~2S101系统上统计获得的水面积为628,425亩(包括太马湖和红旗湖)。有辽阔水面积的洪湖蕴藏着丰富的水域资源,湖内水生动植物大量繁衍,水生植物之茂盛实为国内淡水湖泊之罕见,但绝大部分未被利用,引起湖泊老化加速,水域资源浪费(见图1,表1)。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湖泊的经济效益,开发、利用和保护洪湖资源已成当今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快速、准确查清洪湖水域资源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微电极测量系统对高原深水型湖泊红枫湖沉积物-水界面O2和H2S的微剖面分布进行了高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北湖中部和大坝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边界层厚度约为0.7mm,O2的扩散通量(J)分别为5.80和7.65mmol·m-2·d-1,O2的渗透深度分别为3.6±0.3mm和3.4±0.9mm,H2S的剖面变化主要受沉积物组成、O2消耗速率和硫酸盐还原菌(SRB)分布的影响。微电极测量系统具有原位测定、时空分辨率高、数据可靠性好等优点,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微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境内的湖泊、水库、河流等淡水系统CH4排放研究的相关成果,对203个湖泊(595个样点)、46个水库(221个样点)、112条河流(441个样点),总计1257个样点的CH4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中国淡水系统(湖泊、水库、河流)CH4排放的一般特征,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估算和评估了中国淡水系统CH4排放总量水平.结果表明:1)中国湖泊CH4排放通量平均为(1.17±1.87) mg/(m2·h),蒙新湖区((3.84±0.57) mg/(m2·h))和东北湖区((2.62±3.54) mg/(m2·h))较高,青藏湖区((1.94±4.13) mg/(m2·h))次之,东部湖区((0.81±0.90) mg/(m2·h))较低,云贵湖区((0.19±0.26) mg/(m2·h))最低;湖泊CH4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纬度模式,高纬度地区湖泊CH4排放高于低纬度地区;2)水库CH4排放通量((1.25±1.78) mg/(m2·h))与湖泊相似,水库消落带较高的排放通量((4.34±4.45)mg/(m2·h))对水库CH4排放具有重要贡献;3)河流CH4排放((0.82±1.14) mg/(m2·h))略低于湖库,长江水系CH4排放通量((0.98±2.38) mg/(m2·h))和黄河水系((0.85±0.75) mg/(m2·h))相近,高于海河水系((0.54±0.93) mg/(m2·h)),辽河、珠江水系研究较少,数据变异性极大;4)受降水、温度、径流稀释等影响,淡水系统CH4排放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其中湖库排放夏季高于秋季,冬春季较低,而河流则春秋季高于夏冬季;5)基于外推法估算全国湖泊、水库、河流CH4排放总量分别约为0.96,0.29,0.76Tg/a,相当于全国湿地系统排放的75%.由于较大的时空变异性以及监测数据分布的不均匀性,目前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淡水系统CH4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为研究区,1974—2015年间8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剑湖湖泊近40年间的时空演变过程,探析剑湖湖泊的入湖污染物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剑湖湖泊面积呈现先明显减少再增加后缓慢减少的变化规律,由1974年的504.47 hm~2减至2015年的451.72 hm~2;目前剑湖水体中COD含量较低,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TP含量满足Ⅲ类标准;TN含量仅可满足IV类标准;剑湖入湖的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随着时间的演变剑湖湖泊TN、TP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剑湖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干扰。  相似文献   

6.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为研究区,1974—2015年间8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剑湖湖泊近40年间的时空演变过程,探析剑湖湖泊的入湖污染物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剑湖湖泊面积呈现先明显减少再增加后缓慢减少的变化规律,由1974年的504.47 hm~2减至2015年的451.72 hm~2;目前剑湖水体中COD含量较低,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TP含量满足Ⅲ类标准;TN含量仅可满足IV类标准;剑湖入湖的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随着时间的演变剑湖湖泊TN、TP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剑湖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干扰。  相似文献   

7.
国外动态     
·美苏提出世界淡水保护倡议· 1991年初,美国和苏联提出了一项淡水保护倡议,即同意将世界上2个最大的淡水湖泊——美国和加拿大的苏必略湖及苏联的贝加尔湖结为“姐妹湖泊”。这2个湖泊约占世界淡水资源的1/3。这个联合淡水保护倡议,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州Duluth的苏必略湖泊中心和苏联淡水问题中心促成的,并得到政府和科学组织的支持,其中包括最高苏维埃、苏联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和美国环保局。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淡水体积最大的湖泊;苏必略湖是表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美苏中心将共同工作,以促进国际淡水规划的落实和交换全球淡水问题的技术、科学和教育资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湖库营养状态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湖库氮、磷污染负荷增加,富营养化问题有增无减,已经成为我国湖库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以2005年-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83个湖泊、541个水库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湖库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湖库受营养盐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富营养化成为我国湖库共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总体而言,水库的富营养状态要优于湖泊,但水库的富营养化污染也不容乐观;总磷超标情况要重于总氮,透明度超标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声音广场     
《环境》2014,(9)
正《工人日报》:填湖又挖湖,城市经不起这么折腾按理说,对被钢筋水泥高楼围绕的城市而言,多一个湖总比少一个湖好——既能提升城市的舒适度,又能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自然气息,但为何会招来"瞎折腾"的斥责呢?其实,这次开挖人工湖的消息就像导火索,激起了武汉市民多年来埋在心底的填湖之痛。武汉本是"百湖之市",但随着时间推移,该市大量湖泊因"向湖泊要土地"、"填湖、盖楼,盖楼、填湖"的发展模式而消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湖泊、水库的箱式模型理论,建立了简阳三岔湖水库网箱养鱼总磷模型和容解氧模型,并利用这一地不同网养面积下三岔湖水库磷深度和溶解氧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指出,按照三岔湖1991年养鱼特征和水文特征,网养面积最好不超过4.4×10^4m^2,绝对不能超过6×10^4m^2。  相似文献   

11.
湖长制是我国在湖泊管理和保护工作中,以河长制为基础提出的一种升级版创新制度。本文追根溯源,阐述了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水问题及"河(湖)长"出现的缘由;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的湖泊问题,分析了湖长制出现的必然性;最后对比了河长制与湖长制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湖长制在实施过程中与河长制的区别与联系,以期为湖长制的推行及湖泊的长效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湖库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饮用水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污染负荷入湖库量持续增加,我国湖库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以2005-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83个湖泊、531个水库25项水质指标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湖库主要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湖库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Ⅰ类水比例极低,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过高。有机污染仍然是我国湖库主要的污染问题之一,超标因子主要有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同时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问题也十分严重,超标因子主要为汞、镉、砷、铅和氰化物。我国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标准(Ⅰ类、Ⅱ类和Ⅲ类)的湖泊比例仅有20.9%,水库比例稍高,但也仅为53.5%。  相似文献   

13.
OJ八」 题目作者 科研报告与综述中国用水量、污水量概略预测 和治理投资···············……韩国刚等广州城区湍流扩散和游散过程 的研究及其模拟·······,·……唐永变氢氧控制气氛—光谱分析法 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锌···……江祖成等利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技术 监测淡水湖泊污染的研究初报 ....................···..·····……陈光荣等第二松花江沉积物对铜、铅、 锡的吸附作用············……吴敦虎等武汉市郊潮上菜地及蔬菜中重金属的 环境背景值··············……李国调…  相似文献   

14.
新政     
《环境》2018,(2)
正我国湖泊将全面实施湖长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1月4日正式公布。意见要求充分认识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重要意义和特殊性,各省区市要将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湖泊纳入全面推行湖长制工作范围,到2018年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5.
阳宗海外源氮磷负荷入湖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的氮、磷入湖负荷解析是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前提,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在对阳宗海流域的工业废水、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外流域引水、化肥施用量、畜禽养殖、农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测算了2010年流域内各污染源的总氮(TN)和总磷(TP)入湖负荷。结果显示:阳宗海流域2010年TN入湖量为293.30 t,TP为40.11 t;污染源以面源为主,面源TN和TP分别占其总入湖量的78.9%和95.5%;最大污染源为化肥,肥料氮和磷入湖负荷分别为1 33.66、26.10 t,分别占其总入湖量的45.6%和65.1%,减少化肥的使用是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关键;以磷负荷所占比例排序,畜禽粪便为其次,再次是农村生活污水,二者贡献的磷负荷分别占总入湖量的16.1%和1 2.5%,所贡献的氮负荷分别占总入湖量的8.1%和23.6%;外流域引水贡献的TN和TP分别占其总入湖量的19.8%和3.5%;阳宗海为磷限制湖泊(N:P为20.4:1),但输入负荷中N:P为7.3:1,磷的占比较高,因此富营养化风险高。  相似文献   

16.
湖泊湿地是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生态系统,在区域水资源调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沉积物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为探明银川市典型湖泊沉积物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银川市3个典型湖泊(阅海湖、鸣翠湖和犀牛湖)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4月、7月和10月采集表层沉积物,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并探究其与重金属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银川市3个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远小于40,生态危害指数远小于150,危害程度均为生态轻微危害.3个湖泊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各湖泊不同季节多样性有显著变化,群落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阅海湖、鸣翠湖和犀牛湖的优势种菌门(相对丰度排名前3)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下级阶元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银川市典型湖泊门水平分类上出现的主要差异物种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阅海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Cu、Fe、Mn、Zn、As和Pb显著相关,鸣翠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Fe、Pb和Cr显著相关,犀牛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重金属相关关系不显著.沉积物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对银川市阅海湖和鸣翠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是引起湖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正> 汈汊湖是我县最大的湖泊,也是全省著名的湖泊之一,水面广阔,水源丰富,有发展水产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年为国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水产品。但是,由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大规模围湖造田,湖区的生态平衡遭受很大破坏,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对(?)汊湖实行了有计划的退耕还湖和调整措施,湖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恢复、改善,自然资源逐步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随着獐鸡、大雁、野鸭的返迁,(?)汊湖已经重新焕发出青春容颜。  相似文献   

18.
于2018年12月(冷季),结合水体现场理化参数和入湖河流,湖泊表层,湖泊垂直分层及出水口各样点水样分析结果对其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季巴松措水体呈弱碱性.湖区TDS含量较低,平均值仅达107mg/L.湖区平均水温为5.7℃,在水深45~60m范围内存在温度跃变,但变化梯度较小.空间上,各现场理化参数值从入湖河流到湖泊表层且沿垂直方向至最深处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是这些变化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巴松措湖泊水体溶解相中,Ca2+和HCO3-为主导离子,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80.35%和72.95%.各主要离子浓度在平面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入湖河流高于湖泊表层,汇入湖泊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却呈随水深增加而轻微增大的趋势.巴松措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流域内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碳酸盐岩的风化过程是影响巴松措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石旭初 《环境》2003,(1):34-35
湖泊是大地的明珠,有着独特的魅力。范仲淹曾高歌:“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苏轼则低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然而,花无百日红,与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湖泊也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世界上的湖泊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同样是碧波荡漾,却各有不同的来历。地壳运动产生地层断裂和陷落,可以孕育出湖泊,像我国的滇池、洱海,就是这样诞生的。在海岸波浪及沿岸流水的冲击下,泥沙淤积成沙洲,这样就把浅水海湾中的海水给“围”起来了,形成了咸水泻湖。当海底上升之后,泻湖与海水完全隔离,而陆地上的水不断流入,又使泻湖变成了淡水湖,这种湖泊的代表是杭州西湖。还有,河流的浸蚀作用,也可以切断曲流颈而形成牛轭湖,长江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由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已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太湖流域主要湖泊、主要入湖河道及出湖河道野外采样化验分析,掌握了太湖流域河湖水质的最新状况,河湖富营养化的空间分布、河网之间、河湖之间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太湖流域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湖泊水质优于河道水质,出湖河道优于入湖河道。污染治理措施不足,太湖“零点”行动未从根本上改善太湖水质等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提出建立太湖流域新的河网水系、治湖与治河相结合、加大引江入湖的力度等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