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环境关系研究中开展了植被生态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并对建立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信息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土壤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选择多种景观格局指数,从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和多样性的角度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景观进行了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景观斑块数、面积和周长分布均极不均衡,土壤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梯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斌  张金屯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7):35-36,4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对黄土高原地区257个样方的植被进行了研究。DCA分析较好地反映了植被的连续性变化及植被的生态梯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植被组成和结构沿经、纬度变化明显,分异出森林、森林草原、温性草原、荒漠半荒漠植被等不同类型,优势种替代明显,植物种类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植被的梯度变化与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较好地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环境与结构的空间变异特点。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景观生态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如下6个方面:为有效地贮存和管理大范围的生态学数据提供数据库存结构,支持多尺度之间的数值的合并和分离,实现研究地点和环境敏感的空间定位,支持空间统计分析,支持遥感分析;提出生态系统模型的数值或参数的输入和输出。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是体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重要依据。研究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良、完善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准确评价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延河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自然环境脆弱,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严重,因此,论文选取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磷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被带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下层土壤,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下土壤全磷含量在两层土壤中差异不显著,森林植被对土壤碳、氮、磷具有显著的累积作用,对于提高土壤碳、氮、磷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壤C∶N在3种植被带下较为稳定,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C∶P、N∶P受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森林带显著高于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土壤C∶P、N∶P和C∶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体来说,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森林植被对该区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含量的累积作用较好,森林植被具有较大的N∶P,其植被生长主要受P含量的限制;草原植被与森林草原植被N∶P比较低,其植被生长主要受N含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庆油田景观生态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景观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景观生态规划目标和原则,综合考虑油田生产设施用地、城镇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因素,制定以土地利用类型、方式、强度和布局调整及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规划措施,旨在维护油田景观生态格局在区域背景下的功能和结构的完整和健康,强化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生产、环境服务和文化支持的功能,实现油田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工神经网络(ANN)、专家系统(ES)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出发,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水文生态效应评价的混合型专家系统(HEMES)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各模块的功能。然后抓住ANN、ES、GIS的共同作用因子一专家知识,从数据库结构、C 类方面探讨了三者集成的问题,并根据集成的思想探讨了相关功能设计。指出HEMES是一种更准确、易操作的评价技术,可作为相关管理、决策者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的南湖生态示范区,对唐山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人工景观其敏感度较高. 根据历史资料、遥感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动态监测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区域进行景观分析和生态风险分析. 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为受体,对南湖生态示范区主要生态风险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包括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和污染. 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指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对风险源可能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失进行度量,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源的权重. 利用GIS将该区域划分为351个斑块,利用综合生态损失度和综合风险源概率,计算各风险小区的风险值,并根据风险值分级,绘制该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图,完成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为该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营口港为例,基于GIS的港口总体规划景观结构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指数,分析了港口地区景观结构在规划实施前后的特征及其变化,并探讨了港区景观结构变化对海岸带生态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口港规划的实施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景观特性,但仍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工类型斑块面积及其所占比例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工类型斑块的破碎度指数略有下降,其分布将更趋于一体化.研究还表明,在GIS的支持下,进行港口总体规划的景观结构分析完全可行,有助于分析港口建设所可能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惠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了惠州市104个表层土壤样品,测试了Cu、Zn、Ni、Cr、Pb、Cd、As和Hg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8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的统计学及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8种土壤重金属的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均0.6.惠州市东部及东北部重金属污染指数较低,南部重金属污染指数相对较高.8种重金属的斑块面积比例差异较大;Cu、Zn、Ni、Pb和Cd的景观形状指数从Class 1到Class 5基本呈递减趋势;Zn、Cr、Pb、Cd、As和Hg及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各类型的连通性指数均超过90.综合污染指数的各个景观指数反映出惠州市土壤重金属总体表现出高破碎化、景观的连通性较差等特点,但是单因子指数景观基本上是以低浓度为基底,高浓度斑块面积比例很小,形状较规则.  相似文献   

11.
索安宁  王天明  王辉  于波  葛剑平 《环境科学》2006,27(12):2415-2420
非点源污染是影响地表环境的主要污染方式之一.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这一典型的非点源污染问题,应用非点源污染的空间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和景观坡度指数,对黄土高原泾河流域12个子流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低覆盖度草地和各种林地的景观坡度指数和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对流域土壤侵蚀模数有显著的响应关系,对径流深度存在着一定的响应关系,而对径流变异系数和侵蚀变异系数没有明显的响应.说明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和景观坡度指数对流域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作为水土流失等非点源污染空间风险评价的1个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土区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明确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对预测黄土区退耕还草条件下的土壤碳循环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10年7月~2011年12月,利用Li-8100系统(Li-COR,Lincoln,NE,USA)监测黄土高原沟壑区塬坡上相邻农田和草地的土壤呼吸速率,用以验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显著(P<0.05)变化,试验期间草地平均土壤呼吸速率[1.67μmol·(m2.s)-1]较相邻农田[1.35μmol·(m2.s)-1]提高24%(P<0.05),累积土壤呼吸草地(856 g·m-2)较农田(694 g·m-2)提高了23%(P<0.05).农田与草地的土壤温度差异显著,草地平均土壤温度(14.9℃)较农田(12.4℃)高2.5℃(P<0.05).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0 1).但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存在本质差异(α=0.05),农田土壤呼吸的Q10(2.30)高于草地(1.74).土壤温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之间土壤呼吸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极端强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对2013 年7 月极端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5 种主要植物群落,即刺槐(Robinia psendoacacia)、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 aischaemun)群落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极端强降雨下,植被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②草本群落的土壤水分明显好于人工林,其中长芒草群落的土壤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和土壤有效贮水量均最高,分别为17.8%、961.2 mm和691.2 mm,郁闭度最大的31 龄林土壤水分最差;③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可补充至300 cm左右,草本群落土壤水分可补充至500 cm左右,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水分的恢复仍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以土壤保持量为评估指标,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评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了近20 a 来的黄土高原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对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生态成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结果表明:1990-2010 年黄土高原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05 t·hm-2·a-1,年均土壤保持总量为190×108 t。1990-2000 年农田、草地和林地生态系统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249、285 和640 t·hm-2·a-1,2000-2010 年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增加了14.6%、2.9%和7.4%。黄土高原草地和林地的土壤保持率分别为83%~88%和94%~97%。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较大,农灌区和河谷平原区偏低;草地和林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沿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变化趋势。与1990-2000 年不同,2000-2010 年农田、草地和林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榆林、延安地区和山西吕梁山区一带。  相似文献   

1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30年植被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熵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09.01%~144.22%、34.17%~117.09%和31.79%~79.94%,微生物呼吸强度增加26.78%~87.59%,代谢熵降低57.45%~77.49%,微生物量的增大和活性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土壤性状的改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量碳、磷、呼吸强度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极为密切,显然,土壤微生物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改善作用不同,总体来说混交林作用效果最好,刺槐和柠条纯林次之,荒草地和油松纯林较差,在人工促进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持以混交林为主,纯林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剖面有机碳物理组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随土壤类型、土层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干润砂质新成土(神木)、黄土正常新成土(延安)和土垫旱耕人为土(杨凌)等典型土壤剖面(0~200 cm)LFOC和HFOC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南到北,土壤LFOC和HFOC含量均显著下降 (P<0.05),整体来看,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LFOC含量占有机碳比例偏低;LFOC含量及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其比例变化范围为1%~26%;土地利用方式对浅层土壤LFOC和HFOC含量影响较为显著,草地土壤0~60 cm土层LFOC和HFOC含量均高于同层次农田土壤(P<0.05),60 cm土层以下差异不显著;土壤LFOC和HFOC含量与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前者的相关性系数更高,分别为0.841和0.507,表明土壤LFOC与微生物关系非常密切,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的碳和能量来源,极易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微生物活性影响,同时表明用LFOC的变化更能快速有效地说明土壤碳库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储量及微生物碳(Mc)含量随土壤类型、土层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异规律为目的,研究了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干润砂质新成土(神木)、黄土正常新成土(延安)和土垫旱耕人为土(杨凌)等典型土壤的SOC含量和储量及Mc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层SOC和M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土壤类型SOC和Mc含量在0~60cm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很明显,60~120cm土层有轻微下降,120cm土层以下低而稳定,同层次土壤从南到北,SOC、Mc和SOC储量含量显著下降,均以土垫旱耕人为土最高,黄土正常新成土次之,干润砂质新成土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0~200cm土层SOC总储量也沿土垫旱耕人为土(102.23±30.12t/hm2)、黄土正常新成土(67.78±9.23t/hm2)、干润砂质新成土(27.07±4.59t/hm2)依次下降;土垫旱耕人为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在100~200cm土层SOC累积量分别是0~100cm土层的65%、74%和58%,因此在研究黄土高原SOC贮量时必需考虑深层贮量的贡献。Mc随土壤类型的变化趋势与SOC基本相同,与SOC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Mc/SOC比值范围为0.005~0.05,土地利用仅对干润砂质新成土和土垫旱耕人为土SOC含量和储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3种土壤Mc和Mc/SOC比值均产生显著影响;与农田土壤相比,草地土壤Mc和Mc/SOC比值均明显增加,这一结果说明用Mc和Mc/SOC比值更能有效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