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瑞  王茜茹 《环境保护》2007,(7B):77-78
拉普拉塔河是世界第五大江河流域.水体表面面积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覆盖阿根廷中北部、玻利维亚东南部、巴西南部以及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大部分地区。随着河流沿岸人口的增长.工业污染加剧.加之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渔民生计。从1992年开始.巴西政府启动旨在净化水资源改善基础设施的“低收入人群的用水和卫生”项目.缓解了拉普拉塔河流域的严峻水污染形势。  相似文献   

2.
1998年11月、1999年3月和2000年元月分别在巴西雨林自然保护区河流的水体、沉积物和鱼体中检测杀虫剂残毒,每种杀虫剂浓度与基于急性毒性测试的生态毒理基准进行了比较,并且还与规定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对水生生物和人类潜在影响的程度.在所有的7个调查地点都检测出杀虫剂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体以及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总共27种杀虫剂及其代谢物的残毒,鱼类富集其中某些最持久稳固的残毒.水体和沉积物中检测出的杀虫剂残毒浓度表明水生生物保护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水体中的几种杀虫剂含量超过了巴西以及欧盟当局规定的指标,表明对人类的健康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城市景观河流水质污染防治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流在维持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河流的主要问题是由水质污染转变的生态退化或破坏,城市景观河流水质污染防治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物修复以及生态恢复法.针对不同的城市河流以及污染情况,需要用不同的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分析不同污染防治措施的原理及其应用特点,得出生物修复以及河水生态恢复效果明显且经济可行.并明确了目前城市河流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处理技术的创新及城市河流理念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研究尺度,阐述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了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以及对我国河流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基本案情乌拉圭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上游在巴西境内,中游为巴西与阿根廷的界河,下游是阿根廷与乌拉圭的界河。1975年2月26日,阿根廷与乌拉圭在双方边界条约的基础上,签署了有关乌拉圭河国际法律地位的规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景观格局决定了陆域污染物的源汇过程,是影响河流水质状况的关键因素.由于尺度效应,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然而,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尺度效应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收集了国内外4 041条研究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作用特征,识别了影响河流水质的关键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及景观指数.结果表明,相对于降水事件、平水期和年际尺度,丰水期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最大;相对于流域尺度,缓冲区尺度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更大;丰水期-缓冲区尺度是景观格局影响河流水质的关键时空耦合尺度.与耕地、水域、草地以及流域整体景观相比,林地和城镇用地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更大;破碎度是影响河流水质最重要的景观格局因子.在河流水质治理中,应重点考虑缓冲区的景观配置,增加缓冲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和水域的斑块密度和减少城镇用地的面积占比和聚集度,以有效保护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7.
巴西政府为加强对亚马逊河流域森林采伐的管理,将无秩序采伐的7个林场收归国有,在国家管理下,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保护,有计划地进行采伐。目前亚马逊河流域国有化林面积加上新增的7个国有化林,共计1500万hm。。巴西加强森林国家管理@洪蔚~~  相似文献   

8.
河流CO2与CH4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锋  袁兴中  陈槐  何奕忻  罗珍  刘恋  何宗苡 《环境科学》2017,38(12):5352-5366
河流作为连接海-陆两大碳库的主要通道,其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与甲烷(CH_4)排放构成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不容小觑.明确河流水体CO_2与CH_4产排过程、时空特征以及控制因素是认识河流生态学功能以及其对变化环境响应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河流CO_2与CH_4排放研究进展,构建河流碳排放动力学概念框架(内源代谢、陆源输入),并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流域尺度综述了河流碳排放时空变异性特征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在理解碳排放动力学概念框架和时空变异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河流CO_2与CH_4动力学控制因子分层框架(内部因子:有机质、温度、营养盐;外部因子:水文、地貌、人类活动),深入探讨了河流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河流碳排放应将纳入区域陆地碳平衡过程,今后研究重点应包括流域尺度上河流CO_2与CH_4内源产生与陆源输入相对贡献的量化研究、不同界面CO_2与CH_4产生与排放过程研究、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数据的补充以及变化环境与人类活动干扰下河流碳排放的响应过程等,为理解河流生态学过程及生态系统功能提供基础,同时为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河流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随着该区内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区内绝大部分河流已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笔者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流水质历年监测资料,并结合实验室实测数据和实地考察,简要地分析了该地区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初步揭示了该地区河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间变化趋势,以期为该地区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巴西自然保护区立法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成寿 《环境保护》2006,(21):69-72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横贯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储存了世界9%的淡水资源;有着"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之称的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森林,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种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数据的太子河河流生境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流特征和专家经验确定分类使用的指标,利用DEM、河流水系等空间数据,在ArcGIS软件下提取子流域,并计算子流域内河流系统的坡降、蜿蜒度、河网密度和河流等级4个分类指标值,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太子河河流生境进行分类,将太子河河流生境分为源头陡峭河流生境、源头弯曲河流生境、源头河流生境、支流中下游河流生境、平原支流密集河网生境、支流弯曲河流生境、干流下游生境和干流蜿蜒河流生境等8种类型,各类型河流长度在223.8~773.1km之间,其中支流弯曲河流生境最长,而干流下游生境最短. 根据各生境类型的特征,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生境分类的指标参考值;根据不同生境类型的河道侵蚀、水量以及多样性潜力等特征,提出了不同河流生境类型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定义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内涵,研究影响河流生态完整性退化的主要因素,以及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指标对其进行定量刻画等,运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广义内涵,将河流的生态完整性具象为水文过程完整性、生境过程完整性和生物过程完整性.系统总结了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统计了各类评价指标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现有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估在评价指标和参照状态选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小水电开发河流的生态完整性评价为例构建了评估框架,分析了河流生态完整性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会带来河流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却违背了人们对良好环境的要求,所以河流健康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参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学者们对河流健康概念的理解以及河流健康评价的国内外进展,总结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方法的建议和发展方向,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考虑流域特征差异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河流监测点水质、气象、地形、土壤与遥感影像等数据,通过数字地形分析划分各监测点的流域单元,综合利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流域单元的综合景观特征(包括土地利用、气候、地形、土壤等)对环巢湖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环巢湖河流水质空间差异大,主要污染物为总氮与氨氮,大多数河流总氮浓度超过Ⅴ类水质标准,污染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合肥市区及周边河流以及丰乐河和杭埠河中下游.②流域单元综合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建筑用地比例、斑块密度、散布与并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与水质指标呈正相关,而林草地比例、蔓延度指数与水质指标呈负相关.③在不同季节,流域单元的综合景观特征在湿季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效应要强于干季,这主要是由干湿季降水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下河流健康评价问题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城市化地区河流健康不断恶化的问题,选取了与其密切相关的生态水文过程的5个要素9个指标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物元模型对湖州市区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分析.通过对1991、2001、2006年太湖流域湖州市区河流健康综合关联度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研究区河流健康状况朝着病态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发现河网发育系数变化率、绿地覆盖率和农林业产值增长率等限制因子对河流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而通过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表明熵权物元模型能有效克服权重判定的主观性以及河流健康概念的模糊性和各评价指标之间的不相容性问题,可为平原河网地区的河流健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设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河流的控制断面应设在排放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的原则,提出了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的计算公式:X=0.313μB2/Ey,以及其他有关河流水质监测断面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区水污染具有季节性明显、结构性污染严重、跨行政区域河流边界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等特点.河流的污染物主要是由小流域的污染源汇入,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面源以及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美国密西西比河上游盆地河流恢复工程的背景、工程目标及措施和工程成本进行了介绍,再结合到我国目前的河流恢复情况,在对比中认识到目前我国河流恢复存在缺乏统一管理和法律授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难以协调等困难,最后提出密西西比河上游盆地河流恢复的经验对我国河流恢复工程在总体思路和认识上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立法缺失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淡水资源日益紧缺、污染事故频发以及日益兴起的"中国水威胁论"等情况,既充分、合理,又合法、有据地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以宏观的视野检视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立法,存在诸如:缺乏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水协定;立法理念不协调;水资源污染防治立法视野狭隘等缺失.应采取健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体系,调整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拓宽立法视野,兼顾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保育及水环境保护等措施规制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特性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统计分析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和污废水入河量数据(2001—2012年)、降水量数据(1956—2012年),以及水资源利用、污废水排放、社会经济、人口等数据(1980—2012年),探究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的特性及成因.结果表明,非常规水源补给的河流具有污径比高的特性:海河流域河流污径比高,平均污径比为35.7%,其中海河北系污径比最高,达到90.5%,滦河及冀东沿海污径比最低,为25.6%.降水量的持续减少、山前水库带对水资源的截留以及平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是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的一个主要原因:降水量持续减少,1956—1980年平均降水量为559 mm,至2012年平均降水量降低至502 mm;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73%的山区河流流量被水库截留;流域地表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高达63%,这些均导致平原河流径流量持续减少.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污废水排放量增加,是海河流域平原河流非常规水源补给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工业产值、城镇人口数量均与污废水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复相关系数均超过50%.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河流以非常规水源补给将长期存在,考虑非常规水源水质水量的协同保障,对满足生态需水量、改善缺水河流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