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城市垃圾资源化现状,对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进行详细分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选型和垃圾处理发展前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品质及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及特征的综合分析,从生活垃圾的总体处理能力、三种处理技术的占比情况、各区域在垃圾处理中的差异及环保投资等方面,得出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生产总量大、处理难度大、区域处理能力不平衡及环保投资不足等问题,为解决我国生活垃圾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特许经营制度化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发展.通过对行业政策、经济投入、处理能力建设和处理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析了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前补贴和用于购买行业服务及资源化产品的后补贴在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识别出后补贴机制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在我国城市垃圾静脉产业中,除了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还包括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但后两者发展滞后.应利用后补贴制度,针对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柴油、甲烷燃气等产品建立购销体系,对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建设和生产项目给与价格补贴,以激活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阐述现阶段垃圾处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指出资源化利用才是可行之道。经过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分析、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对比,提出适合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强调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在垃圾高效焚烧处理中的重要性。介绍了一种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技术及其研究情况。基于源头分类方式对沈阳城市生活垃圾组分、热值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垃圾也在不断增多,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三种主要方法以及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养殖蚯蚓、制作农肥、焚烧发电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改善城市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城市垃圾处理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提出了今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应走综合处置和清洁能源化为主的道路。通过不同处理方法和技术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利用传统焦化工艺系统来实现煤与生活垃圾高温炭化处理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国内外处理现状,分析了几种国内外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先通过源头控制和回收再利用实现垃圾减量化,再通过以卫生填埋为主,堆肥和焚烧为辅进行末端处理是目前适合我国城市的综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7月18日 ,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两项技术政策的发布 ,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实现了法制化管理。这次发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治理技术政策》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强调从城市生活垃圾的末端管理转变为全过程管理。提出从源头抓起 ,采取限制过度包装、鼓励净菜上市、改变城市燃料结构等措施 ,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二是从发展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处理技术转变为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有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三是鼓励生活…  相似文献   

10.
常杪  李建军  傅涛 《环境保护》2006,(22):67-69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大量随意堆放垃圾所带来的恶臭、滋生大量的蚊、蝇和病原微生物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的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也被纳入了各级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之中."九五"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真正被提上了国家议程.在近几年,借助"后发优势",受国际上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转型即向资源回收再利用循环型社会方向发展这一理念的影响与启发,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方式在系统层面有更大的调整,即在采用最终无害化处理方法之前,应尽量促进废物减量化、重复和循环使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新的技术选择与投资将会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设施建设需要统筹、系统地考虑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问题,最终目标是建设清洁、卫生、美好的环境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本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方式进行调研,以求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最优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垃圾产业市场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系统的最优模式:垃圾生产子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子系统和垃圾最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提出居民初步分类与政府组织下的“拾荒者合作社”精细分类相结合,按照处理技术的不同,将城市生活垃圾分成5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生活垃圾流向的系统设计,保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后讨论了政府在垃圾产业最优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可以借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管理措施12项。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MSW)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情况,同时重点描述了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通过比较得出:堆肥和填埋这两种方法是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最适合国情的垃圾处理方式,在部分发达的城市也可以大力发展焚烧处理,实现垃圾处理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建设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垃圾管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从维系城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体系,人类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必须认清自己既是这一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又是该系统的分解者,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该体系由垃圾产业化民营集团经营,下设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社区生活垃圾后续处理中心。为城市垃圾生态、高效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议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叙述 ,阐明城市垃圾只有进行资源化处理 ,才是根本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从收集、运输、分选和最终处置形成系统 ,文章并提出我国较为适宜的垃圾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梳理我国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分析生活垃圾处理及分类现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技术发展趋势:城市应建设静脉产业基地,区域布局可再生回收体系,重视有害垃圾的收集处理,发展高效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提升厨余垃圾设施处理能力;农村应推行多样化有机废弃物处理方式,建立因地制宜的可回收物收集模式,区域统筹其他垃圾的处理,部门协同管理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已成为人类难以逃避的问题。为了解决日益困扰人类的垃圾问题,各种垃圾处理技术和方法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参考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几种适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处理利用我国城市垃圾的三种方法,即分选发酵法,科学填埋法和科学焚烧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自动分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迅速而巨量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社会、环境压力;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目的得以实现,必须突破制约垃圾处理的瓶颈问题——垃圾分类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在分析垃圾特点和各种垃圾处理方法优势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自动分选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宗硕 《山东环境》2000,(2):29-30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高达1亿多吨,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增加。由于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的原因,绝大多数城市对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及时和适当的处理、利用和回收,因而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垃圾问题日趋尖锐。研究开发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和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发展前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发展和经济分析,提出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今后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