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开发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气作为环境的重要要素,其状况优劣对开发区的发展及布局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已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仍在探索之中。对城市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价,对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对开发区进行了大气功能区划分,给出了开发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最后,针对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情,在产业发展方向、项目规划布局、能源使用、绿化、环境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土地总面积99687.5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998年全区人口7445.69万人,GDP总量1270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分布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基本特征的研究表明,指出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对外开放最早,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全,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新的制造业基地、高科技发展基地、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各种类型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区域差异。明确了上海开发区建设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分析了浙江省开发区建设落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总结出了愈造近上海,开发区建设成就越大,开发区的建设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实力紧密相关的规律。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思考,明确了其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产业集聚在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知的外部性。本文试图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对污染和治理两个维度的影响进行系统考察。作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实质就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开发区设立视为一种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考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产生的环境效应是加剧了污染还是促进了治理。研究发现:总体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有利于改善地区环境绩效,开发区产业集聚在初始所形成的污染集中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但后期所产生的技术溢出和示范效应则能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对样本对象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禀赋的异质性考察表明,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环境绩效的提升要优于东部地区,尤其是环境治理水平方面;设立时间较晚的开发区对当地环境绩效的提升要显著优于早期设立的开发区;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能更有效降低排污规模,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并且上述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开发区设立的产业集聚政策先天具有"自上而下"的导向性,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地方政府应基于自身条件,建设符合当地区位导向的开发区,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导产业,营造合乎地区自身禀赋基础的制度环境,分层次完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强产业集聚对环境治理的助推作用,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绿色联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发区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在排除开发区自身发育不完善和管理层面因素后,对于确实不适宜进行开发区工业建设的应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对于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 ,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其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的制造业基地 ,高科技发展基地 ,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各种类型开发区的外商投资规模、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建设功能和外向型经济格局的比较 ,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区域差异。明确了上海开发区建设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 ,分析了浙江省开发区建设落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 ,总结出了愈靠近  相似文献   

6.
作为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果。基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揭示不同区域及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为促进开发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包含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和资源消耗5个子目标、14个指标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AGA AHP方法实现了江苏省13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能获得高精度的权数并能保证全局收敛性;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JP2〗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苏北5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远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但苏南和苏中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差距较小;高新技术开发区比其他类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按开发区类型出现较大分异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强调 :努力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   2 0 0 4年是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 2 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作出重要批示 ,充分肯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2 0年取得的成就 ,强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温家宝指出 ,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 2 0年来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温家宝强调 ,在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1987年,与美国相比落后了100多年。自1987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批独立的地质自然保护区开始,到目前已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86处。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正在建设之中,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国家公园在管理方面有着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本文在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掌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规模效益情况,并使其土地集约利用与规模效益均达到最佳状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2009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效性、规模效益情况及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规模效益评价一种有效的方法,其评价结果能为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辽宁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本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与潜力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完善开发区评价的国家规程基础对重庆市38个开发区(包括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进行评价与潜力测算;并运用sps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再对开发区进行跨区域的空间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级别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不显著,但对区域间土地利用差异显著。2开发区的土地管理水平与园区土地可持续开发能力对开发区的集约利用起决定性作用。3区域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与区域经济相关态势。4在强度潜力趋于饱和情况下,调整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提升园区管理与规划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域尺度,关于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开发区是我国当前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所具有的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促进其腹地甚至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和监测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开发利用状况、社会影响和环境质量三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中度可持续的隶属度0.539最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为中度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从集约评价的角度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不仅可以掌握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管理及规划等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工具,对推进吉林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中部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开发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长春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已达到最优状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有效性较好,而吉林市和四平市均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2)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市,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区域效应更好;(3)吉林省中部地区开发区总体发展不均衡:省级开发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差距大,省级开发区中也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新曙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基本概况1.1总体概况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 1986年试点开始至今已有 15年 ,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 ,经过多年的发展 ,到 2 0 0 1年底先后分 10批审查批准建立国家级实验区 40个 ,各省市区政府建立了省级实验区 60多个 ,遍及全国 2 5个省市 ,形成了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上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局面。实验区总体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 1)东部地区数量多 ,西部地区数量少。改革开放以来 ,沿海地区因地理区位处于优越的地位 ,信息密集 ,资金充裕 ,引进技术方便快捷 ,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超前 ,因此 …  相似文献   

15.
评估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这种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与机制,能为开发区协调发展与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指导。以中部省区湖南省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法对2001~2016年110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开发区设立对湖南省县级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揭示了这种效应的空间异质性与机制。总体上看,湖南省开发区建设提升了县级区域GDP和人均GDP水平,主要源于乘数效应机制与集聚机制。更为重要地,湖南省开发区建设对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即更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设立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因而开发区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立和完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博弈的均衡结果.将对经济和环境不协调的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机制.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及部分省(市)区对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体现了生态补偿理论的特征和要求.但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推行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制度、主体、手段、标准、方式及管理等方面着手.本文突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制度问题研究,并主要从法律制度、流域管理体制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与界定,阐明了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的表现特征,围绕其表现特征,设置了包含经济运行效率、资源转化效率、污染减排效率、生态工业特征指标和园区管理效率5个准则层在内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选取、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讨论,最终建立了包含27个具体指标的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函数模型等数学方法对园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针对评价结果,从园区管理、生态工业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区今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也为其他生态工业园区的运行效率评价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日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就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制度、水污染的控制等进行分析,认为用一个系统的、有强制力的规划来指导,控制和协调各地方、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介绍了日本的集中协调与分部门行政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并以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为主的流域管理体制,对这种管理体制下的以流域为基础的日本水管理法规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及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中日两国的水资源管理及立法的基本异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立法的结构层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促进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如:(1)协调原则;(2)环境政策的一体化,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3)制订可行的法律规范;(4)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5)注重科学的规划等。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上海形成了以黄浦江上游取水口为主、长江口陈行水库为副的饮用水水源布局。但上海水源地建设的当前状况与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目标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有关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研讨中,我们需要加强2l世纪上海水源地建设的战略研究,为上海建设具有长治久安意义的水资源布局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是全面客观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关键要素。以南京市12个开发区为实证对象,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并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以期探求更合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各开发区集约用地主要限制因子各不相同,主要是企业用地容积率、企业用地建筑密度、建设用地投入强度和建设用地产出强度;南京各开发区之间的集约用地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国家级开发区集约等级相对高于省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集约等级相对高于传统经济类开发区;(2)相较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物元分析法不但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综合信息还能反映单个指标分异情况以及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稳定性,反映的信息更丰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结果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结果排序具有一定差异,表明未来开发区不但要提高其集约利用水平更要提高集约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