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腔体电磁效应与腔体几何参数的关联性,腔体几何结构对腔体电磁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参数上:发射天线与第1个散射体的间距,第1个散射体的长度和腔体的间距。这3个参数关系到广义腔体处于短波天线何种场区。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获取了腔体位于短波天线不同场区的电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无论腔体位于天线何种场区,腔体电磁效应都存在。基于构建的腔体几何结构参数与腔体电磁效应之间的关联性模型,可以对强辐射源周围由敏感设备构成的腔体结构附近电磁环境强度进行判别,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复杂平台电磁安全性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确定外界电磁能量究竟如何进入到引信电路内部,针对无线电引信的电磁能量耦合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种引信进行不同形式的连续波、强电磁脉冲电磁辐照效应试验,对比引信天线、孔缝、弹体、电源模块等部位的能量耦合可能性。分析连续波、强电磁脉冲电磁环境对无线电引信作用的耦合规律。结果确定了电磁信号类型和引信接地结构是影响电磁能量耦合通道的关键因素,揭示了前门耦合是连续波电磁辐射环境的最主要方式。结论弹体或引信前端与电路共地的金属部件是强电磁脉冲辐射环境的主要能量路径,从而为无线电引信抗电磁性能加固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运载火箭所面临电磁环境的特点,提出外部电磁环境和内部电磁环境的测量方法。方法针对运载火箭面临的外部电磁环境,研究对未知电磁环境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数据的评估方法。针对内部的电磁环境,研究小型测量天线和测量时天线的修正系数。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了对未知电磁环境测量方法的可行性,验证了使用小型化天线开展内部电磁环境测量的可行性。结论设计的电磁环境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未知环境的测量,可以实现对狭小空间电磁环境的测量,能为运载火箭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
复杂电磁环境数字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东 《装备环境工程》2018,15(1):100-104
目的为夺取未来战场的制电磁权,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需要构建一套标准化具可行性的复杂电磁环境数字仿真系统。方法从控制显示、武器模型、战场监测以及效能评估等角度出发,提出复杂电磁环境数字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论述控制系统、武器系统、监测系统、评估系统以及显示系统等各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结果综合考虑系统的重构性、扩展性、复用性以及操控性,搭建复杂电磁环境数字仿真系统的技术实现架构。结论为复杂电磁环境数字仿真系统的标准化与可行性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电磁脉冲防护加固措施,提高引信的电磁防护能力。方法 利用超宽带辐照试验平台,开展辐照试验,通过测试,确定受损探测器的损伤部位,明确辐照效应机理,并提出针对性加固措施。结果 超宽带电磁脉冲可使探测器出现死机或硬损伤的现象,受试探测器的效应场强阈值在50~80 kV/m。死机可在重启后恢复,而硬损伤为不可恢复现象。结论 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对超宽带电磁脉冲较为敏感,锁相环回路是探测器的敏感部位。探测器暴露在辐照场下的射频电路和天线窗口是超宽带能量的主要耦合通道。采取改进元器件布局、更换器件和屏蔽线等加固措施后,探测器超宽带的防护能力有较大提升,证明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对舰船舱室进行了建模以及舱室内电磁环境的仿真计算,得出了舰船电磁环境随舰船甲板上天线数、天线到舱室距离以及天线发射功率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其依赖关系。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军标中环境限值的制定及修正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种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衡量和论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单个装备的综合电磁兼容性和战场己方所有装备系统的整体电磁兼容性。方法结合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需求,建立对装备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综合评估方法。结果给出了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建立了基于多指标的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多属性决策角度,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装备战场电磁兼容综合评估方法,通过评估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结论装备战场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方法可以为装备、平台和集群的战场运用方式论证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一种可以测试强电场的天线,用于GJB 1389A中规定的系统级电磁环境测试,拟测的电场强度约在10 k V/m以上,频段在12~18 GHz范围内。方法首先进行HFSS软件建模仿真,进行理论计算,优化设计后得到最优的天线参数,然后进行结构设计,得到最优设计图,最后按照设计图制作出实物来并进行实际测试分析。结果测试得到的天线系数在53~70 d B/m之间。结论所研制的天线基本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有耗海水电磁屏蔽体上加载阻抗匹配层,研究具有低反射、高吸收特性海水电磁屏蔽体结构。方法基于有耗海水电磁屏蔽体的输入阻抗,并利用传输线原理,计算对应匹配媒质层的结构与电磁参数。针对初始具有较好电磁屏蔽效能的反射型海水电磁屏蔽体样本,计算和加载工作在ISM 433 MHz频段的匹配媒质层。结果加载了匹配媒质层的海水电磁屏蔽体能展示出良好的低反射、高吸收电磁屏蔽特性。当入射电磁波全部穿透进入海水层,产生传导和极化衰减后,对屏蔽效能影响较小。结论由海水层和匹配媒质层组成的多元材料电磁屏蔽体,可以实现低反射、高吸收电磁屏蔽效果,并保持良好电磁屏效能的优势。低反射电磁屏蔽体有望在精度仪器、目标反探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舰船各电子系统间的电磁兼容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了大型水面舰艇在单个或者多个舰载天线辐射下的舰船表面电磁场的分布情况,计算了舰船在舰栽天线的辐射下,舰船上某一点的电场强度.计算时,考虑了不同天线形式、不同波源对于舰船表面电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舰船表面各个位置所接受到的电磁场能量的大小,这对大型舰船上电子设备的放...  相似文献   

11.
蒋昕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64-166,171
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入城市中心地带是发展的趋势,而工频电磁环境是居民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广州城市电网建设的现状,对广州城区110 kV、220 kV各类型变电站、多种形式的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比国家现行标准限值,评价广州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影响的总体情况,认识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输变电电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相应广州电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规范》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的说明,结合对输电线路下方形成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值的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影响线路下方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因素,总结出几点关于类比线路选取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电磁环评中模拟类比线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一套仿真系统,模拟不同作战场景下电磁环境(侦察、探测、干扰、通信、导航等)对武器装备造成的影响,实现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仿真需求.方法 以GIS系统和电磁传播算法为基础,以模型管理、想定规划、仿真推演、态势显示和模型数据库为主要框架,提出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电磁环境及其对水中目标特性应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特性研究情况,分析了研究水下电磁环境的必要性。以实测海洋环境电磁场数据分析结果说明了海洋电磁环境的复杂性,指出为应对电磁特性应用所面对的挑战,海洋水下电磁环境研究应该加强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设备会产生电磁泄漏,泄漏的电磁信号会还原为有用的信息,造成泄密.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发射与信息泄漏问题为对象,分析有关电磁泄漏的途径和机理,并提出了防电磁泄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舰船编队EMC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编队各舰栽电子设备互不干扰地工作,以充分发挥海上作战体系的效能,必须保证整个编队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介绍了舰船编队电磁兼容预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着重阐述了各组成模块的工作机理和电磁干扰预测的计算流程。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舰船编队进行电磁兼容预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战场电磁环境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中人为电磁辐射、自然电磁辐射和辐射传播因素的基本构成,特别是对信息化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得出复杂电磁环境已成为夺取现代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因素的结论,通过探索战场电磁环境的基本规律,推动战场电磁环境的建设,为更好地完成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化作战与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强电磁环境下电子元器件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电磁环境易于损毁电子系统,而电子系统的损毁取决于薄弱环节,获取电子元器件敏感值,可为分析系统的抗毁性提供必要参考数据。介绍了强电磁环境的特性,强电磁环境下电子元器件效应,着重阐述了电子元器件效应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