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其表述的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当面对指责的时候,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往往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多赞赏和鼓励,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充分发挥了这个效应,毕竟无论是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还是关键产品的研发和售后,"人"均处在关键核心的位置上,而通过不断的鼓励和赞赏,往往能够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给企业带来不断前进的动力和财富。  相似文献   

2.
吴成玉 《劳动保护》2021,(11):46-47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安全人化,是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为抓手、促使员工安全行为养成和固化的过程,它是建立在企业安全管理具体事务基础上的管理提升过程.笔者发现,现在部分企业将安全文化建设等同于安全宣教活动,在其建设过程中偏重于"做势",而忽略了"做实",没有抓住安全行为养成这一关键,导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偏离了核心而效果不佳.因此,从安全行为着手,探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员工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美国每年约有100万员工由于心理压力而缺勤,每一名员工的缺勤会造成大约668美元的损失,40%的员工"跳槽"或转行是由于心理压力所致,而企业培养一名员工大约需要支出1 000~30000美元.心理压力不仅损害个体,而且影响了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坠机理论"是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经典理论,其含义是指"企业需要在平时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一套完整制度,避免因企业的领导者发生意外,而使企业崩溃"。在一个成功的企业身上,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每个管理团队大都有一个核心式的"带头人",其往往兼具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市场渠道等多种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坠机理论"告诉我们,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只有建立、运行好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企业长期地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安全》2011,(1):106-107
员工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美国每年约有100万员工由于心理压力而缺勤,每一名员工的缺勤会造成大约668美元的损失,40%的员工跳槽或转行是由于心理压力所致,而企业培养一名员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它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只有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因此,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全文  相似文献   

7.
工作压力过大不仅会对员工造成伤害,而且也会给组织带来影响。不健康的组织压力环境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使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到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利润水平、员工的士气和组织的整体发展。组织的工作压力管理不只是员工个人的事情,更关系到组织的健康发展。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组织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将压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变压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芬兰职业健康研究院(FIOH)的研究成果获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2017年最佳工作压力与健康干预奖",此奖项的设置是为了激励科研机构和团队能够寻找更好的方法来防范事故,提高职业安全健康水平。该研究报告题为"提升临退休员工管理——老年员工管理随机抽测实验",以17个企业和组织机构的699名、平均年龄为58岁的老年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课题研究组与每位研究对象人  相似文献   

9.
“洛伯定理”是美国管理学家洛伯提出的一条管理学理论,其认为“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可进一步引申为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岗位责任的落实。同样,在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中,“洛伯定理”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在经济效益层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还需不断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安全相关专业技术和装备使用的同时,安全生产相关的管理制度、规程的制定以及责任制的落实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有员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安全第一”流于口号、流于形式,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员工压力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般来说,企业的心理问题是员工各种心理问题的总和,但这个总和不是个人心理问题的简单相加,应更多地从组织层面来考察。企业中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压力问题,员工的压力来源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压力问题是企业心理问题的核心。压力过大会引起很多消极反应,比如容易疲劳、沮丧,记忆力、创造力下降,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下降。虽然这些反应是员工个人的负担和痛苦,但无疑  相似文献   

11.
安全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的使用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只从形式上提出了“安全第一”的要求,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解决“安全第一”的思想方法和实现“安全第一”的运作手段。安全管理也是一门现代科学,蕴涵着现代管理的理念。1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感。只有人人都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切身利益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正"吉格勒定理"是由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提出来的,他对个人的成功曾这样说过"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后被人们总结为: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同样,在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中,"吉格勒定理"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近些年  相似文献   

13.
<正>职业压力管理的意义职业压力管理不一定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效益。很多企业并不认为职业压力管理与企业的安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目前,国际上已普遍认识到,心理压力使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安全和谐发展都蒙受巨大的损失。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的创造者,理应得到尊重和爱护,如果企业可以真正关心压力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他们解决内心的压力,员工势必会毫无后顾之忧地为企业发挥自己  相似文献   

14.
正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下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即被称为"吉德林法则"。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时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而只有先认清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会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而保证企业在困难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员工、客户、合作者及周边居民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如何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以达到构建"安全稳定"现代企业的目的,笔者认为应不断强化并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向心力3项能力建设。领导力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安全管理存在诸多关键要  相似文献   

16.
薪酬体系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制度体系之一.由于事关企业人工成本和员工切身利益,往往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关注的焦点。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是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有机载体,是促进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员工满意度和积极性的重要工具,是塑造正面企业文化的有力手段。然而,现实中企业在薪酬理念上却存在种种误区,影响薪酬激励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安全绩效的探索由企业生产环境转向员工内部心理,其中工作压力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但关于其内在机制的实证研究非常少,为此引入自我损耗和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自我监控人格为调节变量探索工作压力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制造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管理工作的522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EM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作压力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挑战型工作压力和阻碍型工作压力均对员工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损耗、道德推脱均在工作压力与员工安全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自我损耗效应和道德推脱效应均受到自我监控人格的负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尽可能给员工提供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资源支持,从而降低自我损耗和道德推脱效应.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它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只有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因此,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在学习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今天,违章就像"过街的老鼠",但为什么生产一线的违章行为还屡禁不止呢?我认为,只有将反习惯性违章工作落到实处,安全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企业反违章,除要完善安全制度建设、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实行严格安全考核等措施以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提醒员工不忘安全、牢记安全。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时过于频繁的安全教育,反而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既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