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旅客客舱不安全行为致因机理,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构架,引入风险感知和风险倾向2个变量,提出旅客客舱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通过对43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旅客客舱不安全行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提出的假设关系路径进行检验,并得到标准化路径系数。结果表明,态度、风险感知、风险倾向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和风险感知又以态度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行为意向,对旅客客舱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风险感知、态度、知觉行为控制、风险倾向和主观规范。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应急疏散时地铁乘客的非适应性行为,提高应急疏散效率,以知信行(KAP)理论为基础,构建地铁疏散乘客非适应性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乘客非适应性行为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中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乘客个体基础特征对非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疏散乘客安全知识及安全态度与非适应性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疏散乘客的性别、年龄及火灾经历对非适应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及乘车频次对非适应性行为无显著影响;疏散乘客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态度对非适应性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事故体验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余效效应,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框架,建立了安全氛围调节作用下的事故体验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收集308名陕西和甘肃等地矿山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有效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SEM)和层次回归的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个体的事故体验通过风险感知和安全态度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矿工的不安全行为;组织安全氛围在风险感知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中有负向增强的调节作用,在风险感知和事故体验对安全态度的影响中具有正向增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全态度是指劳动者对安全生产所持的稳定的概括的反应倾向。 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是构成态度的基本要素。认知产生情感,认知和情感共同决定行为倾向。而认知和情感又与个体对人对事的观点、方法和个性差异有关。所以态度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因此说,安全态度是劳动者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知,对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情感及对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安全氛围对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一致性理论和“刺激—态度—行为”理论,构建包含安全氛围、应急疏散认知、应急疏散态度以及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中介模型,并依据232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对人群应急疏散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急疏散认知和应急疏散态度在安全氛围影响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过程中均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商场工作人员在火灾风险下的疏导作用,提高疏散效率。引入火灾安全意识、行为选择动机、火灾认知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商场工作人员自我效能感与火灾时的有利行为、不利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西安市某大型商场212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24.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火灾安全意识、行为选择动机、火灾认知能力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行为产生影响,这3个中介变量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有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火灾认知能力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有利行为影响最大,行为选择动机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不利行为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商场火灾安全疏散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对商场火灾疏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地铁疏散中乘客帮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武汉市地铁站乘客疏散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从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安全认知、疏散环境和恐慌心理5个维度出发,构建地铁乘客疏散帮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安全认知对帮助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其中安全认知对乘客是否提供帮助行为的影响最大;恐慌心理、疏散环境对帮助行为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其中恐慌心理影响较大;安全认知还通过中介变量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疏散环境和恐慌心理对帮助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慧玲 《安全》2020,(5):52-56,61
为了探究客舱旅客产生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旅客个体行为不完全受意志控制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引入了过去行为、风险感知和情绪管理3个新变量,构建了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通过自制量表的方式,研究了客舱旅客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12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是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最大直接因素,风险感知是最大的间接因素。本文为干预和引导旅客的安全行为给出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金属矿山员工风险认知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金属矿山冒顶坍塌、中毒窒息和车辆伤害3类常见风险,从风险特征维度的视角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设计风险认知与安全行为量表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所获的39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风险认知对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风险熟悉度与员工风险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可用于表征员工风险认知;风险熟悉度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且风险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风险可控性和恐惧性在风险认知对安全行为作用过程中分别起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作用;风险自愿性仅对安全行为有直接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讨建筑工人人格特质、情绪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提高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以293名一线建筑工人为调查对象,基于场动力理论,构建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3种人格正向预测不安全行为显著;正负性情绪对不安全行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在外倾性-不安全行为和神经质-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负性情绪在责任心-不安全行为和开放性-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人个性化心理特征,溯源工人自身安全问题,为后续开展分类干预管理和矫正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integrates personality approach and social cognition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isk tolerance, risk perception, hazardous attitude and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pilots’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 in aviation. The study sample consisted of 118 commercial airline pilots from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Ltd. The results show risk tolerance displays an indirect effect on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 through influencing hazardous attitude; risk perception has a 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tolerance and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 Based on the abov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low risk tolerance primarily influences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 indirectly through affecting hazardous attitude. With risk perception increas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risk tolerance on safety operation behavior are gradually reduce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viation safety campaig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正念对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高应急疏散效率,构建包含应急正念、风险感知、自我效能、掩蔽效应和应急疏散行为的概念模型,基于调查问卷结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念、风险感知和自我效能对应急疏散行为存在正向影响,正念通过风险感知和自我效能对应急疏散行为产生部分中介效应;掩蔽效应在自我效能影响应急疏散行为过程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正念通过风险感知能力提高自我效能,进一步对应急疏散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情绪及压力,增强个体自信程度及风险感知能力,提高应急疏散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露天矿区突发地质灾害公众应急安全疏散行为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引入中介变量个人规范,将应急安全疏散行为划分为应急安全疏散遵守行为和参与行为,构建露天矿区突发地质灾害公众应急安全疏散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以抚顺西露天矿区周边居民为调查对象,依据272份有效样本进行结构方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露天矿区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