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在一次中高层安全管理培训课堂上,笔者让学员写一些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用于互动讨论,学员们写得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如何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怎样解决习惯性违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回顾自身多年的安全培训及咨询走访的经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是用训斥、罚款来处理违章的员工。笔者认为,习惯性违章并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盐场露天作业.大部分员工上下班都需驾驶摩托车。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日前.射阳盐场作出一项硬性规定:凡发现未戴头盔上路驾车的员工,扣除当月工资50元,由场方安全部门代买共盔送给当事人.并补上一堂交通安全课,不作其它罚款。笔者认为:这种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值得倡导。  相似文献   

3.
正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为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制定了一些惩罚制度,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罚款。但罚款这项制度"说易行难",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例如:罚款的金额规定少了无人在意,多了引发员工情绪上的不满;罚单开具后,安全管理部门与人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贵州省铜仁市安监局依法对逾期不改隐患的印江华联超市、江口华联超市分别处以罚款2.8万元、2.9万元的处罚。其实企业也有很多类似案例。是什么导致对安全隐患引发的事故麻木不仁?笔者认为,其本质原因则不外乎有关人员患了"安全麻木症"。这种"病症"危害着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对"安全麻木症"当重治。对隐患逾期不改,拒不执行安监局执法人员依法下达的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是对法律的蔑  相似文献   

5.
罚款不是万能的,可这年头没有了罚款,或者罚得少了点,那些没有或是缺少安全意识的领导、企业主和员工就不能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非公有制企业情况较为突出),久之,势必还要再次引起新的事故,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这大概是社会转型期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下“经济杠杆”作用的朴素理解。随着安全生产职能的转换,这样的经济杠杆作用在一些生产事故。特别是在重伤和轻伤事故的处理中似乎在弱化,或是在消失,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蔡猛 《劳动保护》2021,(5):57-57
企业员工犯了错误接受惩罚理所应当,但如何施以合理适度的处罚,则是一门学问。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简化成罚款,一罚了之。虽然企业的出发点是想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纠偏,但是以罚为主的制度设计必然会给员工带来消极和抵触心理,缺乏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山东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员工的操作要点编制成温馨提示,导入DCS操作系统,时时提醒员工注意操作要点,有效地消除了事帮隐患,保证上了生产装置安全高效运行。笔者不禁为这种做法叫好。追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几乎都与职工的违章操作有关。为此,企业往往会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制定自己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通过在生产现场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语和警示牌等方式向员工提示。但这种固定的提示方式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因为人们对安全标语和警示牌熟视无睹而起不到应有的提示作用。一些企业在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过…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提醒员工不忘安全、牢记安全。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时过于频繁的安全教育,反而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既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又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在某机械制造企业发现一种现象,只要员工看到安监人员检查工作,就感到十分紧张、忙乱。有意思的是,有的员工拔腿就跑,安监人员在其后紧追不施有的员工用电话通风报信;有的员工怕查出问题被罚款,干脆就放下手中的活儿,离开工作岗位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认为,企业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学技术,不断提升安全素质,但同时又要谨防"灯下黑"。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检修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技术水平对于做好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并不成绝对正比,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运用技术,而是作为违章、逾越制度的借口,就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企业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学技术,不断提升安全素质,但同时又要谨防"灯下黑"。第一,不能逾越制度。无论技术水平高与低,新职工还是老职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笔者在井下某采煤工作面巡视安全生产时,发现某采煤队安全副队长李某正在严厉训斥刚被抓了违章现行的青年员工小张,面对认错态度不好的小张,李某当即撂下"狠话",不仅要依据矿上的反违章条例对小张罚款200元,还要通知队上对小张停工学习。笔者听到这里,心想小张这下违章的代价可就大了。可谁知,小张非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推行基于员工切身利益的"柔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途径。图为某企业开展的现场安全教育。(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笔者认为,推行基于员工切身利益的"柔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途径。首先,企业应全面推进员工参与的安全管理协同合作机制建设。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工作内容安排并没考虑到员工的意愿和建议,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极易使  相似文献   

13.
正有次,一位做安全工作的朋友问我:他们公司的安全检查出现了敌对情况,员工看到安全检查人员来现场时,会用暂停作业的方式防止检查人员查他们违章,员工这样和安全检查人员玩"躲猫猫"怎么办?这种情况在许多企业可能都存在,尤其是企业处于严格监督的安全管理阶段,此时,员工还没有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氛围,常会出现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7日,沈阳某百货公司一名员工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第二天,公司向全体员工发放了一份"健康保证书",并责令必须签字。有工作人员表示,一半员工拒绝签字,认为公司的这种做法令员工丧失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正行为安全观察是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改变员工行为的有效安全管理活动,要想此活动推行成功,除了要建立无指责的安全文化、高层领导要带头做等之外,管理者在现场与员工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例如张三在现场违章不戴安全帽,管理者可以上去说他两句,狠狠批评一顿。但这种方式很难让他从  相似文献   

16.
去年8月的一天,某私营针织有限公司员工沈某在车间进行机械操作时,右手大拇指被同事不慎砸伤造成骨折.经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和三个多月的养伤,在治疗终结后手指不能弯屈.功能明显受阻。他在等待劳动能力鉴定时方才得知。自己的拇指伤残被所在单位申报为轻伤事故。而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申报为轻伤的,则不属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范围和对象,这对要求进行伤残程度鉴定的沈某来说,无疑带来了麻烦。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尽管许多个私人企业普遍参加了工伤保险.但一旦职工遭受意外工伤事故伤害,在报告事故和申请工伤认定时,把重伤申报为轻伤的并非个别。这种“避重就轻”的现象,除了部分用人单位分不清轻、重伤事故的界限以外,多数是出于企业的自身利益考虑。生怕报了重伤事故会受到安监部门的处理和罚款。  相似文献   

17.
行为安全管理“八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企业都实施了针对员工行为的"行为安全管理"(Behavioral-Based Safety,简称BBS),特别是在海洋石油工业,有些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引进了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在预防事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所在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固井分公司(简称第一固井分公司)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坚持全体员工提素质、坚持营造安全氛围和坚持打造"团队精神",助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全体员工提素质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员素质是关键,企业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时,应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培训格局,不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机动车严重超载违章进行了集中治理。但是,治理中个别地方也出现一些问题,如罚款不开票据、只罚款不纠正违章、实施处罚不严格依照程序、法律文书填写不规范等,影响了治理超载违章工作的健康发展。为保障治理超载违章工作正常进行,防止发生公路“三乱”问题,公安部为此专门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实践证明,实现煤矿安全的关键在现场,根基在班组,核心是员工。近年来,河北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峰集团)实施了“员工三能力、岗位四达标、现场五规范”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了班组安全管理的“六大转变”,使安全基础工作明显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企业安全生产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