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对55万余起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严重伤害事故、轻微伤害事故和非伤害事故发生的比例关系是1:29:300。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非伤害事故,也被称为未遂事故。大量的未遂事故是构成作业现场危险的真实写照.也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诱因之一.许多事故就是在这一起起未遂事故的容忍和忽视中发生的。因此,要杜绝安全事故,必须避免未遂事故的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对未遂事故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为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对美国威廉姆斯烯烃厂重沸器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它从事故工厂的变更管理入手,分析了事故原因,分享了这起典型过程安全事故的教训。由于篇幅限制,现将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分期刊登,供读者借鉴。上篇介绍事故背景、事故概况及相关技术问题,下篇涉及过程安全管理分析、分级控制、提升公司安全文化的方法及事故教训。  相似文献   

3.
未遂事件机理和事故机理是一致的,研究未遂事件管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可为防控事故发生提供有效支撑。首先介绍未遂事件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框架。分析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管理特征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免责报告制度、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等级划分、建立专门的长输管道未遂事件数据库、未遂事件教育培训等。其次面向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给出专门的上报管理流程,并针对国内某输气管道未遂事件进行案例管理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未遂事件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通过原因分析,确立预防和控制措施,能有效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高效运行,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系统过程的基本原理,建立基于失效模式的事故分析系统,分析已发生的事故、违章、未遂等管理失效点的数据,揭示人员行为表现形式。结果表明:人为、组织、管理等因素共同导致管理流程失效;人因失误和管理失效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占比均达40%以上,组织管理失效占比达到11%以上,而设备原因占比仅为6%;传统分析方式对组织和制度原因分析较少,多从个人角度找原因,管理原因深度不够,多停留在事件表面。通过事故分析,确定对应的失效模式,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识别与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众多,安全风险高,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极大。以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为例,分析了事故经过和事故原因,并结合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出了应吸取的教训和防范对策。研究表明: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原昌吉化肥厂液氨泄漏事故的经过、原因、教训,并提出了要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生产工艺、设备和安全设施的设计,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重庆近期发生的一起较大安全事故,并结合本例探讨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的预防方法。一般较大安全事故不是突然发生的,在较大安全事故发生前,一定发生过大量未遂安全事故,这些未遂安全事故实际上就是预警信号,如何认清这些预警信号以及如何做出适当的预防措施,本文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还提出一个"安全事故发生的悬垂模型",这个模式不仅能完善事故致因理论,而且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冶金物理化学、炼铁学、炼钢学方法结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现场调查、分析了钢铁企业的生产、安全现状;认为我国炼钢、炼铁企业,从规模、冶炼及连铸过程机理、防护层次等方面看,固有危险性高,且不次于化工行业。钢铁企业本身固有危险性大,生产、设备事故易导致安全事故,防护层次少,生产管理中过于依赖技术骨干的经验,一些企业安全设计存在某些问题,以及管理上的问题,都是钢铁企业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各地区和各行业领域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用其他企业已经发生过的事故教训来学习,来改进自己的安全管理呢?2014年,笔者曾应邀给某大型石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安全管理课程开发,其中的一门课程是《向事故案例学习》,在后续多次的课程实施、检验、改进中,形成了"向事故案例学习的5步法",具体如下:搜集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0.
事故本身包括未遂事故和已遂事故(有人身伤亡)两种。例如,一个挂吊工在指挥吊车作业时,由于吊挂物捆绑不牢或者钢丝绳断裂等原因,造成吊起后的物件突然落下,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打伤了作业人员,另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没有伤人,前者是已遂事故,而后者是未遂事故。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事故隐患所导致的。所以,不能忽视未遂事故。一、抓未遂事故统计的必要性在事故统计分析过程中,对生产活动中的设备、环境和作业人员可能发生事故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性,从而掌握预防事故的主动权。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未遂事故与已遂事故对…  相似文献   

11.
事故报告、事故分析与事故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现代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强调变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通过对事故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导致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姜文士 《劳动保护》2021,(10):55-55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很多企业在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定义和事故指标时,均已考虑了未遂事故,但在平时工作中又将主要精力聚焦在既遂事件上。由于未遂事故包含的范围相对宽泛,往往是随机动态发生的,又没有损失性后果,而且事后又非常容易被恢复,所以经常因各种原因被忽略,制度和执行变成了两张皮。未遂事故的严重程度介于事故隐患和既遂事故之间,是既遂事故的前兆信号,很有必要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并予以良好的分析和处置。  相似文献   

13.
<正>每当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大家都在找原因,并常常在分析多种原因后,归结为"事故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如媒体监督)、员工个人及其家庭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搞好。不能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把各方乱绞在一起,最终会导致"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决,落实到事故预防上依然没有效果。笔者试列下"常见"原因,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常见"原因如下:1.工人方面。这种观点认为,出事  相似文献   

14.
抓未遂事故统计的必要性 对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事故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性,可掌握预防事故的主动权。就这一点来说,未遂事故与已遂事故的统计同样重要。未遂事故必然造成已遂事故 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是人、物和环境三个因素的偶合。例如,1987年10月30日鞍  相似文献   

15.
塔机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广泛,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尤其是安装、拆卸作业是风险因素众多、安全事故易发的工作。本文通过对一起塔机倒塌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了造成事故的关键因素,即标准节踏步板焊缝存在严重焊接缺陷,是导致本次倒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焊接质量检验、规范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章操作等预防措施,对于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在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呈现出3种状态,即隐患事故(指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排除的情形),既遂事故(指事故已经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未遂事故(事故或情况已经出现,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未遂事故信息直接反映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是企业进行安全防范管理的一种宝贵资源。因此,许多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主张在例会、班前会上,推广不追责让员工进行未遂事故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型煤炭企业事故防范机制,统计和比较分析某大型煤炭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安全事故,探讨事故发生的体制机制性原因,建立适合大型煤炭企业事故分析的多元致灾分析模型,提出事故预防对策体系。结果表明:建立事故致因模型,分析安全事故致因,严格准入条件,实施煤炭开采向露天化转型,发展智能化煤矿,企业加大安全投入与管理强度,塑造员工安全行为,实现政府与市场实施有效监管,建立企业区域级应急救援体系,形成大型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预防的对策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经到一家化工企业采访,在那家企业走了几个分厂车间后,发现了一些新奇的景观。 这些新奇的景观是,这家企业的领导对凡在该厂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地方,都竖一块白底红字的铁牌,那上面记载了发生事故的时间、原因、经过、教训等内容。那铁牌竖在一个非常醒目的地方,给人一种警示的作  相似文献   

19.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之一。笔者首先通过对上海市 1995~ 2 0 0 1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档案资料的统计整理 ,发现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临边、洞口 ,脚手架、操作平台 ,机械设备和模板工程等部位 ;进而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年发生起数的预测模型 ,并通过对 2 0 0 2年、2 0 0 3年的预测值同实际数据的比较 ,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 ;最后 ,笔者按照事故致因理论 ,从人、物、环境等因素系统分析了高处坠落的事故原因 ,提出了预防坠落的控制措施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湘平 《劳动保护》2012,(10):88-89
如何查找出本单位事故或事件发生的管理方面的原因,是企业安技部门共同面临且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近年来,国内石化行业正逐步应用根原因分析法进行事故调查和未遂事件分析,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适宜性、实效性、操作性更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