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化产黄青霉废苗体吸附铅与脱附平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容  王建华 《环境科学》1998,19(4):72-75
研究固定化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的吸附与脱附平衡的结果表明,Pb^2+的生物吸附受PH值的影响很大,温度的影响则很小,EDTA是洗脱固定化产黄青霉废菌体上所吸附Pb^2+的最佳脱附剂,在保持脱附率为100%的条件下〉EDTA的初2,固定化废菌颗粒的吸附量与最大固液比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0.1mol/L的EDTA在脱附Pb^2+时终浓度最高可达20700mg/L,最大固液比可达200以上,浓缩  相似文献   

2.
废FCC催化剂对水中铅离子的连续吸附及脱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b2+在废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能及规律,结果表明,Pb2+在废FCC催化剂上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和Frundlich模式描述,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容易进行。又通过填充床吸附试验,对Pb2+的连续吸附及脱附情形作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pH为5.13、过柱速率为3.0mL/min、径高比为2.25.0条件下,吸附柱具备适宜的生产周期,连续吸附操作可行,柱效率可达75.9%;在温度为15℃、采用2mol/L稀盐酸作脱附剂,过柱速率为5.0mL/min的条件下,吸附剂易于脱附再生,脱附效率可达78.1%  相似文献   

3.
膨润土对Pb2+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了天然膨润土对Pb^2+的吸附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天然膨润土对Pb^2+的吸附能力很强,当Pb^2+的浓度小于20mg/L时,去除率可达99%以上,吸附受溶液PH、吸附剂用量以及振荡时间的影响,但溶液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不影响膨润土对Pb^2+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去除Cd^2+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导用聚丙烯酰胺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去除Cd2+的研究。用化学和电镜分析法研究了去除和解吸回收Cd2+的最佳条件及去除机理,并推荐了去除电镀废水中Cd2+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在pH9,Cd2+浓度为1~400mg/L,反应1h,固定化细胞对Cd2+的去除率98.9%;未固定化细胞为37.6%。分别用0.1MHCI和0.1MEDTA解吸,Cd2+的回收率为88.5%和87.6%。酵母菌对Cd2+的累积作用主要是胞外器官的表面吸附,并伴有络合、螯合及絮凝作用。本法可用于电镀含Cd2+的废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非活性黑根霉菌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屠娟  张利  赵力  俞耀庭 《环境科学》1995,16(1):12-15
为探讨发酵工业中废弃的菌丝体黑根霉菌(Rhizopusnigricans)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考察pH、浓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吸附试验,绘制出吸附等温线,并由Langmuir曲线和Freundlich曲线求出相应参数。对化学改性前后的黑根霉进行了吸附对比。初步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黑根霉在pH=3—6.5范围内,对Pb2+、Cu2+、Mn2+、Cr(VI)几种主要重金属离子都有吸附作用,其中吸附Pb2+能力最高,饱和吸附量可达88mg/g。经化学改性的黑根霉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吸附能力。用0.5mol/LHCI和NaoH可以洗脱和再生。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螯合滴定法测定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知量Tartrate、TEA和DL-Cysteine掩蔽Fe^3+、Al^3+、Cu^2+、Ni^2+、Zr^4+、Cd^2+、Pb^2+和Mn^2+等离子,在PH为10左右用EDTA滴定钙镁含量。然后另入Oxine分解Mg-EDTA螯合物,用Ca^2+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EDTA。用MTB-XO-CPB为混合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敏税,一般常见金属离了均不干扰。可用于测定水和工业废水钙,镁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三乙烯四胺,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了氨基酸结构的螯合树脂,并研究了Cu^2+,Pb^2+,Ni^2+,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u^2+,Pb^2+,Pb^2+,Ni^2+比对Zn^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可达1.40,,1.39,1.20及0.4mol/g。  相似文献   

8.
锌湿法冶炼废水中锌,镁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冶炼废水中锌和镁进行了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实验证明:在pH5.5和pH10的两种缓冲介质中,以2.0g/LXO指示剂0.15mg/L和5g/LEBT指示剂1.5mg/L为指示剂,在掩蔽Fe^3+和Cd^2+、Ca^2+后,进行EDTA络合滴定,结果准确、可靠,且方法具有简单迅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Fe~(2+)-H_2O_2法处理DSD酸生产氧化母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DSD酸氧化母液的可生化降解性,将废液先用有机絮凝剂TS-1(一种季胺盐)处理,TS-1的投加量为3g/L,其后用Fe2+-H2O2法氧化,Fe2+和H2O2的量分别为150mg/L,7g/L,废液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4%和62%。经处理后的废水,其BOD5/COD≈0.3,可以认为已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当H2O2的投量为2g/L,经Fe2+-H2O氧化处理后的废液,再用FeCl3进行两级混凝处理(FeCl3的投加量分别为sg/L和2g/L),则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0%和95%。  相似文献   

10.
脱乙酰甲壳质回收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利用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铜污水时酸度、吸附时间及脱乙酰基程度对脱乙酰甲壳质吸附Cu2+量的影响.获得结果:吸附量可达65.0mg/g,洗脱被吸附的Cu2+后,脱乙酰甲壳质可再生;同时回收得纯度较高的CuSO4,Cu2+的回收率可达99.98%;将脱乙酰甲壳质装柱处理含Cu2+废液,流出液中Cu2+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脱乙酸甲壳质去除废水中Pb2+过程中,酸度、脱乙酰基程度、吸附时间等对去除率的影响,及洗脱、再生和实验室小试等问题。结果表明,静态饱和吸附量为83.8mg/g.用1mol/LH2SO4洗脱后,10%NaOH可再生。处理后不影响水的本底浓度,为含Pb2+废水治理提供了一种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单种和两种混合世量培养条件下,Fe-EDTA(Fe^3+)、Mn(Mn^2+)浓度对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及细胞大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与其混合培养中的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圆筛藻(Coscimodis cus sp.)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浓度范围内(Fe-EDTA,0-3.15μg/L,Mn^2+,0-0  相似文献   

13.
阴极溶出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硫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实验条件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经EDTA为配位剂提取后,释放出的硫离子在0.2molNaOH-0.3%EDTA-0.2%抗坏血酸底液中,于-0.8V呈现清晰且灵敏的阴极溶出峰。在硫离子浓度为2~135μg/L范围内,峰电流与硫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6.6%)和准确度(回收率91.6~102%)符合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铜对缘管浒苔(Enteromorphalinza)的毒性效应,试验了不同的配合剂对铜的毒性效应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铜对缘管浒苔的毒性效应阈值为0.10mg/L;0.50mg/LCu ̄(2+)可使缘管浒苔迅速死亡,培养96h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为零。EDTA可抑制铜在藻体中的累积,缓解毒性;8-羟基喹啉则促进铜在藻体中的累积,加刷了毒性。和铜污染的培养介质短期接触(<1m后,加入足量EDTA,藻体生长和对照组相当,较长时间接触(>4h)后,ED-TA不能使藻恢复生长。结合EDTA“洗脱”实验提出,Cu ̄(2+)可能首先经离子交换机制结合于藻体表面,之后,才逐步向细胞内转移。  相似文献   

15.
水中微量铝的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HAc-NaAc缓冲溶液(pH4.5)体系中,利用(1-(2-萘酚(PAN),Al^3^+与Cu^2^+-EDTA发生定量交换反应,用氯仿萃取出Cu^2^+-PAN,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Cu^2^+,以间接测定AL^3^+。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为0.1-1.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测定河水,饮用水,地下水中的Al^3^+,其回收率在85.0%-109%之间,变异系数为1.5%-  相似文献   

16.
基于Pb^2+与S^2-形成难溶的Pbs,过量的Pb^2+用四(4-甲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p)Ps4]光度法测定的原理,采用[Pb-T(4-Mp)Ps4]光度法间接测定空气中的硫化物。讨论了酸度对Pbs形成的影响;H2S吸收液的选择:共存离子的影响等。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0.32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精密度试验的变异系数为4.0%;回收率为96.0% ̄107.6%  相似文献   

17.
海藻生物吸附废水中铅、铜和镉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对几种大型海藻作国吸附剂,吸附重金属废水中Pb^@+、Cu^2+、Cd^2+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它们对Pb^2+、Cu^2+、Cd^2=平衡吸附的等温曲线。实验表明,海藻的最大吸附容量在0.8~1.6mmol/g(干重)之间,吸附容量比其他种类的生物体高得多。吸附速度较快,10min内,重金属从溶液中的去除率可达到90%。实验结果还表明,大型海藻适合于发展成为高效的生物吸附材料用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法从废料中回收金银和铅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含Au,Ag和Pb废料中综合回收Au,Ag和Pb的电化学分离过程,在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电极组成,70g/LPb^2+,100g/L∑(SiF^2-6)电解温度40℃,电流密度100A/m^2时,β-萘酚,骨胶浓度分别为0.002g/L和0.5g/L)下制得了纯度为99%Pb的平滑致密阴极铅沉淀物,铅电流效率大于98%,比电能消耗117kW.h/tPb,Au,Ag进入阳极泥的回收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硫酸盐生物还原法处理含锌废水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锌废水的污泥床工艺及影响运行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进水COD和锌浓度分别为320mg/L与100mg/L时有效运行,有机物和Zn^2+的去除率分别以73.8%和99.63%,大水力滞留时间降至6h时,Zn^2+的去除率仍可达94.55%,进水Zn^2+浓度低于500mg/L,时装置可以稳定运行,而当浓度达到600mg/L时,硫酸盐原菌受到Zn^2+的明显毒害。当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金鱼( Carassiusauratus L.) 在铅暴露实验中的铅吸收过程及鱼鳃分泌物的自身保护作用、水相Pb2+ 的鳃吸收机理以及分泌粘液对铅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金鱼因铅暴露导致粘液分泌量增加.结合到鳃上的铅与水相Pb2+ 活度关系可用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表述.据此估算的最大结合量为0-9424 m mol/kg(干重) .非常接近1 的Hill 常数(1-012)说明金鱼鳃上仅有一种类型的Pb2+ 结合位点.平均每尾金鱼鳃上Pb2+ 的结合位点数达1-62 ×10- 5 m mol,结合的条件稳定常数(log KPb鳃) 为4-8 .血液铅含量与鳃铅含量间呈显著线性关系.金鱼吸收Pb2+ 的主要过程为:Pb2+ 结合到鳃上,其后被动扩散或载体转运穿过鳃上皮,进入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