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温暖的狗儿     
那天,我带着小狗“嘟嘟”到小区的花园里散心。一出楼来,“嘟嘟”便撇下我,飞快地向草坪跑去。我抬头望去,在前面一大片草坪上,五六只狗儿正相互嬉戏,它们的主人在一旁闲聊着,“嘟嘟”就是冲她们而去的,看来我也不得不向她们靠拢了。看见我家的小狗,几个狗的主人立刻亲热地唤起“嘟嘟!嘟嘟!”有的还欢喜地把“嘟嘟”搂在怀里抚摸。看在“嘟嘟”的份上,我只好讪讪地和她们点了点头,算打了声招呼,狗的主人们也马上跟我熟套起来。一个操着京腔的中年妇女冲着我道“:嘟嘟的妈妈今天没下来?”“嘟嘟的妈妈?”我一时没回味过来。她见我发愣,明白过…  相似文献   

2.
陶静 《环境教育》2008,(3):40-41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正以实际的行动在每个细节上积极地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年初,湖北省等省市提出了开辟环境保护“第二战场”的任务,并要求地、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向“第二战场”倾斜,采取签定目标责任书的办法,引导各地、县的环保工作向“第二战场”转移。经过半年实践,我感受颇深,现将一些想法和看法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环境标志”是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某些标准规定,向产品颁发的一种特殊标志。它标志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损害甚微,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利用。“环境标志”始于德国。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订立了标准,有些国家还规定:无环境标志的外国产品,在进口时数量和价格要受到限制,随着“环境标志”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实施,“环境标志”标准将向各国一致,相互承认的方面发展。“环境标志”的出现,于无形中运用了市场规律,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了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全球  相似文献   

5.
李晓 《环境教育》2005,(8):20-20
“母亲”的痛苦 我亲爱的孩子们:快停止吧.快结束吧。我已经遗体鳞伤.经不起你们这样折腾。看看我的脸吧我还像你们那位美丽的母亲吗?昔日的秀发已经被你们用剪刀一截一截地剪掉.剩下来的只有那焦黄的“枯草”.昨天那积明亮的眼睛已经被你们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次又一次地熏瞎.现在剩下的只有一片黑暗。我那水晶般的眼球我该向何处去找?  相似文献   

6.
“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中国人接到了一个个环境欠账单:空气污染告急、水污染告急、土壤污染告急……面对满目污秽的山山水水.不再会有人没心没肺深情款款地唱出“一条大河”。今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不再是个敲锣打鼓喧闹的日子,而是一个反思的日子,一个战前动员的日子——向污染宣战.否则国将不国。  相似文献   

7.
发现问题 自从开展了植树活动后,城市里又多了一批“绿色环保小卫士”。每当我乘公交车去盆景园时,这些“绿色环保小卫士”都笑眯眯地向我点头、问好。我也在心里默默地说着“Hello!Hellol”可是最近几天,我经过某些小店门口,发现那儿的树总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还有的甚至在逐渐的枯萎,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盆景园里的树—直站得笔直笔直,而这里……哎!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衡东县新塘镇红桔村,以发展生态农业而闻名国内外。该村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生态经济思想指导农业,彻底改变了旧的、老式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即由单纯地向自然界“索取”转变为先“增殖”自然资源,然后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由单一经济向综合经营,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开拓出了一条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的新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1993年5月3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表彰了1992年度“清洁无害化矿区”(工厂、公司)共37个。在此向这些单位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希望这些先进单位向本刊积极投稿,介绍你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具体作法,供各油气田环保同行们学习,以提高全行业环保水平。下面是受表彰的37个“清洁无害化矿区”(工厂、公司)名单:  相似文献   

10.
“即便客死异国他乡,我也在所不惜,毫不后悔!”一位中国老人决然地说。他,就是经过“九十九死”一生,现已走遍全国,正准备向国外进发的中国花甲老人黄建华。早就听说过这个闪耀着传奇色彩的老人,但相见之下,还是吃了一惊,但见他精神矍铄,气宇轩昂,于从容间自有一股智者之风,于神采中更现一种飒爽之气,没有丝毫倦怠颓唐之态。我忍不住上前一步,迟疑道:您,您就是--”“对,”老人昂然一笑,朗朗道,我就是驾车独闯世界的花甲老人黄建华!”我拿生命赌自己“我认为,老年人不是余辉,不是夕阳,而是资源和财富!”谈起独闯世界的初衷,老人感慨地说,“为…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四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为环境管理提供高效服务。”的环境监测总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环境监测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和切实地解决环境监测在“准确”、“及时”和“高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开创环境监测工作的新局面。一、数字的  相似文献   

12.
浩瀚无际的科尔沁大草原,宛如向天边从容流去的大海。在这里,我有幸与一些可爱的动物结缘,共享一段充满诗情画意、难以忘怀的生活。受伤的梅花鹿一天中午,我刚睡眼惺忪地爬起床,忽听“砰!砰!”两声沉闷的枪响,不一会儿,听到跌跌撞撞的蹄声由远而近。有什么东西重重摔倒在帐篷边。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省级绿色学校,座落在白云山脚下,高大漂亮的教学大楼,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时刻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特有的魅力。走进校园,你便能深刻地感受到浓浓的“绿色”教育理念。“绿色”的主旋律在校园回荡。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一部会说话的活生生的环保教材。校门右侧是一个小生物园,尽管不大,但它容纳了不少的树种、花种。标识牌、警示语都在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教学楼的架空层里布置了学生的环保作品、环保宣传画。每个楼梯的拐角处都有师生用废旧报纸、瓶瓶罐罐等物品扎起的各种动植物。走廊、厕所及教室内的墙壁上都可见…  相似文献   

14.
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杜小月一样,青年演员袁立是个活泼、开朗的人。说起环保,她很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现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我感觉一次性筷子其实并不卫生,更不环保。”袁立说。长期演出在外的袁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使用一次性筷子。每到一个地方吃饭,她总是特别叮嘱服务员给她提供普通的经过消毒的筷子。“虽然这种做法许多人不理解,但是我无所谓”。由于有这么一个“癖好”,袁立对有关“一次性筷子”的报道也格外留心。袁立有板有眼地向记者说出了一串数据:日本进口的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人均…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0,(2)
峨眉山一群“知书达礼”的野猴,日前竟协同侦破两起“疑案”。一位来自黑龙江饶江地区的旅客张厚福游山时丢了一只钱包,内有4700余元人民币及身份证和其他票据。次日张上山寻觅,遇一老人正在喂猴,便与之攀谈。老人得知情况后向猴群比划钱包的形状,立刻有两只猴子跑去衔来钱包,原封不动地交还给张厚福。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建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从事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集科学研究、植物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该园从1985年起开始向公众开放,经过20多年的探索,该园“顺天时,量地利”,“与时俱进”地进行园地及其园林景观的改造,环境教育设施的建设及其科普旅游活动的开展,已经使该园所在“葫芦岛”,由名不经传变成闻名于世的“国家旅游区”  相似文献   

17.
在“圆明园事件”过程中,一个细节引人深思。在此次“圆明园事件”中,媒体的跟进始终非常及时,国家环保总局也予以了积极的配合,不仅将环评的进展随时向媒体公开,还利用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方式,将听证内容、环评结果等向社会公开。围绕圆明园的讨论也多是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展开的。对于这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媒体报道的深入和透明可谓前所未有。长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有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对于某些涉及多重利益诉求的公共项目,如果其决策过程全部向社会公开,便容易影响决策执行,甚至影响安定稳定。然而,在“圆明园事件”的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管理,是环境监测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组织方方面面的监测力量,去完成各项环境监测任务,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传递环境质量信息,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我省在环境监测管理方面,概括起来有“八抓”。一、抓规划根据我省环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在调查和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省环境监测工作规划。各市、地、州、县根据省的规划要求,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编写本地区域性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创建了一批批环境教育基地。这些基地的作用就是面向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环境素养,普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向污染宣战”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这些基地担负着围绕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向公众答疑解惑、普及环境知识的责任。形象地说,环境教育基地像一座桥梁,将人们的环保理想与环境现实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0.
在真假环保引出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伪环保”一说。随之就有人向环境保护行动,尤其是向民间热衷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提出了诸如“不懂科学常识”、“算术式的换算都难以弄明白”等种种质疑,结论是连基本科学常识尚未弄明白的人不配说环保,更不配参与具体的环境保护行动。因此,他们把民间许多热衷于环境保护的人归类为疑似“伪环保”。加以无情讨伐与“解剖”,口诛者有之、笔伐亦有之。主刀解剖“伪环保”的有政府官员、社会知名人士,尤其是科技界一些重量级人物更是批判的有理有据。他们大都是站在本人所处的行政或学术的位置,抓住民间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