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磷废水处理工艺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黄磷废水的两种处理工艺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对不同规模的黄磷生产厂,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但最好是采用主动式黄磷废水处理工艺。主动式黄磷废水处理工艺能使黄磷废水经处理后达到GB8978—1996规定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黄磷工业污泥的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磷生产及其废水处理工序中会产生含单质磷污泥,这是一种危险固体废物,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污染。本文对黄磷生产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含单质磷污泥提出3种不同处理工艺,并对这3种工艺原理及在实践中使用情况做了分析,并做了相应的改进,为大型黄磷生产厂家处理含单质磷污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精制油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制油废水的浓度高,水质变化大,生物降解性好,经试验,采用物化处理除油及生物处理后出水可达排放标准,对该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可生物降解性,营养,硫酸盐的影响,活性污泥率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黄磷废水中氟化物的物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向含氟废水中加入适量石灰和聚合氯化铝PAC,然后投加适量钙盐、磷酸和聚丙烯酰胺PAM的二级处理工艺除氟。通过控制合适的pH、钙盐和磷酸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絮凝剂的投加量,确定了最佳的除氟工艺,可以使氟的浓度降至5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1.
以南方城镇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BAF-MBR组合系统进行研究。BAF-MBR组合系统运行稳定,去污完全,出水COD、NH4+-N、TN、TP的浓度分别达到7.11、0.16、8.85和0.34 mg·L-1,均达到了污水回用的最高要求。在后置MBR池内进行同步化学除磷时,FeSO4·7H2O的投加量为20 mg·L-1时,出水TP达到0.34 mg·L-1,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膜污染;Al2(SO4)3·18H2O的投加量为30 mg·L-1,出水TP达到0.33 mg·L-1,能有效减缓膜污染进程。 相似文献
12.
微絮凝 -直接过滤工艺是一种将混凝反应、沉淀截留集中在同一滤柱内同步完成的高效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中 ,通过絮凝剂的加入 ,具有同步去除PO3 -4 P、SS和部分COD的功能。本文研究了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出水中PO3 -4 P、SS和COD的去除效果及其规律。研究表明 :采用聚合氯化铁 (PFC)作为絮凝剂 ,当Fe/P摩尔比为 2∶1时 ,水中PO3 -4 P的去除率达 98.8% ,浓度可降至 0 .1mg/L以下 ,同时SS、COD去除率也有明显提高。与传统的混凝、沉淀除磷工艺相比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等优点 ,是一种更为经济和简单的处理单元 ,适用于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和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3.
废水吸附法除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利用吸附原理进行废水除磷的研究进展。吸附法除磷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吸附材料的研究方面 ,基于应用场合的差异 ,包括廉价的天然材料、工业废渣及其改性物、传统的活性氧化铝及其改性物、其他多孔物质及人工合成的高效吸附剂等。人工合成高效吸附剂由于磷吸附容量大 ,其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磷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沉淀-絮凝结合法处理高浓度的磷化废水,以生石灰、氟化钠为沉淀剂,聚炳烯酰胺为絮凝剂对高浓度磷化废水进行了水处理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化废水磷酸盐含量高达158 mg/L时,通过控制反应的pH值、沉淀剂及絮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时间等参数,使出水磷含量<0.5 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磷的去除率达99.5%,分别较氯化铁和硫酸铝等传统絮凝剂的磷去除率提高17.4%和15.2%;同时磷化废水中的COD和SS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8.6%和83.6%, 絮凝剂及其处理成本均明显低于传统絮凝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浮萍科植物是漂浮生长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湖泊河湾水面上植物类群,整个植株完全退化为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叶状体,主要是通过根或叶状体从水中吸收所需的氮磷等各种营养物质.浮萍科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长速率高并可以耐受多种污水条件,因此这个类群是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中重要的水生植物类群.以浮萍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已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这类系统最大特点是浮萍的生长可以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磷,从而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同时生成的生物量可多种方式利用.因此利用这类系统对污水进行氮磷的处理与转化,并将生成的浮萍生物量适当地资源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浮萍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浮萍科植物是漂浮生长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湖泊河湾水面上植物类群,整个植株完全退化为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叶状体,主要是通过根或叶状体从水中吸收所需的氮磷等各种营养物质。浮萍科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长速率高并可以耐受多种污水条件,因此这个类群是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中重要的水生植物类群。以浮萍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已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这类系统最大特点是浮萍的生长可以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磷,从而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同时生成的生物量可多种方式利用。因此利用这类系统对污水进行氮磷的处理与转化,并将生成的浮萍生物量适当地资源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丝绸厂汰头废水高有机物浓度高氮磷的特点,对该废水的化学除磷工艺及生物化学组合除磷工艺的除磷效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有机负荷、运行工况、工艺组合、药剂种类和投加量等对除磷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汰头废水采用厌氧-生物除磷-生物脱氮-化学除磷组合工艺除磷经济高效,当生物除磷SBBR工艺单元有机负荷为3 kgBOD5/m3·d,运行工况为进水0.5 h-厌氧2 h-曝气4 h-沉淀1 h-排水0.5 h,化学除磷工艺单元投加60 mg/L聚合氯化铝(PAC)时,可使COD及PO3-4分别为10 000 mg/L和114 mg/L的进水,出水COD及PO3-4分别为93 mg/L和0.23 mg/L;总ηCOD91.5%,ηPO3-4为99.8%.其中生物除磷工艺单元承担的ηPO3-4为75%;化学除磷工艺单元承担的ηPO3-4为24.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