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人口带来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供应约束不断趋紧。建设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十三五"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能源转型问题上存在着理念缺失、机制障碍等问题。应建立以满足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为主体的能源总量管控制度、完善能源低碳发展法律法规标准、加速能源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创新对能源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开展能源转型的国际合作,不断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但结构上长期以来一直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电力以及其他能源没有占据应有的位置,21世纪以来能源使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预测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在较长时间内仍呈现不合理格局,这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直接从能源利用效率上看都是不合理的,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I0001-I0001
<正>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必须加强全局谋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控制消费总量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伴随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不断凸显。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节约优先战略,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合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这是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针对能源危机而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及其能源供需结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商品能进入农村市场,农村能源面临着结构升级和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原十六字方针因缺少生态观和市场观,已不符合现时和未来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文章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的十八字方针“因地制宜,生态兴能,市场调节,讲求综合效益”,并逐一对新方针中的论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应以生物质二次能源与商品能源整合的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实施新方针的有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作为能源绿色化发展的主体,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供应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到大范围增量替代、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但在未来发展空间、能源系统融入、技术进步创新、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十三五"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需要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机制为先导,在法律法规、能源市场、基础设施、技术推进、价格财税、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创新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能源之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如何调整能源结构和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现有能源的使用效率,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的今天,大力发展煤化工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及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如何调整能源结构和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现有能源的使用效率,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的今天,大力发展煤化工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及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相应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这在某一种程度上说明现阶段的社会和经济都在依赖着能源才会进步和发展。但是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消耗不仅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而且对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来说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如何利用能源统计促进其可持续性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一部分能源的最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是保证现代文明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问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样就导致了有限的能源与大量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能源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能源中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还有很多。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雾霾出现频率不断增加,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中东部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不便和危害。特别是在2013年1月中旬,北京电视台发布了第一个有关霾的橙色预警.可见我国的雾霾天气已经十分严重。因此,为了有效缓解我国恶劣的雾霾天气.可以从财政政策角度对发展清洁能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及其对能源发展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大背景为前提,通过全面回顾分析我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历程,作者提出未来20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环境目标,以及这些环境目标对未来能源发展的要求,重点分析了我国未来20年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并与环境相协调的能源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2.
基于SWOT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能源发展战略分析中缺少定量分析的不足,将SWOT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分析影响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计算各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能源发展战略,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因素中,单位GDP能耗低、能源资源稀缺、能源进口关税不断下调、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等是...  相似文献   

13.
结合"经验计算法"和我国能源消费、燃料燃烧的具体情况,计算2000-201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建立中国能源碳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和计算得出的能源碳排放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能源碳减排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能源碳减排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中国能源碳减排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即能源碳排放基数大且不断攀升,缺乏高效的体制机制、政策支持,未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源碳减排措施落实效果有待提升等。推动能源碳减排立法、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技术创新、节能提效、碳汇、强化政策支持,是中国能源碳减排工作更好更快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柳宪军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3):19-21,28
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需求现状,提出了节能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特举了电力行业的部分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5.
影翼 《世界环境》2014,(3):18-19
<正>人类从钻木取火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时代,能源的使用从木材到煤炭与石油再到电磁能与核能,每次能源应用的变革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加速发展,同时能源问题也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传统的煤炭和石油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了绝对主导的位置,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这些传统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进而更加凸显出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基本国情和"软肋"。走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是向污染宣战、加强生态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大气质量改善的必然选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大陆  相似文献   

16.
因石油价格持续大幅高涨,给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创造了具备生产成本可竞争的条件.可望能够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一次性能源消耗结构,达到减少CO2:的排放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能源生产与消费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而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又会反过来约束能源的发展.通过分析近5年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供需状况、能源经济形势、开发布局,以及能源开发环境破坏、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等,发现了我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环境约束.全面和系统地梳理这些环境约束条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圣 《环境保护》2022,50(8):36-41
本文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二次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二次能源(电力)发电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十三五”时期能源总的发展变化特征,并结合国际形势复杂化、国内能源系统多元化、能源产业智能化的背景,从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系统效率、能源技术水平四方面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我国低碳转型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致使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城市的发展紧跟着"高能耗",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短缺正日渐阻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能源消费与供给的情况,针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过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