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核污染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对于核污染如何治理已经成为困扰各国的重大难题。文章就环境中核污染物的特性及其来源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防止核污染的进一步加大,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60)Co是一种感生放射性同位素,未源于核爆炸后放射性落下灰及原子反应堆排放的废液中,也是核电站和核潜艇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主要放射性核素。美国“萨瓦娜号”核动力船在初级冷却剂中含~(60)Co约12微微居里/升。印度塔纳普尔核动力站废液中~(60)Co也较多。~(60)Co半衰期较长(5.3年),放射性毒性较高。许多海洋生物(尤其是藻类和软体动物)对海水中~(60)Co浓缩能力较强。如上述印度核动力站排污口附近海兔对~(60)Co浓缩系数高达4.6×10~4。底质对海水中~(60)Co也有一定的富集作用。Suzuki等研究了日本沿海福井县浦底湾(附近有核电站)~(60)Co的放射生态学,测定了湾内马尾藻中~(60)Co浓度与采样点至排放口之间距离的关系,认为马尾藻中~(60)Co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底质中~(60)Co的析出,而不是来自刚排出的废水,由此强调指出,海洋底质放射性污染也是海洋生物放射性污染的重要途径和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钟情 《环境》2003,(11):10-11
提起放射性污染,许多人会觉得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污染与自己关系不大。的确,与油烟、噪声、水污染相比,放射性污染与普通百姓的关系确实不是很密切。但是,放射性污染一旦发生,将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并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安定。而且,由于放射性污染无形无色,许多人被污染伤害后还混然不觉,即使身体出现了异常,许多人(包括一些医生)也以为是“怪病”,极少想到是放射性污染作祟。  相似文献   

4.
大气层核试验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最大来源,可造成局部和全球性污染。核燃料再处理厂和反应堆运转虽然在严格控制下向海洋环境排放低放射性废液,但也可造成局部污染。核试验象核工业一样,产生中子活化产物放射性核素和裂变产物放射性核素。海洋环境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列于表1。  相似文献   

5.
无话不说     
放射性污染防治有法可依今天,2003年10月1日,又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全面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给我们提供能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有效地保护环境。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放射性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强管理,会成为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立法,依法强化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实行“从摇篮到坟墓…  相似文献   

6.
因地震、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至今仍在严重影响着日本民众的生命安全与正常生活,且污染有进一步扩大的威胁。纵观事故发生后日本采用的应急处置手段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受污染控制与消除技术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在污染控制与消除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致使蔬菜、牛奶和自来水受到了碘-131的污染,日本的进出口贸易与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本文分析了日本在控制与消除核事故放射性污染方面的做法,并根据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更有利于减轻核事故危害、控制与消除核污染的技术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各种放射性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多.放射性污染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本文就水源放射性污染的因素提出一定的防治对策希望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闻媒体向世人披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史实——澳大利亚核污染。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南端一个叫马拉灵加的地方,1955年,英国将此作为核武器试验基地,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多次各种类型的核试验,使这里成为核污染的重灾区。马拉灵加地区的核污染并非直接产生于核爆炸,而是来自于那些  相似文献   

9.
一、前 言 环境中钚的污染按范围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和局部污染两种.全球性污染主要是由核武器试验和核能源的卫星的烧毁造成的.局部性污染主要是由核企业和核试验的可控排  相似文献   

10.
电厂汞排放主要途径是燃煤产生的废气排放和废渣排放,在总汞排放中燃煤电厂汞排放占的比重相当大。电厂汞排放对电厂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汞污染的危害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电厂周围的居民生活在汞污染的环境中,其身心健康令人担忧。文章作者从事电厂周围环境影响评估多年,深知电厂汞排放的危害,在文章中叙述了当前电厂汞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并阐述了减少电厂汞排放的几项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药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日照市环保局张永康费融说及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往往会想到工矿企业排放的“三废”、噪声、放射性污染等,而忽视了由于大量施用农药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年来,为控制农田病虫草害,提高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产量,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的各类...  相似文献   

12.
飞机的污染     
《环境》1998,(9)
德国航空航天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飞机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消耗燃料比汽车更多,且造成的危害是其它交通工具的三倍。飞机排放三种有害气体: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由于飞机一般是在9000—12000米的高空飞行,飞机所排放的窒息性气体对臭氧层直接危害更大。飞机排放的水蒸汽对环境有双重危害:既有黑色尘埃,  相似文献   

13.
热量排放到环境里是引起生物群落破坏的一种物理污染,这里主要是指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环境的温度而言。利用内陆和沿海水体冷却热电站与核电站的冷凝管道,会将热量带入水环境中去,致使生物群落发生严重变化。水体的热污染(有时被不正确地称为增温),是自然界中一种较新的物理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当代许多发达国家实施核动力技术规划造成的。热污染会引起一系列特殊的问题,故  相似文献   

14.
目前原子能利用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战争需要;开展的核试验,另一类是和平利用原子能,造福人类。不论属于哪一类利用,都需要核燃料.从核燃料的开采(包括其它放射性矿)、冶炼、反应堆的运行、核爆炸,都要向大气放出一定量的人工放射性气溶胶,造成大气的放射性污染。这些放射性物质通过人们的呼吸,部分进入工作人员及居民的体内。特别是某些长寿命的α、β放射性物质,长期停留在人体内.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4类制药工艺8家大型制药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基础,通过国际公认的臭氧产生潜力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对制药行业排放VOCs所产生的环境与健康危害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结果表明,制药行业排放VOCs的臭氧产生最大潜力介于16.1~79.2 mL.m-3之间,主要贡献物为乙酸乙酯、丙酮、甲苯、二甲苯等9种物质,其中4种为VOCs排放特征中的主要污染物.另外,VOCs产生的健康危害主要是苯、环氧乙烷、甲醛及二氯甲烷这4种致癌物造成,占非致癌风险评估值的69%以上,占致癌风险值的100%.此外,通过对排放特征、臭氧产生潜力及健康风险评价比较发现,在制定VOCs排放标准时,特别是控制因子的筛选中不能忽视VOCs所产生的环境与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6.
降低农畜产品放射性核污染的管理办法一Man-agement methods of redueing radionuelide eontami-nation of animal food produets[刊,英已/B一E.V.Jones// Sei.Total Environ.一1993,137(1/3)一227一233中信X一480 列举了一些降低农畜产品放射性污染的常规管理方法实例。这些方法将减少农畜与放射性的接触,这不仅对农畜的健康和长期食品生产很重要,而且对于减少放射性污染向农畜产品,如奶、肉、下水、蛋等的转移更为重要。对污染农畜产品最重要的放射性核素银一90,碘一131和艳一137,本文进行了专门讨论。通过选用适当的常规管理办法,有…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港口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在经过港口的货物中,化学危险品,如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品包括有放射性货物的数量也随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而上升,这就给环保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据《交通环保》报导,苏联在波罗的海海水中尚未发现由于加工核燃料而被企业排放的、造成放射性污染的标识放射性核素的存在。国内有关部门针对海水中的放射性污染核素,也正在进行测试和研究探讨。但还  相似文献   

18.
<正> 近些年来,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废水数量的大大增加,从而加速了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为了减轻废水排放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不仅在废水排放前要去除其中(?)有机成份,而且要去除废水中的N、P等营养元素。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新增加的广泛的处理技术,它对去除营养元素,尤其是N,有着特殊的功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与该系统中植物根区的特点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植物根区净化污水的机理而建立的污水处理方法叫做根区法(Root-Zone Me-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第三产业,使得城市中的餐饮店快速增加.但是在我国却并没有一套完善的餐饮业油烟排放控制标准,使得很多的饮食店都是在无组织的排放,对环境所照造成的危害相当的严重.文中主要就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危害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的事件。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在瞬时或短时间内大量的排出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