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发达国家及地区海上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搜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搜寻救助,是我国沿海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是我国对外履行海上人命救助国际义务的项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工作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笔者收集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海上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搜救的一些情况,在此简略介绍一下日本、美国、德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并提出一些经验借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情不同,我们应本着“洋为中用”的态度认真对待,以收到“为我所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外敌入侵、恐怖袭击、内部骚乱、严重的水灾、雪灾、旱灾、火灾、震灾;重大的矿难、空难、海难;重大交通故;重大遇险的救援救助;重大传染痫的流行等等,统称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简称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3.
《林业劳动安全》2006,19(1):47-47
国务院2006年1月发布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这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2日10时30分,随着红色信号从辽宁大连海上升起,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搜救演习拉开帷幕。此次演习的主题为“关爱生命,爱护海洋,打造平安交通,共建和谐社会”,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和“世界航海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有关要求,提高海上搜救机构处置海上突发事件能力的一次实战演练。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亲临现场观摩指导,香港特区政府派飞行队参加了演习,社会各方代表参加了观摩。演习分险情处置、人员救助、消防灭火、海上清污4个科目。当地海事、边防、海…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认知整体水平和认知差异。采用案头调研法,结合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设计30个突发公共事件公众认知因子,使用SPSS18.0版软件,借助方差分析(ANOVA)和事后检验2种统计学方法对204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公众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措施、应对措施、突发公共事件避难场所等7个因子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破坏性、社会影响、媒体的作用等6个因子的认知水平较高;公众的职业与学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有显著影响;公众认知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且比较偏向于感性认知,缺乏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6.
海上突发灾难事件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海上突发灾难事件救援对应急物资的需求,最大限度降低其带来的损失,根据海上突发灾难事件的特点,提出救助目标在受复杂气象、海况等因素影响发生漂移/扩散时的海上突发灾难事件应急物资调度方法。综合考虑海洋环境影响,引入救助资源包的概念。构建考虑时间、运力、物资需求等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资供应可靠性为目标的海上突发灾难事件多级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事件形态的演变会影响应急物资集结点的选择,需要在预测事件形态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海上应急物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07,(2):41-4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  相似文献   

8.
姚晓晖 《安全》2007,28(6):34-36
突发公共事件表现出了强烈的损失发生不确定性,企业或政府单位应主动地认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积极管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把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减至最低的程度,实行突发公共事件全过程风险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管理的主要程序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对人造成多方面的伤害,特别是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为突发公共事件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应急心理干预,有助于社会公众及当事人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的影响,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安定的社会局面也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国家心理预警和应急社会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四大因素”和基本原则;以抢险救援人员、社会公众、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受害人为应急心理干预的对象,介绍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任务与侧重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0.
海上火车轮渡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新进展,但在我国尚属空白。海上火车轮渡应是我国交通发展的方向之一。海上火车渡轮的航行安全是海上火车轮渡工程的关键问题。从船舶安全、装载货物安全、人员安全三方面,对影响渡轮航行安全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深入海外石油市场进行境外石油的勘探、开发、加工与利用成为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中东市场与国内环境差异较大,诸多因素容易引发公共事件。以三阶段模式:事件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恢复对中东环境分析,从四方面对突发事件进行控制,为事后恢复、降低突发共公事件的衍生性、波动性奠定基础,并结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EPC实例,分析得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性质和三阶段模式对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东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和突发公共事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叙述了应急管理的概念,阐述了应急管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起的作用。通过以往发生的典型突发公共事件案例,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应急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水平,增强我国应对急难险重能力,从标准化组织、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标准应用等方面对比分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和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现状,基于国际和国外对我国相关标准化工作的启示,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发展需求和趋势为导向,揭示我国该领域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存在3大方面的主要问题,分别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缺乏顶层规划,标准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衔接不紧密,科技信息化支撑不够、标准应用快速性和精准性不足。针对所述问题,需要从标准化机制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预警分析,是对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现象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而由此做出警示的管理活动。预警分析包括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四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中公众的心理应激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安全》2009,30(10):19-21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总体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只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2)高度不确定性;(3)影响的社会性;(4)非程序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意大利、德国等都是灾害多发国家,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均多次经历过伤亡重大、影响深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并在处置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4):124-124
2006年4月13日,“沈阳世园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京召开了咨询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公安部研究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消防协会等的专家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承担的“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事故预防与控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世园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咨询,具体承担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所课题组进行了汇报与演示。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发生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种,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王瑜  刘晓琴 《安全》2008,29(12):21-22
随着9.11、SARS、卡特里娜飓风、印尼海啸、汶川地震这些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连续发生,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越来越关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公共安全的现状、问题与经验,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分级,探讨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