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氮磷营养盐对养殖水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介绍了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 ;初步分析了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从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平原区水网密布、渔业发达,养殖池塘造成的氮磷污染问题突出,是河湖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从大空间尺度,精细化估算养殖池塘的氮磷污染负荷,对水污染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大数据平台,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养殖池塘识别模型,精细化识别了长江流域养殖池塘的分布与类型;梳理养殖坑塘的氮磷污染研究案例,针对长江流域养殖坑塘的特征,构建氮磷污染负荷的估算方法,评估氮磷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长江流域养殖池塘总面积为14567km2,包括鱼塘5820 km2、虾蟹塘8747 km2、氮磷排放量分别为95059、16224 t;中部地区的氮磷污染负荷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本研究是遥感大数据在大尺度污染负荷定量分析的尝试应用,方法适用于其它类型污染负荷的估算.  相似文献   

3.
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业氮磷流失造成的环境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太湖流域湖泊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现场勘查、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以太仓为代表的江苏太湖流域畜禽养殖及农业氮磷流失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污染防治示范区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技术路径、技术及模式创新点,用五大发展新理念指导污染防治示范区构建,创新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业氮磷污染防治的产业化模式、区域分散畜禽粪便收集服务的社会化体系、覆盖农业氮磷污染防治全程的可控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集约化养殖对环境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发展的眼光分析了集约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从营养学的角度,对减少氮磷排泄的途径,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季明 《山东环境》2001,(5):30-31
本文以发展的眼光分析了集约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从营养学的角度,对减少氮磷排泄的途径,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梁子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子湖水质年际间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按多年均值评价,武汉江夏水域南北嘴点水质为Ⅲ类,鄂州水域梁子岛点为Ⅳ类;按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全湖营养水平为中营养。指出梁子湖主要水环境问题为氮磷污染。在分析氮磷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治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防治水产养殖和旅游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哑铃湾网箱养殖水环境中的营养盐含量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2002年4月和7月对哑铃湾网箱养殖海区水化学的现场调查,分析了N、P的存在特征、含量及其它们之间的原子比,结果说明:春、夏季哑铃湾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主要以氨氮为主;活性磷酸盐为无机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从两季3个调查区域N/P可以看出春、夏季N是哑铃湾海区浮游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而水产养殖可能增加水体P的含量,并且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比。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氮磷在土壤中的赋存形式,及其迁移转化规律,即氮磷从土壤圈向其它圈层特别是水圈扩散的过程;并讨论了氮磷的积累与流失的关系,认为磷主要是受累积平衡影响,而氮则受生物控制程度更大。同时也说明了土壤氮磷流失对水体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我国畜禽粪便产生氮磷总量大幅度增长,畜禽养殖业氮磷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试验建立了芦苇慢渗生态系统处理畜禽废水,芦苇的植株密度增长将近一倍,生物量增长86.9%,芦苇株高增长12.5%,为畜禽养殖与芦苇生产提供了新型经济模式,并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程海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计算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并以此开展源解析对于寻求水体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典的Johnes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降水、坡度以及污染源与水体之间距离等因素,建立了一套在资料缺乏情况下,适用于受地形、降水影响较大的高原湖泊地区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方法.选取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程海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流域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2014年,程海流域溶解态氮磷入湖负荷分别是158.48 t·a~(-1)和24.70 t·a~(-1),且二者空间分布相似;(2)在土地利用方面,农业用地对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贡献最大,分别是46.19%和48.16%;(3)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是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治理的优先控制污染源,南岸是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重点治理区域;(4)若实行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化肥流失及土地利用治理,可使溶解态氮磷入湖污染负荷分别减少38.47%和40.76%.研究成果可为缺乏资料的高原湖泊地区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高明河流域水质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排污系数法对流域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剖析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主要污染指标,揭示流域水质与污染源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2020年高明河水质不能稳定达标,上游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下游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TP。高明河流域水质空间差异显著,干流从上游往下游整体呈先改善再恶化再改善的波动趋势。丰水期流域有机污染严重,来源主要为畜禽养殖;枯水期氮污染严重,来源主要为城镇生活源;平水期水质受氮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综合影响,其中磷来源主要为水产养殖。因此,为改善高明河流域水质,应重点加强对畜禽养殖、城镇生活源、水产养殖污染源的治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之一.非点源污染是库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库区非点源污染状况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库区1990~2015年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分析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确定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氮磷污染负荷量在空间上均呈现库区腹地高,库尾次之,库首最低的分布特征;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在时间上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2015年降到最低值;各污染源对氮磷污染负荷量的贡献率按从大到小依此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以及畜禽养殖;其中,旱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是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氮磷污染监测,揭示氮磷污染现状;研究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和途径,指出传统A/O工工氮除磷局限性;探讨养猪业废水在沼气厌氧发酵基础上进行深度脱氮除磷的水生生物氧化塘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大伙房水库水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92-2002年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水体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质为氮、磷。水库上游流域的种、养殖、生活污水是水库氮磷污染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青铜峡灌区氮磷运移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强坤  陈伟伟  孙娟  李怀恩 《环境科学》2010,31(9):2048-2055
以青铜峡灌区为例,通过对输水、田间以及排水系统典型沟渠、地块的监测试验,分析了作物灌溉期氨氮、硝氮和总磷在灌区输水系统、田间系统和排水系统中的迁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输水系统中,氮磷浓度大致呈递增趋势,递增的幅度与渠道基质及其中的氮磷含量有关;在田间系统,农田排水中氮磷浓度受田间施肥过程影响较大,田间氮磷流失以氮素为主,尤以硝氮较为突出;作物生长期前后,田间土壤中氮素含量在60 cm以上变化较大,下层变化较小,土壤中总磷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排水系统中,氮磷浓度沿纵向整体上是一个逐步下降趋势,从农沟口到总排口,氨氮浓度下降了25%,硝氮浓度下降了41%,总磷浓度下降了45%;受养殖污染以及部分工业、生活排污影响,干级排水沟氮浓度出现上升现象,其中以氨氮表现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2010年全年涡湖富营养化现状调查基础上,评价了涡湖营养程度,并分析了20年来(1986年-2006年)总氮TN、总磷TP、氮磷比TN/TP和CODMn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按照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目前涡湖呈轻度富营养化,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20年来TN,TP和CODMn有较大增长,氮磷比下降。由此,提出了漏湖富营养化综合防治的建议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围网养殖调整、清淤工程和沉水植被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7.
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斌  程巨元 《环境科技》1999,12(3):19-20
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研究,掌握了连云港市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情况、氮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转化机制,监测分析了水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氮磷对水环境影响途径,提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氮磷对水环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丁江  吕军  金树权  沈晔娜 《环境科学》2007,28(7):1416-1424
通过河流相应集水区内氮磷的各污染源分析(包括农地、畜禽养殖和生活排污等),利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各非点源的氮磷投(排)放量和入河量;采用河段氮磷输入-输出平衡关系分析方法,估算河流对氮磷的每月自净量.以此为基础,参照水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目标,提出了水质未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的氮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按月估算模型,和水质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内氮磷投放削减量的按月估算模型,及其在各污染源之间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长乐江的总氮和总磷自净量分别达到775.9 t·a-1和30.9 t·a-1,自净率分别为28.8%和51.2%.河流对氮磷的自净量不仅受水文生态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变化,而且随着污染负荷量本身的增加而提高.按照水功能区划中Ⅲ类水的水质要求,长乐江总氮含量全年超标;各非点源的总氮投(排)放量均须不同程度的削减,削减总量应达到1 581.0 t;氮源削减量分配结果表明,化肥是应削减的最大氮源,要求在河流相应集水区内的化肥氮投放削减量为1 047.4 t·a-1;而与各种氮源的投排放现状相比,要求削减比例最高的是畜禽养殖的氮排放量,达32.4%.长乐江流域尚有一定的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2 335.7 t·a-1).根据目标水质要求,平水期是各污染源总氮投放需要削减的量最大的时期,丰水期则是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最小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近年来,我国的水体污染和营养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工湿地是一种目前国际较多采用的处理污水的工艺。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机制的最新研究概况,系统地阐述了氮磷去除的几条主要途径;1.土壤的滤过作用;2.植物的吸收等作用;3.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同时对温度、CO2、P意识丢 除效率的外界因素也作了简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也为采用人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氮磷平衡在评价区域氮磷损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氮磷平衡是评价农田生态系统氮磷迁移损失的有效工具。文章从土壤氮磷平衡的定义、分类及模型计算表达出发,结合国内外土壤氮磷平衡研究实例,探讨了土壤氮磷平衡的分析过程,并提出了土壤氮磷平衡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