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2.
3.
论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耕地资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对我国而言,经济飞速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每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在收集我国1997-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的资料,并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退耕和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资源的减少引起了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变化,而耕地复种指数也是影响耕地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并提出适合我国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我国耕地现状和目前在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耕地保护的各种因素,从政府决策和农户决策两个层面揭示了我国耕地的保护机制,勾画出了耕地保护机制的运行框架,为政府制定有关保护耕地的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耕地保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本,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确立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运行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理论研究、方法模型和实践,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研究的趋势、理论和方法、内容和体系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①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外将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融合于农业补贴,尤其是农业生态补贴和农业环保计划之中。国内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研究内容则多侧重于对耕地价值、价格和效益的内涵界定、测算方法以及耕地非农化补偿(征地补偿)研究方面。②在研究体系方面,已有研究未能将区内和区际补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补偿进行有机结合。③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未能将相关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也未能从耕地保护外部效益供体与受体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测算耕地保护的外部性。为此,我国学者应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天津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地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了天津市自1949年以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制耕地流失和促进耕地数量增加的相关对策。研究表明,1949年以来,天津市耕地数量经历了波动变化和持续缓慢减少两大阶段,耕地数量总体上缓慢减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相关政策、比较经济利益、环境变化和灾害等因子对耕地数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耕地保护需要进行多方面地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预测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每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基于1996-2005年北京市的耕地面积数据,利用灰色模型预测方法建立GM(1,1)模型,对北京市2006-201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2010年耕地面积将比1996年减少约1/2。针对这种趋势和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芜湖市近30年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02年的统计资料,通过计算递减率的方法分析了芜湖市近3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过程及空间差异.根据1990~2001年的详细统计资料,从国家建设用地、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个人建房三个方面阐述了耕地流失的方向,得出耕地流失的主要流向是建设用地占用,揭示了耕地流失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点对策,从而为研究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子,为芜湖市制定科学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省级区域耕地保有量测算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了江苏省耕地供给变化趋势和耕地需求量。根据预测结果,对耕地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判断,分析了不同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种植结构对耕地供需平衡的影响耕地的供需状况。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区域粮食供应的优选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区间估计的角度,探讨了耕地保有量的确定思路与方法,确定了江苏省规划期内不同时间阶段的耕地保有量区间,即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应维持439.7-473.0万hm^2,2020年耕地保有量应维持420.8-458.4万hm^2。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济南市197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济南市耕地与社会经济的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定量相关模型,预测了济南市的耕地将保持缓慢减少的趋势,建议采取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利用政策驱动来控制耕地减少,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